分卷阅读127
近, 顿觉危险降临,哪里还敢停留在原地, 当即旋出半圈,纤细的手臂一划,当着四爷的面就游走了。
一直游到池子另一头,才停下动作,转过身来怯怯地望着岸上人,杏眸被水汽晕染, 睁得溜圆。
“表哥, 这池子很浅的,不会出事……”幼蓁盯着四爷深沉的目光开口,“况且还有念夏陪我呢, 她水性可好了。”
四爷双眸微眯,视线在这方白玉池上划过,确实不算深,幼蓁站着便能触到底,但这绝不是她贪凉凫水的借口。
“还不上来?”四爷朝她看去, 池面还不到幼蓁锁骨处, 水波在她身前轻轻涌动, 冲洗她心口处的轻薄布料。
幼蓁再次摇头, 显然是惧,四爷不消气,她是不会上去的。
四爷没再发话催她,而是开始打量白玉池周围,瞧见角落处一方屏风,大步走过去,开始解自己的衣裳。
靛蓝的锦缎袍子随手扔到屏风上,与幼蓁来时所穿的月白色裙衫交叠在一处。幼蓁瞧见四爷的动作,立即大惊:“表哥,你要做什么?”
做什么?自然是下去逮人。
四爷动作很快,几息之间便只余身下白色亵裤,赤着上身下了池子。
幼蓁早在他解衣时,便往离四爷最远的对角游去,这时恨不得整个人缩在池壁台阶上。
但这白玉池修建得着实不算大,幼蓁想要逃离,却被四爷几步动作就缩短了距离。
“表哥……”幼蓁看着近在咫尺的男人,终于知道该认怂了,眼瞧着两人间不过一拳距离,忙道,“表哥,我错了,我知道错了的。”
四爷下了水,方感觉到这池子里的水温不似他想象的那般凉,于幼蓁正正好的温度,对于四爷来说反而有些烫了。
因小姑娘擅自来凫水的怒气消了些,他一手撑着池壁,一手将湿黏在幼蓁嘴边的发丝拨去,目光沉沉盯着小姑娘怯色中带着讨好的玉白脸庞,问道:“喜欢凫水?”
“嗯嗯。”幼蓁想也不想便点头,见四爷面色严肃,又连忙解释道,“往年我在苏州,太太有请师傅教过,我水性可好了。”
她趁四爷尚未发作,先软了嗓子,一双玉臂攀上四爷肩膀,扬起甜笑:“表哥,你不要生我的气嘛,就是外头太热了,我才来泡一泡,你不知道,它也是欢喜的,在里面吐泡泡。”
这池子十分的浅,四爷下来走一遭,肩背处还是干的,幼蓁这一靠上去,带着朦胧水汽浸湿四爷小半肩膀,更有盈盈幽香传来,顺着几乎透明的纱衣,混着水珠滴到四爷身上。
四爷眼眸渐暗,视线慢慢下落。
幼蓁恍然未觉,手心向下,滑过四爷的胸膛,带着他的手覆到自己凸起的小腹上。
幼蓁可不是胡诌的,她这几日来凫水,能明显感觉到肚子里的小家伙一入水便会活泼许多,也没有大动作,只是在她腹中像条小金鱼,会跟着额娘的姿势游动。
今日的小家伙倒是很给四爷面子,贴上去没一会儿,便被它轻轻蹬了一脚。
幼蓁惊喜抬头,想要和四爷分享这个发现,却忽地察觉到男人的神情有些不太对劲。
表哥的目光没落在她的小腹上,而是紧紧黏着……
幼蓁当即心中警铃大作,这回不用四爷催了,幼蓁自己就要转身往岸上去。
“表哥,我、我泡好了,想回去了,你……”幼蓁话未说完,被突然锢在腰间的手臂打断。
“急什么?方才催你多回,你也不愿起身,想来是极喜欢这白玉池的。既然如此,就陪表哥再待上片刻。”
四爷将她身子扳了过来,俯身贴着幼蓁面颊道。
幼蓁这时再听不懂四爷要做什么,那她就是傻的了。幼蓁泫然欲泣,抿着唇小小声唤道:“表哥……”
她示意四爷看看她的肚子,里面还有孩子呢。
四爷如何不知,但他同样知晓,幼蓁肚中小小一团,已将满六个月了。做孩子的,总该体谅阿玛的苦楚。
对着幼蓁的唤声,四爷置若罔闻,只抬手向上,眸色加深几分,意味不明道:“确实是胖了些。”
幼蓁霎时间脸色通红,身后是冰冷坚硬的玉壁,欲逃不能,只能绯红着颊,唇瓣动了动:“不许说……”
………………………………
傍晚时分,夕阳染红半片天空,下人们掬了井水,浇于地面。
这个时候,主子们都爱出来散步纳凉,尤其是福晋,最爱去小花园处,从正院到小花园的青砖路早已被浇透,又被细细擦干,省得福晋在路上摔倒。
但今日福晋却未准时出现在这青砖路上,而是被主子爷从西北小院中抱出,当着众人的面,抱回到竹苑去。
回来一路上,幼蓁头也不敢抬,只能掩耳盗铃般牢牢埋在四爷怀里,仿佛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来是她似的。
进了竹苑,四爷将她放到床上,幼蓁立即往里一侧,拿锦被捂住脸。
她含糊不清的声音从被子里传来:“羞死了羞死了!”
看到的人不知会怎么想呢?会不会猜到她和表哥在池子里做了什么?
尽管幼蓁后面也说不出拒绝,渐渐投入进去,但如今回想起来,还是羞得不行。
表哥嘴上还嫌她胖,明明喜欢极了,爱不释手的。
四爷站在床边,看幼蓁好像要把自己藏进被子似的,不免轻笑:“放心,无人敢编排于你。”
这庄子上的奴才,哪有胆量去议论主子之间的事。
幼蓁也清楚,但她能禁得了众人的嘴,还能管他们怎么想吗?
思及至此,幼蓁慢慢挪下锦被,露出一张红得滴血的小脸,杏眸巴巴地望着四爷:“表哥,下回莫要在那里……”
四爷微微挑眉,听着口风,幼蓁倒是不介意再来几回的,他自然心情舒畅,故作勉为其难状点了点头。
*
进了八月,夏日的暑气一日弱过一日,幼蓁在户外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马佳嬷嬷督促她每日都要走上半个时辰,这庄子上能逛的地方不过就那么几处,幼蓁每日都要转上一圈,半个月下来,也看腻了。
恰好临近中秋,四爷便提起回府一事。
中秋佳节,紫禁城中举办宫宴,幼蓁是必须要和四爷一同出席的,故而在中秋前两日,他们便启程回了府。
中秋将至,除了准备十五那日的宫宴,府中还有大堆事务等着幼蓁过目。
虽有陈嬷嬷主理府务,但每逢大事,陈嬷嬷必定要来通报幼蓁,得到幼蓁许可,才会施行。
今年陈嬷嬷首先要来问过幼蓁的,便是这送到各府上的节礼。
四爷府上每年送礼,不过是兄弟亲长,旗下属官,以及和四爷交好的官员。然而四爷在朝中交好的同僚也没几个,因此每年送礼很是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