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


卖玻璃的那家是不是就是黄家开的?”

“那里面的郎君不是姓顾吗……”

庶民们还在分享着自己知道的消息,匠人们已经忙活完了,将红绸系在船身上。

原本他们只负责造船刻字,耐不住黄四娘来看了两次,认为自家的船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又是将字换成了金色,又是将船上挂满了红绸。

“嚯!喜庆!”有人在河边拍起手鼓掌道。

隐匿在人群中的黄四娘骄傲地抬起了下巴,扯了扯青年画师的衣袖说道:“大红大紫最为喜庆,你看,大家都觉得好看。”

青年画师看着红金紫三色堆砌的船身,实在是昧不了良心夸口好看。

他画画十几年,还是头一次受到如此灾难的审美冲击。

“还成。”青年画师最终还是给了富婆一点面子。

黄四娘没在意他敷衍的态度,而是在脑海中开始思考在这艘船上装什么货物较好。

这艘船要通过渭水,沿着黄河一路到海边,途径的各个州县可都是生意。

黄父当了几十年的行脚商,黄四娘跟在他身边,早已锻炼出了行商的能力,还没走出国门,就已经将国内的生意盘算好了。

河北黄号扬起了帆。

渭水上风平浪静,再加上船身被固定住,扬起帆只是为了给众人表演一番,众人也很给面子地拍手庆贺。

青年画师赶紧将这副场景记下来,准备画下来投稿到旬报。

第一艘大船面世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河北黄号你去看过了吗?就黄家的那艘船,就停在渭水上面。”

“看过了,是真的威风!海船都是这样的吗?”

“听说要驶到西边最远的地方哩!”

与之而来的,便是黄家在西市的玻璃卖得异常得好。

魏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淡然一笑。

自从有了旬报后,有新修了水泥官道,消息流通的速度变快,大船面世所带来的广告效应,足以让黄家的名声传扬出去。

这对于黄家和朝廷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马尚书垂下眼角,哭道:“虽然大船很威风,但是剩下的两艘船我们没钱造了啊!”

其实国库内还有剩余,足以再造上两艘大船,但是马尚书哭穷惯了,便又跑到魏琳面前哭诉。

“欸,别急,我们还要造二十多艘这样的宝船。”魏琳笑道。

二十多艘大船,足以让北方的世家大族强迫了头,更别说现在各地的豪商也想插一手。

马尚书听到她的话,几近咯血。

一艘船就已经亏了这么多,居然还要造二十多艘这样的船!

魏琳拍拍他的肩膀,安抚道:“这三艘船只是友情价,剩下的船可不一定了。”

黄家吃了这个好处,自然会想方设法帮他们宣传,船队的消息传得越广,黄家得利就越多。

第一个总是要特殊一些。

世家豪强林立,这二十多艘大船都还不足以让他们争抢,后续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

魏琳收拾着自己的东西,说道:“明日朝会上我会说起此事,马尚书回去好好休息吧。”

她抬起眼看了一眼鼓起腮帮子,像仓鼠一样的户部尚书,安抚道:“放心,我绝对不让朝廷做亏本买卖。”

马尚书想起她之前的事迹,稍稍放下了心。

这可是把荆州的赈灾粮一分不少带回来的魏仆射啊,既然她都如此说了,那他也就无需太过担忧。

……

魏琳恢复了身份后,头一次站在了朝臣们的面前。

朝臣们还很是不习惯她的打扮。

表面上能看出来是女娘,但举手投足之间又潇洒不羁,一点儿都不像是他们印象中长安女娘的模样。

虽然现在的长安女娘,也比之前越来越放浪形骸了。

魏琳扫过在场众人,几乎没有人敢与她直视。

朝臣们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她,又不敢让她发现,时不时偏过头和同僚窃窃私语。

“有伤风化!有伤风化啊!”有朝臣故意说了一句。

场面瞬间为之一凝。

不少人看着那名御史,心下骇然。

说不准人家就是和圣上串通好了的,你不要命啦!

魏琳转过头,看着那名御史一副愤然的模样,笑道:“张御史,你上旬就去了三四次平康坊,年纪大了,还是要注意身体啊。”

张御史听见这话,老脸一红,不是羞的,而是气的。

谁告诉她这件事的!

姚成宣理了理衣袖,掀起眼皮好笑地看着他。

抨击别人有伤风化,也不见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去平康坊寻欢作乐,简直是老不知羞。

偏偏魏琳似乎就是小辈关心长辈一般,问候了几句,张御史不好反驳,被憋得说不出来话。

“哼。”他甩了甩袖子,一副不欲与她争辩的模样。

这点小插曲很快在司清到来之前结束了。

魏琳早就打好了腹稿,上前一步。这副场景让他的眼皮忍不住抖了抖。

近日他收到了多少弹劾这位尚书左仆射的奏折,只有小皇帝本人知道了。

司清为了压下这些奏折,愁得发际线都往后移了。

魏琳说起关于宝船竞标一事。

河北黄号就待在渭水河面上,不少朝臣还曾去观看过,只能惊叹匠人们的伟大。

这样大的一艘船,除非是在海边,否则很难见到。

经魏琳这么一说,他们才明白过来,原来是黄家出资,才有了这艘船。

有钱能使鬼推磨,工部尚书奔走了那么多天都没能造出一艘大船,黄四娘给了钱后,宝船很快就现身了。

“河北黄号会驶到各个角落,不止是周边小国知晓,还会让波斯、罗马等地也能一观我大夏风采。”魏琳熟练地开始画饼。

天底下的所有人都会知道河北道黄家!

朝臣们一开始还耐得住性子,但听到魏琳说起西方的种种,还有非洲、美洲等地,越听越不淡定。

他们震撼于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地方,也震惊于河北道黄家将会名扬世界。

“船队所到之处,万邦来朝,方可显我大夏国威。”魏琳笑道。

朝臣们听得心潮澎湃,已经忘却了魏琳是女娘这一事,直直地盯着她。

光是想到那副场景,他们就已经沉浸在了天朝上国中的美梦了。

“这个……黄家……”有朝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颤抖着声音问道。

黄家是哪儿来的?怎么能以自己的名号命名宝船呢?

“黄家四娘知晓此事后,认为自己身为大夏子民,自当出一份力,于是出资筹建了这一艘宝船。”魏琳解释道。

朝臣们的双眼亮了起来。

黄家不过一介行商,都能把自家的名字刻在船身上,那他们呢?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