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6
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弟弟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能耐了?马尚书百思不得其解, 还是在弟弟寄给自己的家书中发现了真相。
由于马刺史实在是懒得管事,荆州的一应安排都按照魏琳的计划书来办,开发了云梦泽后,又迁来不少人兴修堤坝,让荆州免于水患,收成自然比往年好得多了。
至于岭南,则完全是因为流放的犯人太多,岭南刺史将他们都赶去种田,又因为监狱不够住,只能将轻犯放出,让他们免费种地,以减轻自己的刑罚。只要干得好,就能早日被放回家。
前有以工代赈,后有岭南刺史想出来的以农替罪。
若是魏琳得知此事,一定会觉得眼熟。
这不就是劳动改造吗?
对此,岭南刺史表示:环境造就人才。
如果不是小皇帝流放了这么多人过来,导致大牢不够用,岭南刺史估计也想不出这么个解决办法。
他的水泥监狱也在修建之中了。
现在各州县,只要有余钱的人家,都愿意请来施工队修筑水泥房子,毕竟比起木头房子或者泥屋来说,水泥房实在是耐用太多了。
其中又以河西道的施工队最为出名。
据传他们是在域外接受了当时还是县令的魏左丞的培训,练就了又快又好的抹灰手艺。
至于河西道的施工队到底有没有接受过魏琳的培训,恐怕连她本人都并不知情。
但打着魏左丞的名号,河西道的施工队一向无往不利,他们甚至被邀请到了长安,为长安城内的住房困难人群修建公租房。
“这里为什么要留出一个孔来?魏左丞培训我们的时候,可没有说过这种事?”施工队不服气道。
他们自诩是魏琳手把手教出来的水泥工,有着自己的傲气,对于长安新建的公租房也有着不同的意见。
工部尚书冷哼一声:“那是魏左丞和我商议后,特意留出来的水管口!”
“魏左丞培训你们的时候,还没有水管呢,你们当然不知道!”
施工队吵吵嚷嚷道:“你是谁啊?竟然敢伪造宣传魏左丞的意思!”
工部尚书气得一只脚直往地上跺:“我是谁?我是你们魏左丞的同僚!这房子还是我设计的呢!”
施工队不可置信地看了他一眼。
不是说设计这栋楼的是工部尚书吗?眼前这个老人家灰头土脸的,他们还以为是工地上的普通工人呢。
既然是工部尚书所说,这栋楼和其他水泥房子的不同之处,都是他和魏左丞共同商议的,施工队便没有了异议。
水泥房屋的修建速度比普通的木头房子快多了,不久后这栋崭新的水泥公租房就现身于世间。
长安城有不少人都来参观这栋楼。
虽然他们不被允许进去,但也能在外围远远地看上一眼。
“那是什么东西?怎么是透明的?”
“不是说房租低廉吗?难道还用上了琉璃?”
“琉璃不是五颜六色的吗?我上次路过吴府,看见金吾卫把他们顶上的琉璃瓦都给掀了下来呢。”
有人伸长了脖子,就为了看一眼那面透明的窗户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是魏左丞做的新式琉璃,说是叫什么……玻璃?”
“我有亲戚在施工队里,他们说这个叫玻璃的玩意儿,就是专门用来当窗户的,又能挡风,还能照光!”
“这么神奇?东西两市可有卖?”
“听说东市好像开了一家玻璃工坊,是位姓黄的女娘开的呢!”
“想来价格很是昂贵吧?”
“那是自然!”
长安城的庶民们大肆讨论着这栋刚刚被修建起来的公租房,而在众人的视线之外,一间小小的店面被打开来,挂上了“公共租赁处”字样的牌匾。
二狗子背着老乞丐,看着这栋新修起来的房子,眼珠子转了转。
“喂,听到没有?我们也可以去住!”二狗子朝着身后的老乞丐吼道。
老乞丐露出没有牙齿的嘴:“这是给……达官贵人、住的吧。”
二狗子愤愤道:“凭啥好东西都要给他们享用啊?”
二狗子原本在河东道修建官道,等到官道修建完后,他本可以分到田,但因为良田首先分给了世家大族的隐户们,轮到他们的时候,就要自己开垦田地了。
这一老一少,又如何垦荒呢?再加上二狗子在施工队学会了泥瓦匠的手艺,听说长安最近在招揽施工人手,干脆背着老乞丐,牵着老黄狗,来到了长安城。
二狗子被老乞丐押着识过几个字,但他对读书识字实在是没有兴趣,也看不懂远处的店面上,挂着的牌匾是什么意思。
老乞丐眯起眼睛看了一会儿:“等等。”
他手指向公共租赁处:“过去问问。”
二狗子看见公共租赁处内的几个人,见他们都是一副官吏打扮,心里有点犯怵:“我们就这么直接过去吗?”
他以前可没少被官吏们追赶,也就能和朝廷特使混在一块儿了,谁知道长安的官吏会不会也和河东道一样呢?
老乞丐拍拍他的肩膀:“过去、问问。”
“行吧行吧。”二狗子一脸不耐烦地将老乞丐背到了公共租赁处。
崔四娘通过考试后,正轮岗到了这里,坐在窗口后看着门口挤挤攘攘的人群,但始终没有人赶踏进来。
她叹了口气,正想说点什么,却见一个瘦猴似的少年背着一位老人走了进来。
崔四娘的双眼唰地一下亮了起来。
“二位是来办理公租房租赁手续的吗,请问是哪里人?家住哪里?平日里干的什么活计?除了二位外可还有无亲属?”
这一连串的问题将二狗子砸晕了,他先将老乞丐放在椅子上,左右看了看,在坐下来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是河东道来得,呃,暂时还没找到活计,不过我在河东道修过官道,听说长安招人,我们就过来了。”
二狗子挠了挠头:“至于亲属,呃,还有一条老黄狗,别的没有了。”
“两个人是吧?”崔四娘飞快地在纸上记录下来,“工部最近是在招工匠,你去工部问问,若是被招收了,让他们给你开个工作证明,再拿过来就行了。”
“哦哦好。”二狗子只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怎么,下意识地按照她说的话去做。
“家属先在这里等等吧,你快去工部问问,能不能办理工作证明。”好不容易有人进来了,崔四娘自然不肯放过,让他赶紧去工部问问。
二狗子糊里糊涂地走出了门,又根据热心人士的指引来到工部,听闻他有过修建官道的经验后,顺利地办理了工作证明。
“每日卯时来工部集合,包早晚两餐,每月一千二百钱,我们要修建大量的公租房,你若是有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