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


都可以领到六十亩田, 而且这还曾经是余家的上好良田, 虽然要缴纳赋税,但是收成也比普通的田地要高。

而曾经依附于余家的隐户,现在也被安排一个个重新上了户籍, 然后被拉到荒地上开垦。

他们茫然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人人都弯着腰,在荒地上走来走去, 有人在前,负责烧荒,有人在后,挖出较大的树根和草根, 一切看上去都井然有序。

其余庶民们正拉着牛, 朝着远处走去。

在生产力水平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庶民们垦荒,最依赖的就是牛了。

如果不是朝廷安排, 组织人手一起进行开垦,那他们还不如依附于当地望族,因为很可能开荒一整年都没有什么结果,还因为这段时间无法耕作, 收获不了粮食, 活活被饿死。

分田小吏们带来了牛, 带来了农具,再加上余家倒台,余家的所有家产都收归于朝廷,游胜他们又从余家牵了不少牛出来。

余家内还有不少余粮,都被拿去补贴这些垦荒的庶民们了。

起事的庶民被带到荒地上,手中拿着铁质农具,懵然地跟着小吏们的脚步。

他们有不少人都能领到铁质农具,可见朝廷这一次是下了血本。

在河东道垦荒并不轻松,并不是所有土地都像云梦泽那般富饶。

小吏们站在他们身前,大声告诉他们:“你们每个人都要负责一百亩的荒地,但只能领到六十亩,只有第一年不用缴纳赋税。”

他们犯了事,不可能和普通庶民有着同样的待遇。

虽然大夏的一亩和后世的一亩并不像通过,但开垦一百亩,对于庶民们来说还是非常重的负担了。

好在朝廷并没有规定一定要让他们今年开垦完。

不仅如此,朝廷还补贴了他们不少口粮,这些在余家还要紧巴巴过日子的庶民们,一下子就能吃上两顿饭了。

虽然每顿饭也只能勉强混个肚饱,那也比一年到头都要在田间劳作,最后却吃不上饭要好上许多了。

钱二郎用草席将陈叔烧焦的尸体裹上,又背在身上,往坡后走去。

他要把陈叔带回家。

这个时候的庶民,也不可能像达官显贵一样,不仅要用上上好的棺材,还要放上价值不知几何的大量陪葬品,能有张草席裹一裹,不被曝尸荒野,都算得上不错了。

钱二郎背着陈叔走到坡顶上时,停下来喘了口气,望着远方垦荒的众人。

“你说你啊,干嘛要死呢?”钱二郎自言自语道,又似乎在和身后的陈叔交谈,“你好好活下来,现在也能去垦荒,去分田哩。”

陈叔没有回答他。

他感叹了一声,又背着尸体往坡后赶。

庶民们正在烈日下劳作。

官吏们聚在树荫底下,看着庶民们开垦荒地,又有朝廷来的特使,领着人去分余家的良田。

官吏们快眼馋死了。

如果不是朝廷特使在这里,余家的家产一定会被他们瓜分干净。

河东道的几位刺史则觉察出更多来。

“余家就这么倒了……”

余家在河东道已经传承了上百年,一直在当地名望极盛,有刺史愤愤不平道:“那些刁民,竟然完全不感念余家的恩德!”

此话一出,其余人纷纷附和起他们来。

他们感觉有什么东西隐隐之中变了,逐渐脱离了他们的掌控,不由得感到不安,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制止这种变化。

刺史们怀着深深的无力感,不停地咒骂着起事的庶民们,以此来安抚自己惶恐的内心。

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本地望族出身。

“诸位,我还是觉得不对劲……”有名刺史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话音未落,他就被其余几人瞥了一眼,那眼神中暗含警告。

虽然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无比慌张,但要是直白地说出来,几位刺史又觉得辱没了自家的名声。

简单来说,就是觉得没面子了。

那人看见他们的目光,便讪笑着不说话了,将封锁消息这个打算吞进了肚子里。

游胜站在远处,回过头望了他们一眼。

“要传开吗?他们好像并没有想捂嘴的样子。”同僚站在他身侧,问道。

游胜点点头:“就按照魏左丞的计划来做吧。”

他原本还以为刺史们会作出什么不同的反应,结果到头来什么也没做。这一点倒是和魏琳所预想的不太一样。

游胜又望了一眼忙得热火朝天的庶民们。

起事的庶民也很快融入了进去,混在人群中,瞧着平平无奇的模样,任谁也想不到他们竟然能拿着农具冲进余家,把余家家主的脑袋敲碎了。

他们只是河东道一点小小的火种。

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余家倒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河东道。

河东道临近关内,有不少北方的达官显贵在此居住,朝中也有不少大臣的老家在这里。

余家的消息一开始只在这些上层人士中传播,毕竟是当地望族,各家难免代入己身,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庶民们也很快知晓了这个消息。

“二狗子,你干嘛呢?!”有人拿着扫帚,对趴在别人家墙上的二狗子不停地挥舞。

“嗷!”二狗子被打落在地。

他抓住扫帚的末端,又拍了拍自己的屁股,站起来道:“婶婶!我在听特使们的故事呢。”

“听故事就大大方方去听,你翻墙干什么!”那名妇人明显不相信他的话。

二狗子贱兮兮地笑了起来,一边求饶一边逃离现场:“特使们收拾余家的事情!可有意思了!”

妇人拿着扫帚,气喘吁吁地将他赶跑,又撇了撇嘴。

这个二狗子!成天什么事都不干,只知道偷鸡摸狗!

二狗子的原名叫什么,街坊邻居已经不知道了,只知道他是这附近的乞儿,从小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但二狗子原先是记得自己的名字的。

老乞丐捡到了他,还有一条狗,于是大家就叫他“二狗子”了,逐渐忘记了他原本的名字。

二狗子嬉皮笑脸地溜出了巷子,溜到自己的窝棚内,献宝似地递给老乞丐一枚鸡蛋。

老乞丐的牙齿已经掉光了,见到他来,并没有接过鸡蛋,而是含含糊糊地说道:“你又去……摸蛋了。”

妇人所说他整日偷鸡摸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街坊邻居知道他们二人不好过,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看不下去,也会将他打一顿。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对着两个乞丐大发善心。

二狗子被打得皮糙肉厚,浑身上下都是疤痕,但他丝毫不在意。

挨一顿打,就能换到一口吃的,多划算的买卖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