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
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下山的庶民们正从军士们的手中领自己的那份粮食,每个人都再三清点,确认无误后才肯离开。
她又笑道:“你也觉得他们斤斤计较吗?”
顾慈转过头来,纳闷她为什么会这么问。
“这些庶民啊……”魏琳趴在桌子上,掰着自己的手指数起来,“斤斤计较,不相信他人,愚昧无知,还很小气,生怕自己的利益受损。”
“但是,”她又顿了顿,“为什么会这样呢?”
“仓廪足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他们不是做不到像学生们那样有风度,只是人都活不下去了,还去讲究什么风度呢?”
她又抬头看着自己的友人。
“不是他们生来愚昧,而是环境让他们变得愚昧。”
“英国公家的小郎君,第一次见到这些庶民的模样吧?”魏琳笑着问他。
顾慈愣愣地看着她。
英国公和先皇一样,并不是什么草莽出身的英雄,而是本来就是达官显宦,他从一出生起便衣食无忧,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庶民们究竟过着怎样的日子。
他能看见的,只有身边的贵族,和战场上惨死的军士。
顾慈并不是没有天分之人,但他不爱读书,便不读书了,而他随意抛弃掉的东西,却是魏琳来到长安后,拼命抓住的机会。
世道不公,便是如此。
顾慈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魏琳又叹了口气:“如果……算了,是我做得还不够好。”
他看着眼前年轻的宣慰使,皱眉道:“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平心而论,魏琳所做的一切,已经超过了天底下大部分的官吏,顾慈想不明白,为什么友人总是对自己有着如此高的要求。
在国子监的时候是这样,到了荆州后,也是这样,事事都要争做到最好。
魏琳笑了笑:“因为我见过更好的世界。”
“有一个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吃上饱饭,不论是官吏子弟还是庶人子,都可以上学。”
“庶人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成为官吏,而且有很多。”
“大家会想些什么呢?嗯……作业太多做不完,上班太累,甲方太气人,父母又催婚……但是,没有人会饿肚子,没有人会因为吃观音土而被胀死。”
顾慈垂下双眼,听着自己友人异想天开的言论,笑了笑:“那是神话中的世界吧。”
只有神话中的仙境,才会这般美好。
魏琳朝着他眨了眨眼睛:“真的有哦。”
因为我就是从那个世界过来的啊。
……
三日后,大部分逃跑的庶民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山下,魏琳清点了人数后,又给他们编户入册。
黔州刺史府上的户籍册已经很多年没有修正过了,魏琳将其找了出来,把每个人都记录在其中。
黔州刺史府的绝大部分官吏都被关押了起来,人手不够,只有她和顾慈,还有之前放掉的两个小吏,魏琳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
直到户籍都修正好了后,她才正式开始分田。
和庶民们的自身利益相关,谁也不愿退步,魏琳每日都为了他们的争执而头痛。
感觉自己越来越像居委会主任了啊……她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想到。
她不仅要丈量田地,还要调停庶民们的纠纷,两个小吏跟在她的屁股后头,也忙得吃不上饭。
顾慈每天像个老妈子一样,在他们身后追着喂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魏琳呼噜噜地喝完了粟米粥,又丢下碗飞快地溜走了。
顾慈看着她的背影,颇为无语。
分田一事虽然磕磕绊绊,好在也顺利地完成了,大部分的庶民都对此感恩戴德,路过宣慰使的房间时,总要投喂给她一两个鸡蛋。
魏琳哭笑不得:“你们留着自己吃啊,我又不缺吃的!”
庶民们听了这话,当没听见一般,下次路过时,继续投喂食物给她。
她能吃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庶民的耳中,庶民们自己饿肚子不要紧,生怕这位年轻的宣慰使被饿到。
魏琳笑着对顾慈说道:“你看,他们还是很可爱的嘛。”
可爱吗?顾慈拢着手想了想,庶民们的做法,可敬可亲,确实可爱。
黔州的事情尘埃落定,朝廷也收到了她发来的奏折,回复她新的黔州刺史已经在路上了。
虽然朝中上下都紧缺人手,但一州刺史这样大的职位,朝廷还是要从边边角角挖点人出来的。
魏琳处理好黔州的事情后,带着军士们准备启程返回荆州。
荆州的新任刺史也已经在路上了,这两地的刺史,一个死一个疯,总得有人来接手。
黔州庶民跟在她的马后,依依惜别。
魏琳再次看到这个场景,拉着顾慈的手:“预备——唱!”
唱什么?顾慈回以她莫名其妙的眼神。
魏琳瞪了他一眼,怎么这点默契都没有?
她哼了一声,自己开口唱道:“长亭外——古道边——”
顾慈反应过来,笑着唱和道:
“芳草碧连天——”
黔州庶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仍然回以高亢悠扬的山歌。
军士们穿过山路,听见远方传来的奇怪语言,树叶沙沙作响,不知道是哪位土人又在山林间穿梭。
魏琳沿着江水顺流而下,再次抵达荆州的城门口。
荆州官吏们看见她回来,欢呼雀跃。
宣慰使终于回来了!
魏琳进入城门,看见已经修筑好的堤坝,告诉他们新任荆州刺史已经在路上,不日便可抵达。
一切事宜都落入正轨,官吏们倒还好,荆州的庶民们以为魏琳马上就要抛下他们离开,纷纷跪在地上,请求宣慰使不要离开。
魏琳看着跪了一地的人,挠了挠头:“我也没说我马上就要走啊。”
庶民们这才反应过来,脸上又重新扬起笑容。
她回到荆州后,先去林家看了看情况,询问医师道:“林家的人情况怎么样了?”
林家的宅子里还住着一群红眼病病人呢。
医师点点头,又摇摇头,告诉她情况:“还没有痊愈,但看着比之前好些了。”
林家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没有传染给外面的庶民。
魏琳站在原地思考,顾慈在一旁听了一会儿,问道:“是林少傅的林家吗?”
他与司清熟识,也常常见到林少傅,自己阿耶还算得上林少傅的同僚,都一同教导过还是太子的司清。
魏琳点点头,这才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向林家借耕牛。”
庶民们买不起耕牛,只能通过人力耕种,荆州刺史府中原本用于借给庶民的耕牛,也随着洪水一起被冲走了。
她望着对岸的云梦泽,江水已经退去,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