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家主族的关系已经很远了,林少傅自己也是旁支中的旁支。
林小娘子是带着人前去襄州避难,林少傅求学时,在襄州也有一二根基。
魏琳回过神来,笑道:“只是没想到能在外碰见林少傅的族人。”
林小娘子声音冷冷清清:“足下原与曾大父相识。”丝毫看不出和林少傅的关系有多亲近。
林少傅已到暮年,又久居长安,很少回家看望自己的子孙,若是小郎君,兴许还能通过他的关系进入国子监读书。
林小娘子只在出生那年见过自己的曾大父,之后就再也未曾见过了。
魏琳瞧出她与林少傅的关系一般,但还是厚着脸皮问起她带着流民们此行的目的。
“林家是当地望族,总要出一份力。”林小娘子没解释这些人到底是不是依附于林家的隐户。
魏琳见她说完这句话后,就闭口不言了,摸了摸鼻子,也不好意思再继续问下去。
林小娘子外表看着柔弱,态度却很是强硬,多的话是一句都不肯说。
魏琳碰了个软钉子,和她沉默相对,实际上正在脑海中思考荆州当地的情况。
林小娘子等她问完后,才问起她此行的目的。
“荆水水患严重,我前去救灾。”魏琳没说自己的身份,也没说自己还要监察当地的情况。
林家在当地的情况她尚未知晓,若是有什么异样,她还要上报给朝廷,不欲与林家人谈论太多。
“哦。”林小娘子点点头,就不再问起这件事了。
自从荆州洪灾后,每天都能看见大大小小的官吏前来,朝廷虽然让魏琳前往救灾,但荆州刺史总得自救,只能先往各方借人。
荆州刺史被泡在水里,还是下辖的州县官吏听说了此事,跑来把他从水里拉了起来。
林小娘子见过了不少官吏前来,所以得知魏琳的目的后,也并没有再多问什么,依旧保持着冷淡的模样。
她要继续启程前往襄州,魏琳向她道别,继续骑着马往荆州走去。
他们一路上还碰见了不少流民,有的流民抱团聚拢在一起,警惕地看着他们,和依附于林家的流民有着天壤之别。
这些流民大部分模样凄惨,拖家带口往北而去,至于能不能像林小娘子那样直接安顿在襄州,就要看他们的运气了。
若是运气好,能碰上有余力的州县,也许能被分到一碗粟米粥,若是运气不好,没有州县接纳他们,那他们就只能一直向北而去。
就像魏琳刚到这里时一样,直到长安城附近,天子脚下,才会有人安顿好他们。
庶民们虽然顽强,但这一路,也会有不少人倒在路边,成为野狗野狼的腹中粮。
魏琳一路走,一路记下这些人的情形,每到一个州县,就会让驿站将她的信寄往长安。
即使她快马加鞭,但等到了抵达荆州的那日,距离她离开鸣沙县,也已经过去了许久。
她甫一进入荆州地界,就被眼前的场景惊愕到无以复加。
……
荆水肆虐,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少印记。
比如说,已经肿胀得不成模样的庶民的尸体。
魏琳带着传令官赶紧退后,用衣袖捂住自己的口鼻。
“这样下去,迟早会有大疫发生。”她皱眉道。
偶尔有几个路过的庶民,看见路边的尸体,也没有什么反应,木然地往前方走去。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尤其是洪涝一类的灾害。
现在正值夏季,降雨过多引发了荆州洪灾,湿度大,气温高,就容易滋生病菌。
倒在路中央的尸体也无人收殓,尸体腐烂后,就会污染水源和空气,进而让活着的人生病。
魏琳在鸣沙县挖好水渠后,即使是在大漠里,都没有缺过一口水喝,此时却不得不精打细算起自己带的水囊。
“这里的水不能喝也不能用了。”她严肃地看着地上的腐尸,告诉传令官道,“我们绕道走。”
他们还要过江。
刺史府在荆水以南,他们要前去寻荆州刺史,只能过江。
洪峰过境,此时的水面平静了不少,有老渔夫在水面上行驶小舟,打捞着江中的尸体。
魏琳撕下自己的衣摆,给自己做了个简易口罩,传令官和随从们有样学样,跟着她一路走到老渔夫跟前。
“老丈,过江。”魏琳只说了这么一句话,老渔夫就让他们上了小舟。
并不是因为老渔夫能看出他们的身份,而是因为他是受刺史府所雇,专门负责接应行人过江,和打捞江中的尸体。
小舟上放着绢布竹条等材料,还有几个老渔夫亲手做好的河灯。
魏琳带着人站在小舟上,好奇地问道:“老丈,你就不担心洪峰再次到来吗?”
如若上游的渝州和黔州又遭受了大暴雨,即使荆州晴空万里,也会遇到洪峰过境。
洪水到来的第一时间,就是卷走这些小舟上的生灵。
刺史府给的报酬,还不足以让庶民们放弃自己的生命。
老渔夫支着晃晃悠悠的小舟,往江的对岸划去,听到这话,花白的胡子抖了抖:“我都六十余岁了。”
他的态度很是随意,就像丝毫不在意自己的生命。
“烂命一条,死了就死了。”老渔夫耷拉着眼皮,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魏琳挑了挑眉,并没有多说什么,倒是传令官疑惑问道:“老丈为何会这样想?”
他没有看到魏琳制止的眼神。
老渔夫听见他的话,反而低低地笑了起来:“我家大郎和二郎都还在江里嘞!”
“我总要找到他们,带他们回家嘛。”
洪水卷走的不仅是无辜的生灵,还有老渔夫对于生的希望。
传令官似乎没料到他会这样说,双眼发愣,魏琳扯了扯他的衣袖,他便不再言语了。
小舟带着他们渡往彼岸,魏琳向老渔夫道谢后,一脚踩在破破烂烂的堤岸上,差点滑倒,波斯猫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
刺史府还泡在水里,荆州刺史得知他们的到来,命人前来接应,魏琳跟着官吏们一路走到了避难的地方,这才看见了传说中的荆州刺史。
荆州刺史正值壮年,上个月还给朝廷写了封奏折,此刻却蹲在地上,神情痴呆,畏惧地看着站在他面前的魏琳。
“刺史他发了一场高热后……就这样了。”其余的官吏不敢靠近,只是站在魏琳的身后告诉她道。
荆州刺史迟钝地看着他们,举起扭曲的胳膊,嘴里不断发出声音:“啊、啊!啊!”
他已经不能正常说话了。
其余官吏又往后退了两步,魏琳看了几眼,也转身从自己的行囊中掏出换洗衣物。
即使是炎热的夏天,她也将自己全身上下都裹了起来。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