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刚没走出几步,二人便听见魏亦明喊住她们。

魏亦明有些无力地闭上双眼,背对着二人一动不动,开口吩咐道:“回去告诉你们女君,我如今改变主意了,只要她肯给我三两银子做彩礼,我今晚便肯从了她,做她的人。”

吴林因为没娶夫郎而被官府抓走这一事,前院的人都知道了个清清楚楚。

魏亦明听到这消息时,吴林已经上了官府的车,再也找不到踪迹。

他是知道的,还不起罚锾,就要去做苦力,吴林瘦弱,去做苦力那便是必死无疑。

吴林也交不起五两银子的罚锾,她没有那么多钱,魏亦明也没有那么多银子。

可是抓住他的陈露有钱,他如果能向陈露要到钱,再找个由头送出去,那吴林就还有救。

五两银子的罚锾太高,陈露虽有钱,也不一定会给他,但是三两银子或许可以。

官府不会立即就将交不起钱的女子送去当苦力,而是要再等上两日,确定该女子真的没法娶到夫郎,再送往边境,三两银子的话,就够吴林再立即买一个好夫郎。

那两个女工听见他说这样的话,眨眼半晌,忙追问一句:“你此话当真?到时候可别我们把女君唤来,你却又不乐意了。”

魏亦明回头望一眼台阶下的二人,启唇轻声道:“自然是乐意的。”

陈露是他引来的祸患,他不能叫这祸患,连累到对他很好的吴林身上去,他想叫吴林平安度日,有个好夫郎相伴,好好过日子。

而他自己,却已然离从前日日渴望的自由越来越远,努力伸手,仅仅是水中捞月。

——

官府内灯火通明。

李琴坐在屋内,手里捏着薄薄一张信纸,眼睛紧紧盯着那纸上的字句,抿唇半晌,一言不发。

那纸上的字迹尚新,落笔之处略显仓促,像是时间紧迫时赶工写出来的东西。

可却是逻辑清晰,只需读上一遍,就能晓得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是吴林同小卒借了纸与笔,在路上写出的一封诉状。

越读,李琴面上的神色便愈是沉重,良久才放下那张纸,望向站在她桌前正对面的女子。

“吴林,你敢保证,自己纸上所写,句句皆是真话么?”

斟酌一会儿,李琴方才开口问道。

听见问话,吴林张开双手作揖,低下头道:“回大人,句句属实。”

她态度不卑不亢,李琴抬头瞧她,便能联想到她在贡院里作的那篇文章,在心里暗暗称赞几句,才继续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到了这封诉状上。

陈家布庄在这里做了多年的生意,家大业大,从未让人挑出什么把柄来,是个让官府衙门也要让其三分的存在。

可官府不想要有这样的存在,一个有钱有势还挑不出错处,也不被官府所管控 的商,越纵容它这样发展下去,就越容易叫它有凌驾于官府之上的一日。

李琴不希望见到这样的局面。

强抢民夫,假账真算,篡改价钱以减少需交的税银,这若全是真的,那依照本朝律法,陈家布庄的老板等人就必须得赔上多出五倍的税银,且还需在牢里蹲上一年,陈家布庄的经营,自此以后也要有官府插手干预。

但这一切都得依靠于,这事是真的,且人证物证俱在的前提下。

单凭吴林在来时的路上写的这一纸诉状书,并不能给陈家定罪。

思及此处,李琴轻咳一声,看着吴林,耐心地说道:“一纸诉状书,那仅是你的片面之语,若是除此之外便没有物证了,我也不好立即下令,带人进布庄搜查。”

话还未完,李琴便又指着那诉状书上的字说道:“你说账上有假,可是有些东西的价钱本就飘忽不定,就算那苎麻价钱不变,可那染布用的茜草,每月的价钱都不同,有的时节价钱便宜,有的时节却又贵得很,算出来的账不同也是正常的,陈家的账本到底是否如你所说,真的是假账,还有待商榷。”

吴林抬眸看她,并不急着说话。

面前的这位李县令,吴林在准备县试时便听冯老先生提起过,这位大人就是今年县试的主考官,被调来此地没有很久,年纪轻又满腹学识,因着出生书香门第,自小教育得好,为人公正,从不因私事而耽误公差。

吴林再望向李琴,只见她如今虽是嘴上说着有待商榷,可眼眸中却全是期待,似是迫切地期望着她再度开口,再讲出些什么来。

她是可以信赖的人。

片刻后,吴林便开口解释道:“大人说的不错,大量价钱的浮动不能完全证明些什么,我是在这账本上,找到了极度不合理之处,才敢确定,陈家用假账减少该交的税钱。”

李琴眉峰一挑,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吴林垂眸轻吸一口气,随即道:“账本上的价钱是可以有起伏的,可有些东西却是固定且真实的,布庄女工与下人的人数,这就是不需要通过账本,便可直接得出来的数。”

后院也有做活的下人,到了夜里也都是住在前院的厢房内,与女工们睡一个通铺,吴林在厢房内一眼扫过去,心里便清楚大致有多少人。

李琴不明就理,眼眸一动,微微皱眉像是没有想明白一般。

女工与账本间又有什么联系?

“近三个月来,女工的数量上没有大变化,一个月至多会招一名新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女工们的膳厅做饭,用量上自然也不会有变,可偏偏账本上在前院膳厅购盐那一处的支出,这个月比上个月多了一千五百文钱,上上个月又比本月要多出八百文钱。”

本朝的盐价自几年前就未曾再变过,布庄里的工人数量也没有大变化,每日的食物也是按规定的菜谱做的,从未改变菜式,那单单是买盐,又是怎么会多出这样一笔钱来的?

“我在布庄做工的几日,便了解到布庄膳厅里从不做腌菜这一类会大量用盐的菜品,且咱们这天气潮冷,不易存储大量的盐,一向都该是当月的盐,当月买当月便用清,购盐上能多出这么一笔钱来,细细想来并不合理。”

假账本的目的在于通过篡改各类价钱与数字,从而减少账本上最终的所得利息,利息减少了,该交的税银自然就少,膳厅的支出是账本内最不起眼最不重要的一项,有人利用了这点,在这一项上每个月都悄悄动一点手脚,以保证利息的“平衡”。

平日里算账忙碌,最重要的账目都在布庄的生意支出上,谁会去仔细思考膳厅支出的项目是否有什么不对劲之处呢?又有什么人会把注意力放在这最不起眼的盐上头呢?

李琴听到这,并不说话,而是双手放在膝前,紧皱着眉头思索。

“像是这样的细微之处的不妥,账本上还有不少,每一项都是或多上一千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