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个时辰的路,便进了城,这县城内到底比乡下繁华些,牛车与马车随处可见,所到之处之处扬起一片尘土与喧闹声,满大街都是早起出门做工的女人,她们大都高壮,三三两两聚在一块大口嚼着馒头聊着天,路上却鲜少有男人出现,偶尔走过一两个男人,也都是带着素纱帷帽,牵着孩童低调地穿过小巷。
吴林边走边瞧,不一会儿,便顺着原主的记忆来到一家书肆门口,刚想要进去,迎面便撞上个一身蓝衣,长相清秀的书生。
“呀,这不是吴姐姐么,好几日未见,我原以为,你不肯再在学堂里读书了,后来才听人说,你是向先生请了几日假,回家成婚去,姐姐,这是大喜事,妹妹在此给你道喜了。”
这人见吴林要进去,一个转头便连忙拉住她,似是对于在此见到她颇为惊喜,斯文地朝她打拱作揖。
见这人认识自己,吴林一卡壳,先是学她的样子作揖,嘴上念叨句“客气客气。”,脑子里却是不断翻阅原主的记忆,了解此人到底是谁。
原来,此人名叫王鹤,是吴林她们隔壁村的人,她们那一片的书生皆是在村口的一座学堂读书,那学堂里的夫子是位老太太,每年只收一次学费,清贫的学生的钱便一概不要,原主成婚前便是在那读的书,这王鹤,也是学堂里的学生之一。
她能记得吴林,那是因为吴林是学堂内的名人,次次考试,次次不过,久而久之,学堂里的人便都认得她。
“原是王妹妹,方才我眼花没认出来,还请妹妹不要怪罪。”
吴林了解清楚后,才不疾不徐地说道。
“哪里会见怪,只是不知,姐姐今日怎么来书肆了?”
王鹤有些好奇地低头看一眼吴林看起来空空的行囊,开口问道。
吴林一摸自己的行囊,回她一句:“来书肆自然是买书,这不,县试将近,我也该准备起来了,想来书肆挑些适合的书。”
听见这话,王鹤面色一惊:“还有半个月便是县试的日子了,你现在才买书,这如何来得及?”
难怪这人年年考,年年都不过,试问有谁,准备半个月便可考过县试的?
王鹤有些怪异地扫一眼面前这人,想到平日里学堂中的大家伙对她的评价,吴林此人,草包中的草包,就是再给她十年,她恐怕也难以成为秀才!
王鹤心中越发肯定了这番话,就凭她这样的态度,那确确实实是考不上的。
第八章
听见王鹤说出这样的话来,吴林倒也不恼,只是一笑而过,随即便要往那书肆里钻。
可没想她前脚刚抬起,王鹤便又拦住她。
“吴姐姐,我知道你现在急着买书,但是这家书肆,今日怕是开张不得,你还是换家书肆买书罢。”
王鹤转过身,指了指那此刻静悄悄的书肆,颇为无奈地解释一句。
吴林朝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书肆内坐着位老妇,正眯着眼捧着自己眼前的本子仔细翻阅,口中念念有词,却也听不大懂她到底在说些什么。
“这是。。。”吴林有些不解其意,微微皱眉,开口问道。
“书肆的老板在对自家的账本,这是件麻烦事,查账的人讲究清静,方才我也想进书肆来着,刚到门口便被老板哄了出来,那老板说,今日这书肆不开张。”
王鹤边同她解释,边忍不住叹口气。
查账,便是查每月的收支,这对每家铺子来说,都是件重要的事情,要耗费的时间也颇多,老板只一人看店,精力不足,不开张也是正常。
可在原主给吴林的记忆里,这家书肆卖出的书,价钱最便宜,县城内其余的书肆给出的价钱,或多或少都要比这家书肆的高些。
吴林不急于现在就进去,毕竟她刚进县城,还没钱,可若是今天一整天都进不去,那她这一趟,岂不是白跑?
她抬头望着屋内的老板,这老板心中却是只有账本,皱眉念叨着账本上的内容,时不时停顿好几下,末了再在本子上画几笔,根本就不管门外眼巴巴瞧着她的两个书生。
“不开张么。。。”
吴林喃喃自语道,可她到底眼尖,瞧了半晌突然咦了一句,随后侧头问王鹤道:“这老板不用珠算么?我瞧她空着手算,速度属实是慢。”
她这一问,倒是叫王鹤一愣,想了半刻,结结巴巴地说道:“啊,这,我也不大清楚,许是算盘坏了?”
生意人算盘该是不离手,坏了岂有不重新买一个的道理,吴林看了好半晌,突然眼前一亮,轻笑一声道:“原是这样,这事倒也就不难办了。”
王鹤还未听懂吴林话中的意思,便瞧见她健步如飞,几步就踏进书肆的门槛里,让她连伸手阻拦的机会都没有。
刚一进店,迎面而来便是股浓浓的墨香,吴林闻到那香味便不自觉得深吸一口气,笑着踱步走向算账的老板。
约莫是听见了脚步声,老板有些不耐地轻啧一声,都不曾抬眼看人,只道一声:“今日书肆不做生意,还请快些出去。”
在门口反应过来的王鹤赶忙跟着她进屋,见到老板不悦,一时也觉得羞,心道这吴林有些不看场合做事,也不懂变通一下,绕道去别的书肆,但嘴上还是好意提一句:“吴姐姐,你听见了?老板都说了,不做生意的,快快随我出去吧。”
可吴林像是闻所未闻般,站定在原地,开口答道:“老板,我不是来买书的,我是来问问,您这招不招短工,缺不缺给您算账的伙计。”
身后正欲拉她的王鹤一愣,这吴林不是说来买书的吗?怎么临时变卦,想来书肆做短工了?
这草包,她会算账?
原本皱着眉的老板眼皮一掀,将手中的账本放下,打量她一眼。
“你怎知我这缺算账的?”
吴林指了指她的账本道:“我瞧您算东西速度慢,身上没带个算盘,又看您一直眯着眼瞧账,便猜您恐怕近来眼睛看东西有些吃力,看不清算盘,看账也麻烦,知晓您现下怕是有麻烦,所以才开口问问。”
老板听见这话,又忍不住眯着眼仔细看看她,好半晌才缓缓点头道:“确实,我年纪大了,最近眼前发昏,看什么都模模糊糊的,看账很是吃力,不过,这账本,你真的能算?”
吴林看一眼账本,倒也不把话讲满,只回道:“您让我试试,不就成了,到时候算完,您随意挑几个,自己核算一下,看我算得到底准不准,如何?”
听见这话,老板仍是没有立刻答应下来,犹豫着说不出话来。
见她这副模样,吴林直接低下头来,细细看账,不一会伸出手指来,指着某一处数字。
“这一处,您记错了,三百七十六文的杂费加上九十五文的赊账,此处的支出该是四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