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尴尬。
洗完澡,有点干。
梁淮手动扩音,调大分贝:“呼叫老公!请让加湿器就位!”
头发半湿,蒋裕丰放下吹风机,加水按键,回来继续。
没一会,梁淮:“我想吃橘子。”
蒋裕丰拉开被子,半路放下,打开床边抽屉,扔给梁淮一颗糖。“家里没了,将就吃。”
“啊?我看电视剧时,吃的是最后一个?”
甜滋滋的橘子糖精味填满口腔,不解疑惑失望。
有时候就差那一口。
蒋裕丰躺在床上,忽然道,“不是,最后一个刚被我吃了。”
“我明天去买。”蒋裕丰哄他。
梁淮冷哼:“你怎么不问我就吃了?”
“你也没说你要吃。”
瞪他,蒋裕丰忍不住笑。没一会,梁淮也抖动肩膀笑起来。
现在。
两个人在家里。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瓶盖自己拧,真拧不开手都红了,也只是沉默地去拿刀。
一个人做饭,另一个人刷碗。
一个人拖地,另一个人擦桌。
一个人洗衣,另一个人晾衣。
冷战中。
高级的默契。
没用的默契。
水杯不小心掉了,摔碎一地。
契机。
蒋裕丰把梁淮拽过来,让他上边站着去,自己弯腰清理。
没想到梁淮倒过来两杯梨汤,轻飘飘说了句谢谢。
连老公两个字都不说了。
狗屁契机,是炸药包。
第34章 82-83
82
离开家。
去上班。
蒋裕丰坐在直播间里,看着面前一堆产品,脑子里不自觉冒出相应的标价,从深处感到倦累。
不止这些,大牌,顶奢,腕表,高珠……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对奢侈品如数家珍。熟悉品牌背景,知道源于哪个国家,一眼能辨别出高仿A货。
但在这个领域懂的越多,蒋裕丰的心里越空虚。
找不到物品的价值,对人的价值也茫然。
要生存,不得不赚钱。
不止要满足银行月月扣取的八千块房贷,还包括人际交往的花销,应对生病住院的突发情况等等等,甚至要为没有孩子感到一丝庆幸,由此少了一个烧金窟。
一个为钱而奋斗的理想很庸俗,但往后顺延——
为钱是为了衣食住行,为了家人,不是为了满足私欲。
一切好像又变得高尚。
真的如此吗?
以前穿戴的时候,从未考虑过它们的金钱价值。只看是否舒适,哪个表搭配衣服的颜色。衣物只是衣物,腕表只是腕表。
但没钱之后,蒋裕丰突然发现,隐形的物质阶级与普通人泾渭分明。
繁忙的早市被曾经的自己看作烟火气,有别处吃不到的独特风味,有热闹的吆喝。而现在…只清楚那里有摩肩接踵的行人,晚到一分钟就没有地方的拥挤小摊,震耳欲聋的流行音乐,三轮车的突突声,城市的某个狭窄巷子最便宜。
毫不在意的平常东西,被现在的他苦苦追寻。
一切价值凌驾于本身用处之上,成为人上人通常就准确无误了。
滔滔不绝的话语从嘴巴里涌出来,一具穷光蛋的躯体伪装成高端人士,对着数十万人展示。
好的坏的评论从眼前掠过,蒋裕丰笑。
83
梁淮的无心之举,逐渐发酵成炒作,只是矛头大部分对准的是蒋裕丰。
一组夜店约会的照片流传全网。
抨击的势头越拱越大。
梁淮没有直播,但账号下几万条辱骂渣男出轨,安慰同情的评论。营销号闻风而动,一个备受欺凌的角色顺理成章按在他的头上。
语言的恐怖力量。
情绪横冲直撞,差点丧失自己的判断。
梁淮打电话给蒋裕丰。
“老公,你快到家了吗?”
那端沉默了好久。
“是真的,不是P图。”
“我知道。”梁淮笑着说,换了只手握住手机。“我就是想问你饿不饿,想吃什么…”
路灯随着风声越转越快,轻易让人忽略语气里的颤抖。蒋裕丰坐在一辆破旧的士上,手腕搭着车窗,点完一根烟,接着一根。
“我今晚不回去,你睡吧。”
“不回来去哪儿?”梁淮放低手机,嗓音带着嘶哑。“去…去那个女人那里吗?”
“不是,别乱想。那时还不认识你,卡座营销,过去喝酒做门面,赚钱。”简单解释,模糊了后来的荒唐。蒋裕丰露出复杂疲累的笑容。“快1点了,先去睡觉,睡醒就看到我了。”
“你不在,我睡不着。”梁淮强撑着语气。
蒋裕丰轻轻叹了口气,和晚风揉在一起,“我给你讲故事?”
梁淮心里一酸。
透过后视镜,看到寂无人烟的车道,蒋裕丰点完最后一支烟,把空烟盒放进兜里,声音慢慢变得温和,“淮淮,躺在床上了吗?开始讲了?”
隔了两秒,梁淮说,“嗯。”
“高中毕业那年,我十八。”蒋裕丰缓缓道,“在别人为一所好大学争破头时,我被家里送去国外留学。也许很多人羡慕,但我那时其实一点也不想去。”
“第二年,家里破产,我只能去零售店打工,赚生活费。见过电影里的枪吧。”声调随着故事而变,“4、5个人蒙着脸,趁着关门的时候进来,指着我的脑袋,操着蹩脚的英伦腔说——Don't move,wallet,now!fast!然后…把店里的钱洗劫一空,枪托撞得我血流满面。”
“店长没叫警察,让我承担所有损失。”
“那是我第一次和别人借钱。”蒋裕丰轻笑,“但大学还是要继续读完,不能总借钱。一个美籍华裔的朋友就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我把所有的衣服和鞋卖掉。”
“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那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可以被叫做奢侈品。”
“我的价值观就这样一点一点被改变了。”
“淮淮,这就是我18岁的故事,非常可笑。”
蒋裕丰关上车门,在一栋别墅前停下脚步。“并没有胜过28岁的我。”
“都在卖那些东西。”
“只是人多和人少的区别。”
第35章 84-86
84
远郊的别墅地理位置太偏,资产属性一般,但豪宅和住宅间的分界线可能是一座山。
依山傍水,群林苍翠,入目之处都是自家的后花园。
不过,都是曾经了。
山居乍眼,自然资源可遇不可求,有些人更愿意靠山吃山,拿真金白银。几年前,这里就变成了旅游度假风景区。
外人一样逛了半圈,徐徐晚风,错乱的享受。
既熟悉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