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


到许天赐时,她几乎没有情绪。

就像前段时间她翻洗家里的衣裳,在箱笼里找到一对做工细致的银簪,那是许天赐买来赠予原主的,同她没有关系。木槿默默把那对银簪并许天赐的衣裳一起锁起来,准备等吉祥如意长大成人后留给他们做念想。

等崇武和完面,又陪她把面揉成团,木槿就把他打发出去照看两个孩子。

红糖存放时间很长,木槿尚且可以解释说买粮食时一起买的。

但手里的花生油以及香油这些,外包装都和这个时代不一样,根本没办法解释。

木槿唯有把崇武打发出去,自己来做。她准备多做一些让崇武拿回去给家里人吃。

至于为什么不让王家人一起过来,就关系到王宝山夫妇的节俭属性了。

他们知道木槿粮食多,但总怕大手大脚把粮食折腾完,所以王李氏看到她就唠叨要节俭,如果他们在,绝对不允许木槿做这么费油费白面的食物。

而且居然还要放红糖,他们家又不是皇帝老子,有杂面馒头吃已经很知足,做甚要用那么多红糖。

王宝山夫妇要看到,估计得捂着胸口哭。

烙饼时,得在锅里倒上油,不然容易粘锅,木槿刚倒上,崇武就闻见味跑过来。

他吸吸鼻子,感叹说:“真香,我从来没有闻到过这么香的味。”

木槿做饭的厨艺只有能吃的水平,尤其做菜,即使放够油都会被王李氏嫌弃难吃,但做烙饼不一样,只需要过来和面那一关,剩下的都很好说。

而和面有崇武这个外挂在,木槿不用太担心。

所以,只需要放够油,再注意火候,就能烙出味道很不错的饼子来。

厨房烧的是火灶,当然,在这个时代除火灶之外也没别的可以用,烧火灶冒出的烟混着油烟,熏的人眼泪汪汪。

作者有话说:

周氏应该是那种天生晒不黑体质,我身边就遇到过这类人,从来不护肤也不防晒,但最后还是比大多数人白,实名羡慕。

关于狼,狼和狗的品种十分接近,狗就是狼繁育而来的,当然,中间有和其它生物杂交,但是狼由于长期身处野外,身上的毛硬度更高,靠近的话身上有腥臭味。

第19章 吃喝

平时爱蹭吃蹭喝

木槿对崇武说要多做些饼子,等他在这里吃完之后拿几个回家给父母兄嫂尝尝。

刚出来一锅,饼子还烫人,馋到不行的崇武不顾饼子太烫拿起来吃。

木槿眼巴巴看着崇武,等待他的反馈。

今天她第一次做这个,不知道做出来效果怎样。

崇武大声呼哧着把饼子给咽下去,一边还说着好吃。

木槿拿出一个尝了尝,虽然跟她从前吃过的味道相差甚远,但至少不难吃,再加上她放了油和糖调剂,用的全是白面,崇武难得吃到这样好的食材,当然叫好。

考虑到外面冷,饼子拿出去一小会儿就得凉掉,木槿把剩下的全闷在锅里。

现在家家户户都少油腥,所以对此类味道极其敏感,纵使木槿怕味道传的太远而关上厨房的门窗,跟她住得近的栓柱家依旧不可避免地闻到香味。

“真香。”栓柱家的长女小花深深吸了口气,只有逢年过节她才会吃到这样香的饭食。

小花跑到院子里闻着香味,对她娘说:“是木槿姑姑家传出来的,好香啊。”

小花带着渴望的眼神望向木槿家。

栓柱媳妇把小花拉到屋里:“你上次喝的小米粥还是你堂姑送的,人家帮咱们是好心,可不能因为旁人的好心就厚脸皮向人家讨要东西。”

小花年纪很小,闻到香味的第一反应就是她想吃,想问木槿讨要一小块,一小块就行。

她娘哪能看不出来。

她跟当家的都是老实人,从前常有被人家占便宜的事情,夫妇俩在这方面格外注意孩子的教养。

他们大字不识一个,但礼义廉耻还是有的。

见到小花一副难过的样子,栓柱媳妇说:“等来年咱家收?璍上粮食,娘就给你姐弟俩烙白面大饼吃,让你们吃得饱饱的。”

小花终于不再难过,她想着白面大饼该是什么味道啊?上次吃白面还是前年过年的时候,她都忘记白面的味道了。

另一边,崇武一口气吃掉五六个饼子,木槿都怕他要撑着自个儿。

饼子不算小,按照木槿的饭量,她吃完两个已经觉得撑得慌,崇武就算饭量大些,三个顶多四个就能吃饱。

当他拿起第六个时,木槿拍拍他说:“等会你多拿几个家去,现在别再吃了,不然撑到难受的还是自个。”

崇武一边答应,一边又大口咬着饼子。

他其实已经吃饱了,但在家里他好久都没能敞开肚皮吃东西,总觉得肚子里空荡荡的。

木槿又拿竹筐子装上剩下的十来张饼子,让崇武赶紧带回家去。

东西还没凉,正好趁热吃。

外面天气太冷,怕在路上凉掉,木槿特地在竹篮里盖一层布,包裹着饼子,如此一来散热会慢些。

崇武几乎飞跑着回到家里。

他们王家村里头并不像外面那样乱到见了粮食就抢的地步,但谁家要做点好吃的,就有那等泼皮户来你家,说是坐着唠嗑,但赶都赶不走,只能带他一道吃。

之前坐月子时,木槿就曾遇到过。

那时候,她身子不好,王李氏天天拿小米鸡蛋养着她,偶尔还有鸡汤喝。

那时候不至于缺粮,但庄户人家不可能常吃到那样好的东西,就有个婶子天天往木槿家里凑,小孩换尿布时她偶尔还会帮扶一把。

木槿刚穿越过来,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只当此地风俗人情如此。

她见到那婶子到饭点不走,把自己的小米粥和鸡蛋给她吃过好几次。

后面王李氏知晓,直骂木槿缺心眼,又对那个婶子说:“老九家的,你往俺家蹭吃蹭喝就罢,俺闺女坐月子你还好意思天天往身边凑,你再这般,咱便一起去族里说和说和。”

按辈分,木槿得叫妇人一句九婶,她家也是王氏宗族里的,平时就爱蹭吃蹭喝。

据王李氏说,她鼻子可灵了,谁家做好吃的,一下子就能闻出来。

她往人家家里去,又不肯走,大家乡里乡亲抹不开面子赶人,要么叫她一块吃,要么陪她熬上大半天一块饿着。

这位九婶并非个例,人人都不富裕,所以这种现象在村里经常会发生,不过九婶却是把这种事发扬光大的人。

要是有表计时的话,木槿估计得吃惊地张大嘴巴。

王家跟木槿住得很近,差不多走路五分钟就能到,而崇武跑着回去才两分钟就回到了家。

周氏正在喂牛,见到崇武提着个篮子,闻着味知道是饭食,赶忙接过去,嘴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