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门外站着的,竟是个小姑娘。
“……”
春袖一路从陈府飞奔而来,胸腔里挤满了冷气。此刻乍然停下来,险些喘不过气来。
但是此刻,她却顾不上这些,甚至顾不上赵怀威手中的凛凛刀光,径自对谢蕴喊道:“世子,唐姑娘不好了!”
“方才,方才我回到陈府,正要去找唐姑娘,唐姑娘的表兄却说,唐姑娘她刚才被宫中的马车接走了。”
谢蕴猛地起身。
“你说什么?”
赵怀威发誓,自他与谢蕴相识以来,从未见到他如此失态的模样。也不知,这位唐姑娘是何方神圣,难不成就是世子传说中的心上人?
逆料,噩耗还没完:
“唐姑娘表兄还说,说接走她的人,是、是皇上!”
谢蕴耳畔,顿时传来尖锐的刺鸣声。
几日前三皇子的密信,字字皆映于眼前:“勿让唐姑娘与宫中牵连!一旦缠入,恐难脱身。”
皇上,要对阿妩出手了。
几个字如噩梦一般缭绕着谢蕴,让他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出奇:“她去了多久了?”
“奴婢回到陈府之时,唐姑娘方才被接走。此时此刻,恐怕已经被马车接进宫中了。”
谢蕴深邃的眸底,闪过一丝极淡的猩红血色。再度开口之时,化作一片凛然之意:“赵将军。”
“老夫在!”
“将军方才说,驻扎在城外的三千西北军,随时可以披挂上阵。”
“是!”
谢蕴的口吻之中,带着玉碎般的决绝:“请将军即刻调兵,随我一同,杀入宫中。”
一旁的春袖,不禁骇然掩住了口。
但她只能眼睁睁望着谢蕴与赵怀威一前一后地走了出去,却说不出半句阻拦之语。
远处湛蓝的天穹,不知何时已然乌云密布。
要下雨了。
-
要下雨了。
阿妩郁闷地掀开了车帘,哀声叹了一口气。不过是刚上马车,这天气就急转直下、说变就变。
她从宫中出来之后,被淋成了落汤鸡,该如何是好。
她原是不愿意进宫,就让表兄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
奈何内侍听了之后,却一点儿也不退让:“可别陈探花都有本书在京中流传甚广,人怎么会不在京中呢?您可别说笑了。”
无奈,她只好换上一身久违的男,随着内侍进了马车。。
皇上因《关锁记》而找上她的麻烦,虽然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既然光明正大的宣旨,肯定不会明目张胆地对她不利。她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最多是过程难捱了些。
陈霁星安慰她道:“若阿妩你许久没出来,我就请爹出面,把你从宫里捞出来。要是还不行的话,我就去求你那谢世子去!”
“可别!”
阿妩一边生疏地为自己束上玉冠,一边连声制止道:“表兄,你可千万别去啊!”
让她以陈甫之名出现在谢蕴面前,可比让她死了还难受。
“我开玩笑的。”
陈霁星轻笑了一声,又道:“不过表妹你这男装……不认识之人还能称一句玉面小郎君,认识你的人一看,这不是阿妩还是谁?”
“别出现在认识之人面前就是了。”
说来也是巧合,见过她男装面目之人寥寥无几,也就皇上、大公主、以及何晓生等人。
这些人,又统统没见过她的女子身。
种种巧合之下,才能让这个拙劣的谎言至今。
阿妩一边咽下改变声音的丸药,一边在心底暗自祈祷:这一次入宫,可不要遇到三皇子,再被他认了出来。
那样的话,万事皆休矣!
好在,命运仿佛当真眷顾了阿妩。
穿过重重的朱漆宫门,由内侍接引进入御书房前的长庭之后。一路上,她竟没遇见什么熟人。
来来往往的,有几位身披官袍,瞧着有些年纪的人被召进御书房中,数刻之后又推门离去。
见她久久立在门前,不得召见,这些人投来飞快的一瞥,又很快移开了视线。
“咦?”
如此几番之后,阿妩好似明白了此刻的处境。她好像……被皇上晾在一边了?
是他老人家真的繁忙?还是给自己的下马威?
无论是哪种,都让阿妩松了口气。
她一个快要辞官的人,并不在意自己的前途。被皇上摆了脸色,也不会像寻常人一般如芒在背,反而庆幸不已。
至少,皇帝没想明着对她不利。
她站在御书房的屋檐一角,目光有些涣散,望着天穹的一角。
不知不觉之间,滚滚的乌云,挤得天空快要喘不过气来。不知何处刮起的大风阵阵,裹挟着雨前特有的草木土腥气。
看来,这场雨是非下不可了。
第一滴雨落在阿妩的手心的时候,她听见了内侍的传唤:“陈探花,陛下此刻得了闲,传您进去问话。”
与此同时。
京城的夹道上,一只军队正疾行而过。
他们身披黑色铠甲,手执锐刃,脚步划一地踏过长街。行止之间,似有可怖的凶气倾泻而出。
放在往常,这支军队的出现,早就引起了百姓的恐慌。
可是在今日,百姓们为了躲避暴雨,早早不在街上逗留了。
是以,三千西北军恍若踏进无人之境,行进得无比顺利,几无阻碍。
军队之首之人,正是谢蕴。
他一身轻铠,手持一把利剑,清冷的眉目之间笼着沉郁的雾色,几乎与天色化为一体。
赵怀威在他一步开外,半句话也不敢说。
自从世子不知得了什么消息之后,好像彻底变了一个人似的。从温润矜贵的君子,变作了出笼的猛兽。
干脆利落,不留痕迹。
所到之处,却片甲不留。
譬如此刻,行至禁中厚重的朱漆正门之前,他只微微抬手,发号施令道:“破门。”
西北军便令行禁止,驱逐守卫的内侍们,掀开了大门。
从头到尾,不过在数个呼吸之间,禁中的守卫如一张薄如蝉翼的纸,轻轻一撕就破。
轻易的程度,甚至让赵怀威一阵恍惚。
难怪,难怪世子交待他带上千五百人足矣,他不放心还特意加了一倍,带了足足的三千人。
如今看来,胆子够大,甚至只要五百勇士,都足以控下禁中。
话说回来,京城的守卫都是干什么吃的?他们如此明目张胆的行军,竟然连半个拦截的人影也没有?
难怪当年禁军首领范成镐奉命驻边,却被北戎打了个屁滚尿流。
真晦气。
赵怀威心底重重骂了一声
厚重的朱漆大门被西北军彻底控制,证明禁中已经被扼住了咽喉。此刻停留其中之人,无一不任他们宰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