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唐探花?陈二姑娘?”众人面面相觑。

这二位在他们寒门学子中间,可谓是如雷贯耳。谁寒窗读书时,不是靠他们的传奇激励己身?

再一看那《青梅记》,神色不由微动。

“赵兄”见状,顿时来了劲:“你们看,这里刊载了一条探花郎从未公开过的诗呢。”

“还有这里说,探花郎寅时起身读书,日日练几十张大字……”

众人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围上去。

“日日几十张大字,原来探花郎也这般刻苦,令吾等惭愧不已!”

“好诗啊,为何从前不刊载出来呢?”

他们口中虽夸赞着唐潜行清苦之风、庾鲍之才,眼风却止不住往那“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字眼上瞟。

有人看了两行就问:“赵兄啊,这书是何处的?”

赵兄悠悠道:“是书斋的新书,我就是借来一读,等会还要还回去的。”

众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唐探花事迹,正可激励吾等!”

“周兄所言是极!光是观瞻探花郎诗才文采,此书便值得一买!”

众人一本正经粉饰自己蠢蠢欲动之心,旋即纷纷起身,相约朝着书斋门前走去。

定睛一瞧,柜台前已然排起了长龙。人人手中皆持着一本《青梅记》。

众书生抹掉最后一点犹豫,找到了对应的书柜。

“幸好幸好,还有几本。”

随即,他们也人手一本,摸出银角子,加入了浩荡的排队大军。

清荣书斋另外两家分店,亦是相似的光景。仅一本《青梅记》,就让往常安静的书斋格外喧嚣,连带着其他书也卖了不少。

房掌柜听着伙计的汇报,心底乐开了花。

他想过《青梅记》会受欢迎,但没料到会这般受欢迎。

看来,他还是高估了书生们的正经程度,原以为他们会矜持几日,谁料到第一天就破功了。

唉,这群道貌岸然的读书人啊!

房掌柜笑眯了眼,不意看到伙计欲言又止的目光。

“怎么了,还有什么事?”

伙计道:“小的也不知该不该说,今日在柜上收账的时候,小的竟然看到了世子爷的小厮。他也买了一本《青梅记》。”

房掌柜一惊:“不必理会,你就当没看到。”

“是。”

伙计退下之后,房掌柜沉吟良久,心底的疑窦仍未散开。好端端的,洛书怎么会突然买这书呢?是自己看?还是给世子?

猜来猜去,他也得不出结论。

-

修长莹白的指节翻开《青梅记》,又将之阖上了。

“让你查的是唐姑娘身世,缘何带一本话本回来?”

洛书笑道:“爷,您再仔细瞧瞧啊。这本书讲的就是唐姑娘父母的旧事呢!”

谢蕴犹疑地再次打开了书。

洛书絮絮叨叨:“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唐姑娘的来头这么大。父母都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第一次见,小的一点也没瞧出来。”

是啊。

他也没想到。

谢蕴想起初见阿妩的那一日,她被找了麻烦,也只是站在玉兰树下羞怯地、柔柔地笑。

撷芳宴上,分明是夺目明珠,却要内蕴光华。沉默着跟在另外两个人身后。

他的心猛地被一阵酸意慑住。

那厢,洛书仍在说着:“不过,唐姑娘也算幸运的了。姨母是英国公的原配夫人,给她订了和自己儿子的婚约。她又在国公府长大,一嫁进门,就是名正言顺的少夫人呢。”

一霎寂静。

“你说什么?”谢蕴哑声问道。

“我说她一嫁进国公府就是名正言顺的少夫人……”洛书的声音越说越低。

他发现了世子的神色有些不对。

骨节分明的手指,按在《青梅记》的封皮上,一瞬微微发白。玉色手背上淡青血管紧绷着,良久才松开。

他望向空中,甚至没察觉自己出了声:“看来,维护她的名节,原本就是对的。”

作者有话说:

世子,你的心乱了。

-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出自《女驸马》。

也是本文的灵感来源之一。

第12章

“世子,有位姑娘说想见您。”

京城的风潮,从来来得迅疾。

不知从何处刮起一阵风,一夕之间,家家传唱起《青梅记》的故事。

文人士子中,谁没听过行“倚马且尽今朝乐,为谁簪得长安花”的新诗,就成了不入流的俗人。

老百姓呢,更是对这对眷侣津津乐道。

“别说,我亲眼见过探花郎游街哩!”

“你可别吹牛了!探花郎经过的是我家大门,哪轮得到你那破胡同!”

街头巷尾,传颂着探花郎夫妇比翼连理、共挽鹿车的佳话,令人不知今夕何夕。似是回到了十几年前,探花郎新作一出、引得洛阳纸贵的岁月。

其中,售卖《青梅记》的清荣书斋更是名声大燥。房掌柜成日里抱着账本笑眯了眼,瞧着年轻了好几岁。

这日,书斋中又排起了长龙阵。

柜台前的伙计挂出“今日《青梅记》完售”的木牌,长队立刻短了一大半,四处散落着低低的抱怨之声。

“唉,又没了。”

“怎么总买不到,我已排好几日了,让我如何向老爷交差?”

“别的分店没了我才赶来这家,没想到也是售罄,真是气煞我也!”

房掌柜恰从二楼下来,闻言连忙安抚道:“大家放心!这《青梅记》,我们书斋已然再印了。后日,最迟后日,房某保证来者皆能人手一本!”

“掌柜,你可要说话算话。”

“是啊,这几日真是让我们好等!”

房掌柜又是一顿好言好语,才把空手而归的客人送出门。回到书斋,便见伙计面露忧色:“掌柜的,后日来得及印出那么多本么?”

“你小子最近没去仓库?工人们昼夜赶工好几日了!”

“啊,可是要等到后日,他们会不会买复版书*?”

房掌柜捻须一笑:“这些日子,谁不知道《青梅记》是咱们清荣书斋出版的?你说,那些读书人自矜身份,是宁愿买复版书人前抬不起头,还是等上两日,买咱们堂堂正正的?”

伙计面露赞叹之色,正欲称赞,逆料被一女子抢了先。

“掌柜的果真见识不凡。”

耳畔传来清甜的女声,令房掌柜吃了一惊。待看清她是谁,他立刻换了神色:“哟,姑娘,今日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阿妩。

莲青色织花软烟罗裙,云鬓间斜插一支垂珠白玉笄,小巧耳垂缀着米珠流苏耳坠。在这炎炎初夏日,似一支风露中的清荷,使人见之忘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