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3


这里上工,是一日是这样?还是一直是这样?

没有人知道。

但心中,是期盼和野望。

-

钱壮人的胆。

糖业为百理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既从外府挣得了银子,又不断拉动内需,府库逐渐充盈,陈延的手笔也大了起来。

一个地区的崛起,靠单一的‘企业’是很难的。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方能称一句春色满园。

是以,农场计划实施之后,负责书塾的木师爷刚松了一口气,就又被顶头上司传召了。

说实话,木师爷入职这么些年来,从未这么忙过。

出身大族,虽有功名,但他的学识不算太好,人爱钻营,所以大多数时候,木师爷都是自如、轻快的。

但自陈延来了之后,他就进入了无限的忙碌之中。

调停这个、主持那个,每日在百理府衙里连轴转动,弄得他人都累瘦了两斤,他原是该讨厌如此生活的。

但——

接触下乡事宜,见到那些百姓,他们的眼神从畏惧到崇敬。在府衙内,大人看他亦是,满满器重、和重重的信任。

让人如何不想好好干出一番事业呢。

木师爷一路跑来,心道这一波书塾人肥耕种的出师了,听老刘说粉糖热销,府库内的银子多,他不若和知府大人提议再搞私塾?

真·识字教学,让境内等的孩子多识字,未来在举业在有所成就,也是一大光芒。

推开陈延书房的门,木师爷行一礼后连忙问:“不知大人找属下来有什么吩咐?”

虽然上首之人年龄不大,但行事老练,真有本事,木师爷对他心悦诚服。

对自己人,陈延还是很温柔的,再说了,今日叫木师爷来,也是有正事找他。

“木师爷不必多礼,先坐。”

他抬手,和陈延共事良久,木师爷也摸清了这位的脾性,心知今天的事怕是有些复杂,便坐了下来。

书房顿时静了下来,时间宝贵,陈延很快起了话头,他问:“木师爷可是出身百理平光木家的子孙?”

木师爷一愣,怎的,今天的事,还和家里有关?

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点点头:“正是。”

陈延:“本官听闻木家是平光县枝叶最繁盛的家族,子孙旁支众多,木家住宅连绵整条街,你们家所出的有功名者,也是整个百理府最多的。”

这话问得着实有些奇怪,还点了财,木师爷一咽口水,“这,大人,木家于百理耕耘多年,早些年木家先祖也是驻边将领,打了许多仗攒下家财回乡……”

陈延听此言:?

然后很快反应过来,扶额,“本官点的不是你家财之事。”能把木师爷留在身边,陈延多少也是调查过他的。

木家不算水至清的家族,但如今世道,有法,但法中漏洞极大,夹在缝隙之中生存的大族,又有哪个是纯白无瑕的呢?

木家在其中,已经算不错的了。

“那大人问此?”

“本官是想询问一下你,木家流传至今,家里可曾经营了什么产业?”

“说来惭愧。”原来是问经济上的事,木师爷放了心,“一代一代流传至今,家产代分,家里不曾有什么代代相传的产业。”

陈延想了解其中的故事,木师爷便讲了起来。

早年,木家的老祖宗肯定是想置业的,但奈何百理这地方么……成规模的东西太小,拿得出手的商品也极为有限,千里迢迢拿到江南、淮浙去,结果东西被秒杀。根本卖不出去。

在本地耕耘,那就更惨了。

山地之下多贫瘠,本地的有钱人也少,所以木家也就象征性开了几个铺子,置办了几个庄子,家里最出色的产业,就是在京城旁的州府开设了一个书坊。

可以说是代代都在吃老本。

陈延又问:“那木家在百理兴了什么产业呢?”

也就民生产业,绸缎庄、酒楼和书坊。生意只能算是平平常常,基本就做点同世家人的生意。

所以,木家的营收范围是很狭窄的。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少,衍生的对府内的经济刺激也很小。

陈延决定,帮助府内的一下豪族,改变这一现状。

于是他问木师爷:“府上就不曾想过,百理府内的生意难做,往外耕耘吗?”

“也不是没去过,但百理不比江南……”负责这生意的家中子弟去了江南后,简直被迷花了眼。

自己带的东西没卖多少,兜里的银子在江南却花了不少。

陈延微微一笑:“这话说得武断。”

“木师爷应当知道,本官便出身江南。”他轻声道:“江南美丽、富庶,是天下鱼米之乡不错,但在本官看来,百理亦有百理之独到之美。”

这里的人依山而居,擅长狩猎,积攒了许多皮毛。

还有擅采集者,能采到许多山珍。

山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色彩艳丽的石头,这都是可以发掘的点。

陈延暗示得十分明显,木师爷有点回过味来,“大人您这是?”

“府衙内的商铺、产业太少了。”书桌后的陈延抛出自己今日叫他的来意,“能称为支柱,如糖坊一样一家带众家的铺子实在太少。”

“是以,本官想府内的一些有识家族,可承此事。”

纵然方向已经有了,人生地不熟去江南销货总归是一件苦差事,但木师爷在思忖之后,仍准备为家族接下。

因为他信陈大人,陈大人倚重于他,这事他必须担起。

就在木师爷准备雄赳赳气昂昂为陈延赴汤蹈火之后,陈延又加了一句,“不过江南等地与百理这边的风俗习惯的确不同,我们这里许多掌柜到了那边,却有寸步难行之事。”

“所以本官已与族内说好,在江南与百理府的商行互相扶持,多加照看。不过两边路远,贸然寻些家族来做此事有些不便,于是本官方找了你,木师爷,你今日便飞书问问家中,可愿承此事?”

居然有人接应!

知府夫人和陈大人家族在江南生意做的好,木师爷是有所耳闻的,毕竟粉糖的渠道开得那么快,谁说中间没点关系呢!

没想到这次打头阵,江南那边还有接应!那这就不是苦差事,是出去挣钱了!君不见,这粉糖坊,简直就是下蛋的金母鸡啊。

若是做出产业,能有糖坊的十中之一,木家这几代,也就有所依了。

他立即就代自己的父亲,木家的族长应了此事。

陈延抬眸:“师爷不用归家问问?”

“实在不必。”木师爷眼神恳切,“家父极敬大人,大人至府内后,勤勉行政,府内一派蒸蒸日上之景,家父恨老矣已不能为大人驱使,如今有机会,家父必将鞠躬尽瘁——”

“下一句不必。”陈延笑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