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借取这个词,是安扬书肆的掌柜提出的,不送,是避免给出太大的人情,两个读书人不想要,用借取,更符合这种君子之风。
果然,陈延和陈安立刻应了,“那便提前多谢姐夫了。”
“一家人何须言谢。”吴智又想起来,“对了,二弟准备参加今年的院试吗?”
他有点不懂爹为什么要特意叮嘱一下问这个。
“延确有意,姐夫也想参加吗?”
“不不不。”吴智立刻摆手,“我这童生功名才刚拿,名次也比较靠后,准备再读上几年,等有把握了再说。”
按照他们吴夫子的话来讲,现在他去院试,就相当豆腐撞石头,明显送菜。
“姐夫如此年轻,读上几年再去也不算迟。”十九岁在科举大军里,算是小的了。
吴智哈哈两声,“我怕是要和安弟一起院试了。”
梅花姐姐和吴智一直待到了晚上才回去,因为天色太晚,爷爷奶奶今天就住在了县城里。
陈延也没有去吕夫子家里。
陈延和陈安很难得的又睡在了一个房间里。
是从陈家发达换了院子之后的头一遭呢。
是夜,陈安一直在翻来覆去。
许久,那边传来一阵小小的问候,“康弟,你睡了吗?”
“大哥,我还醒着呢。”
“是不是我打搅你了?”陈安抓了抓头发,“我不知道怎么了,就是睡不着。”
“睡不着,那我们起来聊一聊?”
“可以吗?”他很急切。
房间里点起了一根小蜡烛,微微的光亮照在两个人的脸上,陈安叹了口气,气把烛光吹得摇摇晃晃。
“长姐出嫁了。”他突然说:“今后就一直住在吴家了。”
他感觉自己前几天好像一直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今天,再一次看着长姐与另一个男人相携而去,他才意识到,一切已经出现了变化。
“长姐应该过得不错。”
“我知道!”陈安感觉自己应该还是会看人的,“姐夫对她挺不错的。”
“只是男人心易变,不知道,不知道……这个好能持续多久。”
他在担忧,毕竟在嫁娶中女子太容易受伤了。
“大哥,你这话把自己也骂进去了。”陈延看着陈安,在想要不要把这些事告诉他。
要不要对堂兄敞开成年人功利世界的大门呢。
陈延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要说!
“大哥,人心会变,但是利益是永恒的。”
“?”陈安一顿,“怎么突然提这个?”
“大哥你觉得姐夫的家世比我们如何?”
讲实话,书在江南算硬流通物了,能在江南开一家不大不小的书肆,说明家中资产颇丰,更别提吴智本人的条件也不差。
面容清秀,比梅花姐姐高,才十九岁,也身负童生功名,虽为次子,也有家财傍身。
相比之下,陈家算逊色的。
做吃食生意,一大家子也是乍富,田产不多,唯一值钱的就是县城里的铺子,就这还是陈家三房共有的,梅花姐姐虽说识字,可识字的姑娘也不算少……
“算是我们高攀了。”就是高嫁,他才更担心。
“既然如此,那吴家为何还要与我们结亲?”梅花姐姐和吴智认识的时间不算太长,两个人也是‘君子之交’,走流程相看的,不存在什么吴智对姐姐痴心不负,非卿不娶。
所以吴家愿意结这门亲,定然是有好处的。
而陈家能让吴家‘惦念’的,也不过是家中的两位少年而已。
陈安一下反应了过来。
“所以大哥,若你想为长姐出头,让长姐在吴家好过,被人尊重,只要再中功名便可。”
若能中秀才,中举,梅花姐姐便是秀才亲姐、举人亲姐,吴家还能为难她?
“我知道!”
斗志再次席卷而来,陈安目光如焰火一般炽热,“我都知道了。”
只有变强,才能成为家人的依靠。
心结已解,“那现在能睡着吗?”
“吹蜡烛把,我们快点睡,明日早些起来。”陈安说着,突然问:“康弟,你明日去吕夫子家中温书,我从吴夫子的私塾下学后可以过去吗?”
“我明日问问吕夫子。”陈延道:“问完我回来告诉你。”
“嗯!”
……
长姐出嫁了,那接下来就是梨花二姐,再之后就是秀秀了。
陈延只希望时间能等等他,让他快些考过秀才。
一定要参加今年院试的原因也有这个,他若成为了秀才,两个姐姐的择偶范围也会变得更大。
选中良人的概率也能更大一些。
在杂乱的思绪中,陈延逐渐进入了睡眠。
隔日,他赶早去了吕宅,他不在,夫子也没有偷懒,早早就起床开始温书、写文章,作策论,见他来了,两人先一起打了套军体拳,身上微微出汗后,早起的疲惫立刻就消失了。
他说了陈安的事,夫子即刻就应了,“有上进心是好事,那会儿就当在放松好了。”
啧,出点题目让新小子来做,做不出来,看看那小子抓耳挠腮的样子,心里可不就轻松了吗。
陈延:“那我先替大哥多谢夫子了。”
吕润林现在就有点累,想找点乐子,他突发奇想,给陈延出了几道较难的题目让他做。
一上午过去——
“嘁。”吕夫子:“你这人,忒没意思。”
居然做的还不错。
欸,还好之前收徒不成,不然岂不是很快就要自取其辱了。
自二人行变成三人行,也无甚不同,陈延还是走自己的节奏来钻研如何破题、倒是吕夫子四十多岁的人了,最后一次科举可能让他压力有点大,每天都想看着陈安的苦瓜脸解压,变着法的出题刁难人。
在这种白天吴夫子折磨,晚上吕夫子的折磨的高强度练习之下,陈安的水平也飞速增长,他和吕夫子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果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除了看血缘,就是看相处了。
眨眼就到了七月,这个时候,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温度逐渐下降,江南的雨也在秋季逐渐销声,陈延觉得,院试选在八月,对江南学子来说,真滴不错。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温度不高,还不用担心号房漏水,杠杠滴。
因着要准备院试,他也从吕夫子的家中离开,搬回了陈家小院,院试时间不长,就两场试,不出太大的意外,他是胸有成竹的。
这次结伴而去的人少,吕夫子叫他直接住在思然兄家中,他应了。
那便只要想一下带的东西、租好牛车,想想谁和自己一起去就可以了。
想也不用想,这次肯定还是陈家老二陪同。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康哥儿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