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
个个累的够呛。就道她们这栋独立出来小二层女生宿舍, 假期就她一个住着。军校有严格的作息区域划分,这会是谁呢。
不过沈姝还是很快应道:“请进。”说着话的功夫,人也迅速寻了最优站位, 避到门后方。
“行了,出来吧。警觉性不错。”推开门进来的是一个穿着军装,精神干练四十来岁的女性。说着这话的时候眼里带着满意。
不是搞突袭训练,沈姝这才放了两分心,走了出来,行了军礼道:“李司长, 下午好。”
“下午好, 沈同学不用那么严肃。我过来只是顺道带个话, 学校外有人打了申请,来看你。”说完, 拍拍眼前这个比起刚来时又黑了不少, 却越发英姿飒爽女孩的肩膀:“收拾收拾,也出去走走, 难得正好有一周的休息时间门。”好好放松放松。
沈姝是她一眼看中的好苗子, 当然除了性别上的偏爱,沈姝也没有让她失望。留校这快一个月的加训,她各项成绩不可谓不耀眼, 很好的用实力证明了众多的可能性。
没有叫她看走眼,她相信,不出意外,半年后远赴国外参加国际联合军演培训的名额,必有她一个。
说是顺路跑一趟,更多的是心里记挂着,想过来瞧瞧人情况。毕竟不管如何,这个孩子如今也还未成年。不说李司长,学校其他几个负责人都挂心着,一边不能放松孩子的训练,一边又担心繁重的训练会不会对她身体造成损害。
若不是难得遇上这么好的机会,孩子本身也不愿意放弃,他们其实更想慢慢来。
“好。”沈姝认真的点点头。她其实也知道李司长他们的担心,还有那含而不露的关心。
她的身体她知道,从小被阿哥用药浴打熬出来的。以往没什么概念,只觉的泡完之后整个人不仅眼清目明,皮肉带着骨头都松快了许多,很少生病。摔摔打打不仅耐操,受伤恢复快些。
直到进了军校开始了越发专业的空中作业训练,才明白这些意味着什么。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努力的人,甚至不缺聪慧且努力的人。
到了春城,借着这次改制她才是知道申请进入航空领域,且通过的女性不只她一个。更不要说整合后,各地军校航空专业合并而来数量不小的男性竞争同学兼队友。
先前那点那怕再克制也无法避免冒头的骄傲,突然冷寂下来。
因为空降兵部队的选拔中,从来都是只要各项都最优的。
而她不光要上天,追逐蓝天,还想当那蓝天中最耀眼的一抹银色。
送走李司长,沈姝收回神来,快速的洗了个几分钟的战斗澡。军校虽然除了要遵守严格的纪律,繁重的学业,好像没有尽头艰苦的训练,但是待遇和生活却是很不错的,宽敞的四人宿舍,还配一个大大的独立卫生间门。
不用担心暖水壶什么时候突然来一个炸裂之苦。
只是往校门口去的路上,沈姝这才开始琢磨,她来春城这还没多久,况且每天除了训练就是训练,那有什么认识的人。
所以,这是什么人来找她?
她的舍友,都是异地的,都回家了。如今离开学还有小段时间门呢。难道是......沈姝有些不敢猜。
因为理想,全力拼搏当然无愧自己,但是想到她做什么都默默支持的阿哥,想到上了年纪的阿爷,阿奶,柳爷爷......
还有从小就如一体的妹妹,小安.......
天天繁重学习训练后,入眠后梦中仿佛又回到那个绵延青山打底的地方,梦见阿哥他们,那是她唯一可以懈怠,纵容思恋蔓延的片刻。
阿哥是爱出门的,他总说有机会一定要到处走走,看大好河山,看风光异丽......
但是春城离宁强县那么远,火车不仅挤,还折腾人,阿哥向来讲究,阿爷他们年纪也不小了,至于小妹,小安他们难得放个假......
还是不来的好。
原先加快的脚步,一时强迫似的放慢了下来,沈姝深呼吸了几下,平常心,平常心,冷静。
她以为自己已经调节好了,但是远远看到校门口招待长椅上坐着的阿爷阿奶,柳爷爷,还有笑着同她招手的阿哥。
这一刻,去他.娘的平常心呀。
她一口气跑了上去,抱着活生生的阿哥,不是梦,还有小妹,萱草姐,小安,大东....
大家都来了。
“姝姐,姝姐,还有我呢,还有我呢,还差我没抱呢。怎么样,惊喜吧,我们都来看你了。”关键时刻总是缺不了沈小锋那张嘴。“嘻嘻,是不是感动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噢,我看见了。”
“没有,你看晃眼了。”沈姝再忍不住揪起人耳朵拧了圈。
“哦哦哦,是我,是我看晃眼了。”沈小锋哀求道。果然大姐大还是那个大姐大。
边上沈婵和沈小安也忍不住跑了上来,一左一右围着沈姝,也算解了沈小锋的苦难。
知道人有一周的假期,沈默他们都高兴的不行。真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等沈姝报备好出行,一大家子便往招待所去。
他们在火车上摇了两天,一落地天都渐晚了,他们也没有急着来看人,而是寻了招待所,安置好,修整了一夜。
等到早上吃了午饭,沈默去书社买了春城的地图,又和招待所看店的大娘聊了一会儿,问询了家里人意见,很快做了个简单的游玩计划。
在出发来军校前,按照一路方向,他们先去参观了位于市中心,作为春城之源的万寿寺,作为东三省最大的皇家寺院,自有一翻气势。
如今政策放开,边上供人歇脚的亭子里有人带了些香烛售卖。沈默他们这一大家子,只有阿奶有些信仰,其他人虽然说不上虔诚,但很是尊重。
到了人家地盘,参观了一翻,每个人都烧了份香。不为自己,多是为了他人。这大概是华人独有的特色。
接下来一路,他们还参观了一座清真寺,建筑风格不仅带着□□特色,还有这华国北方民居的特色。他们到时恰好遇上个瘦削的学者,不知怎么,约莫很少见他们这样带着群孩子,东瞧细看,一惊一乍的。
没法子,沈默带孩子向来有些随性,不拘着的。不盼他们学什么,只让他们看,看这世间门一切的存在。
让他们知道世界之大,文化之奇,人之有趣......
可能是问题太多,沈默又对他国的宗教也不是很了解,那学者实在没忍住,中途插话解了答,之后边被缠上了,这一问一答的。
他们不仅了解不少天主教的来源历史,还有传入华国后一些的教义上的有趣变化。
也算涨了不少见识,等道了谢,分离时才发现时间门不早了,这不忙带着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