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
送了大米过来。”这语气带着足足的炫耀。
矫揉造作。
萱草睨了眼人,云淡风气的道:“哦,师傅啰嗦。”要不要她和小师傅唠叨唠叨。
眼见沈婵眼冒怒火,这才又笑着继续道:“师傅到没和我说这些,多是说些用药的事情,再多也是叮嘱用心学习。毕竟,我也不是小孩子,能照顾好自己。这点师傅是放心的。”
谁是小孩子了,沈婵恼的不行。
转念眼睛珠子一转,也不和人再论,冷哼一声,率先进了门。
萱草虽有些奇怪,这才也认输的太快了吧。不过随后耸耸肩跟着人后进了屋。那么大一包裹,师傅肯定备了她那一份。
拆看除了寄来的新鲜的稻米,还有四罐辣椒酱,以及几袋果干。两个人较真的分好辣椒酱和果干。正好也到了饭点,便点火架锅煮上饭,家里还有些风干兔肉,配上料多的辣椒酱,一顿晚饭足够了。
随着米汤煮沸,香味迷漫。
沈婵被勾的吞咽了好几次,萱草也好不到哪里。最后两人难得通力合作迅速蒸了肉,烫了菜,狼吞虎咽的吃了顿。
她们两是吃的肚圆,住在附近巷子的人家却难受了。明明吃了饭,却解不了馋意。大人还好,尚能忍耐。但是小孩子就不行了,一个晚上没少哭闹折腾。
听着附近巷子此起彼伏揍孩子的声音,沈婵和萱草两人对视一眼,莫名生出两分心虚。
“喂。”打了个嗝的沈婵戳戳萱草,“和你说个事。”
肚子满足的萱草也不在意人的喂,挑挑眉道:“你说。”
“我打算做生意,你要不要出钱投资投资。”说完,不等萱草回话,又急忙道:“先说好,我可不是想骗你钱。若不是...”当下噼里啪啦把自己解读版阿哥被欺负了的事情说了出来。
“小钱又小钱的赚法,但是若是本钱多,投资大,回报自然也大。”至于高风险,当然也是有的。但是沈婵对自己足够有信心,她出手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要不是为了节省时间门,我可一点不想带着你赚钱。”
听了沈婵这么一说,萱草眉头一厉,竟然有人敢拿钱砸师傅。想起小师傅走时,偷偷拉着她说的那些话。
除了叮嘱她用心学医,还有便是让她敞开心扉,多结交朋友,若是看上那个长的好的,抓紧谈个什么恋爱。那天想结婚了也不怕,还拍着胸脯保证,嫁妆房子什么的,有他呢。
会说不要怕,她可没那点比人差的。
明明比她小,除了授业传道解惑,还跟个爹一样。
对她来说,这可是世界上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人呀。那能允许别人这样欺负自家小师傅。
成功被沈婵带偏了的萱草点点头,“成。”
第106章
萱草这一点头, 沈婵可就不客气了,一个劲的催着人。
这急性子。
萱草翻个白眼,到底还是站起来, 一会儿的功夫就从屋里拿了个寻常装饼干的铁皮盒子出来。
不太在意的往桌子上一倒, 不甚在意的道:“以往攒的,还有这段日子跟着着赵师出诊得的, 都在这了。估摸着能有个六七百吧。”
沈婵知道张萱草有钱, 她心里有数。
高考头年恢复,国家对大学生多有照顾, 她们都是有补贴的。张萱草还不像她,时不时去市面上收些东西。本来就没什么花销的人, 反过来偶尔还跟着赵师那些徒弟出去出诊。
不管多少,总是有入账了。
要不,她也不会盯上人。但是却不知道人这么有钱。还有听听这口气, 好似六七百都不是什么大钱。要知道六七百可不是个小数目,寻常人家不吃不喝也要攒上好几年。这还得家里有几个工人的情况。
等到把盒子里的钱票清点了好,整整八百块多六毛。这个数, 沈婵不可避免酸了。
萱草意外的挑挑眉,没想到比自个预估的多了不少。当年的补贴,还有后来给人接生看病或多或少得的诊费。她都一直攒着,之前买房的时候,师傅也问过她,她摇头拒绝了。
她对买房不甚上心。
在她心里能称之为家的地方, 永远都是那座青山下的小院。外面不管是那里都不过是落脚的地方罢了。
不过,那也就六百多,剩下的近来两百,约莫是这段时间在帝都跟着赵师他们出诊赚的。
“你要不要留些在手里, 有点什么事情也方便。”听着沈婵闷吭的问话,萱草摇摇头,推了推。“你拿着吧,算我投资你的。”
说来她一个不过刚到帝都的普通人,若论医术,也算不上多高明。这么段时间能各处走动,多是赵师的原因。
作为帝都医药世家,两代国手的赵家,在帝都,乃至北方,以及全国圈子内拥有的影响力可不低。因着当初自家小师傅传授针灸之法,诗有一字之师,在气节礼仪这快他们杏林也不能输。
沈默又不肯留在帝都,向来有心气的小赵国手,只得把这份情落到了萱草这个徒弟身上。
萱草刚入校,不仅发现小赵老师是他们严师之一,那怕是下了学,也被人逮着跟在身后学习,跟教导自家徒弟没有两样。
有他背书,萱草也跟着在不少平反归来人家来回奔波。时间一长,不少人便知道她在调理妇科病,女人病上有一手。
难得还是个女大夫,病人接踵而至。
这也是为什么短短这些日子她收入不菲的原因。
说来,也是占了师傅的光,到时候分了钱正好孝敬自家小师傅。
想到着不免看向沈婵,“可别让我亏了。”
“你可就放一百个心,等着瞧吧。”沈婵冷哼声,信心十足的道。
这边沈婵找到魏时恒,嘀嘀咕咕一阵商量,魏时恒也想方设法的凑了两百来块,没办法,别看他是大院子弟,但是论起财力来还真比不了沈婵这几个丫头。不过搭上他在帝都的人脉,两个人合伙倒也还算合的来。
这样一来两人手里的钱合算起来也破千了,不如干脆搞个大的。
------
青山大队。
别看沈大材和郑老两个年纪都不小了,但是肚火可不比年轻人小。人家也是不搞则已,一搞就来个大的。
一连几天没少召开集体会议,各家各户都出了人。出乎意料,一听大队长有心弄个那什么中药材种植基地。还不等沈大材念完那连续琢磨了大半夜弄出来,说服大家的报告,不少人家就提着嗓门应下了。
至于原因嘛,也很好理解。
除了信任自家大队长外,更重要的则是,先前那什么岛国考察团在时,对着默娃家那两亩山地上的草药开出的价格。实在叫人眼馋,何况这些大多还只需占用出产少的山地,对比那人开出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