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你修整山上的药田,赶树上地里的蠕虫;谁帮你整理,炮制草药;谁帮你搓药丸,端茶送水洗果子.....”
听着这些话,沈默的确怪舍不得的,不过还是道:“不行!”名都报好了,现在后悔也没用了。
何况他是收徒弟,又不是收奴仆。
“师傅。”
“别撒娇了。” 小姑娘就应该多出去见见外面的世面,到处多学学,博岚众长。难道还以为谁都跟他一样“千帆历尽人如故,天堑不日归通途”。
萱草不明白,她这是悲愤,那来的撒娇。还有长这么大,她什么时候撒过娇了。
就听自家师傅道:“就是让你去读个书,读完了,真想回家,什么时候不行。
反正家里总有人等着的。”
这话说的,萱草一下不说话了,眼睛红了。可能她自己都没有意识的,现在却被自家师傅一语到破。
她不像沈姝沈婵她们,和师傅有天然的血脉联系,这个徒弟也是当初她黏上去,突然离开,她还是怕的。
怕出来了,就回不去了。
心里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萱草,刚要开口说点什么。就听外面传来咯吱声,就见门缝里探出几个圆脑袋来,几人双目对上。
向来嘴巴比大脑快的沈小锋怪叫一声:“母老虎,哭了——”声音格外震惊。
有人偷听,再听这话,瞬间萱草只觉的所有难为情转化为愤怒,旋风似的冲了出去。很快外面闹做一团。
“谁是母老虎,谁哭了——”
“嗷嗷嗷,女英雄,女英雄。我错了,我眼花,眼花呀。”
.........
屋内的沈默摇摇头,皮猴子这张嘴呀。
而这一辈子,沈默就像他说过的话一样,一辈子充当着这群孩子坚定的后盾。
第90章
帝都这边的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眼见距离天津大学报名截至时间没几天了。沈默他们一行人再次收拾动了起来。
全家送芽儿去上学,顺带着去天津逛逛。
不过这次去只有沈家一大家子,黑蛋一家没有跟着去, 而是选择继续呆在帝都等他们回来,然后再一起返乡。
毕竟这时候的火车票并不便宜,有那个钱还不如寻摸几个隐秘的摊贩,买上些萝卜秋菜给女儿多做些泡菜咸菜留着慢慢吃。
他们家不富裕,女儿考上大学也拿不出多少钱票帮补。又加上刚分家, 往年家里备的咸菜干什么的,早和他们没了关系。一路上备的干粮和吃食都是他们临时赶着弄的。
幸好孩子这还有国家贴补, 要不然这学费和吃住的钱真有够他们愁的了。
正好暂住在殷老爷子家这边, 井水, 灶台都是现成的。说来这也是托了沈家的福, 倒是叫他们省下一大笔住宿费。
而且这帝都这么大,才看了那么两处,还多的是地方他们没逛过呢。
沈默他们一离开赵婶就使唤着自家丈夫, 领着儿子开始忙活了起来。洗好的萝卜芥菜, 切片切丝, 一半做成菜干,一半做成泡菜。
除次之外, 试着锅里烘干的辣椒差不多了, 赵婶子也不客气,一声李老大, 就见那边低着头和儿子吭哧吭哧切菜的人, 立刻放下菜刀跑了过来。
接着有捧着跟捣鼓棒按照人吩咐开始不断将钢盆里的干辣椒冲碎,而另一边包着头的赵婶子自个也没也有闲着,开始就着腾出来的铁锅炒起花生。
等到花生脆香脆香, 铲了出来,这才小心冲花了不少钱买的那小缸菜籽油里舀了小勺出来,等到油热了,再倒入边上早剁好的肉末。
刺啦一声,很快便弥漫出诱人的肉香,随后是满室的辛辣香。一大罐香辣的肉末油辣椒制成,赵婶子转头又赶着人去揉面擀面条。
一整天被使唤的团团转的李老大,闷声点点头,二话不说就忙活起来。如今那还需要黑蛋的拳头威逼,只说打女儿真考上大学。他长到这么大,一辈子上了帝都,又是爬长城逛故宫,还在广场门口看了升国旗。
更不要说这些天出门进出买东西,遇到那些带着红袖套溜街巡查的老头老太太,看他外乡人模样,多问了几句。一听他是送女儿来读书的,他闺女是大学生呢。当下便对他另眼相待,开口便是夸。
那些话他说不了,大城市人说的夸奖话都是有文化的。
激动长脸的同时,脸也涨的通红。
那什么......开明,不重男轻女.....女儿也用心培养。
他那敢说,先前他不仅重男轻女,还是个会对着自家媳妇儿子女儿挥拳头的。从来闹着支持两孩子读书走出来的都是自家媳妇,她才是对的。
比起以往,现在这样的日子才是真活着。而这一切又都是托了自家孩子的福。他是知道的,至此之后那还用的着黑蛋的拳头,向来是赵婶指那打那。
而对于李老大的改变,赵婶子还算满意的。
自个姑娘高考完,孩子们偷偷问过她。
要不要离婚?
凭什么,赵婶子没有点头。倒不是她多在意这人,也不是轻易原谅那些年这人对她还有孩子们的拳打脚踢。而是真的觉的凭什么,甚至不是积攒了太多的怨呀恨呀。
而是单纯觉的不划算。
与其离婚,这人再婚往后又有自个小家,她姑娘儿子长大后,还要被这个亲爹,还有李家人仗着身份纠缠。
那还不如好好把人收拾盘顺,好好为闺女儿子的以后出力出钱。
想婚一离,轻松甩手走人,做梦吧。
至于她,向来都不是为个男人纠结这纠结那的人,还多的是事儿让她做呢。
手脚麻利的烧了一碗青豆干拌面,赵婶子就唤了儿子先给殷老爷子端过去。老人家早前是个见识广的,以往天津也是常去的。
这次就没有跟着去凑热闹。
对于愿意借房子给他们暂住,不管是看在谁面子上,赵婶子心里都是感激的。这两天他们在厨房忙活,有点什么好吃都先要送一份到老爷子那里。
等儿子回来,一家人正要吃饭,外面院门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沈大捏着手里的手杖,站在偷偷托人打听来的院门外。脸上绷紧,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
明明出门的时候他只是打算在大院里走走,却不想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这一片。
自打前些天孙女回来,看到人他是欢喜的。
毕竟家里就这两个孙辈,小孙子生来就有哮喘,多是要注意静休,过的比他一个老人家还要沉静。
连带着整个家也死气沉沉的。
只是当听到向来聪明伶俐的孙女没有考上大学,心里还是不免失望。不应该呀,他们可是早早就给孩子收罗了不少资料送过去。
特别是在知道二弟家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