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0
晃便借风而起,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它飞过众人发髻,飞上亭顶,越过宫墙重檐,似一颗星子般高高地悬在了广阔的天穹暮色里。
“飞高了!越来越高了!”
李韵禁不住轻呼,宫婢们也一同拍手叫好,李韵这时来了兴致,“我放——”
嬷嬷笑着应好,选了个猫儿灯,李韵自己举着灯笼,待侍婢扶时,她立刻皱眉,“不要,我自己放——”
德妃莞尔,“让她自己放吧。”
侍婢们退去一边,秦缨来点火,“那公主可要举稳了,等觉得天灯鼓胀,它自己‘想’飞了,公主才能放开它——”
李韵兴致高昂,“嗯”了一声,便目不转睛地盯着灯笼,没多时,灯笼鼓得圆滚滚,寒风一来,跃跃欲飞,李韵看了秦缨一眼,一点点地将天灯托起,又缓缓松手,便见天灯微微一晃,又稳稳当当地升向半空。
李韵开心极了,“母妃!我放起来了!”
她目不转睛望着,生怕天灯半途掉落,直等到天灯越升越高变作一抹微光时,她才心满意足地收回视线,“母妃——”
德妃笑道:“韵儿真是厉害。”
李韵得了夸赞,更有兴致,又令宫婢拿天灯来,秦缨见状退后一步,只让她自得其乐去,眼看着又一天灯稳稳飞升,秦缨正觉欣慰,一转眸,却见德妃正望着她。
她退在一旁,正好站在了德妃正对面,中间李韵在拍手雀跃,德妃看她的目光却颇为幽深,秦缨不卑不亢,牵了牵唇。
李韵又拿了一只青鸟逐月的宫灯,她举着灯笼,仍让宫婢点灯,火折子“嗤”的一声,灯笼里光亮一盛,可就在天灯渐渐鼓胀之时,一道轻微的嗡嗡声忽然响了起来,李韵不知看到什么,忽然晃起了灯笼,“虫子!有虫子飞进来了——”
秦缨目光一定,果然看到灯纸上映着个黑影,那黑影上下飞动,嗡鸣不断,一旁的紫衫嬷嬷道:“是灶马,公主别怕,这小东西趋光,不伤人的。”
紫衫嬷嬷站在德妃一侧,本要上前捉虫,可刚走两步面色便是一变,“公主别动,灯笼被燎破了——”
她话音落下,众人都是一惊,秦缨看不到对侧灯纸,只先上前帮李韵扶天灯,可就在她抬步之时,忽然觉得对面有些古怪,她目光一定看向德妃——只见德妃的紫色斗篷上现着一抹淡影,那淡影上下飞动,正是灯笼里灶马的剪影。
秦缨秀眉微蹙,手扶住了灯笼,目光却似黏在紫色斗篷上一般,这时嬷嬷走到跟前,伸手赶起飞虫来,“您别怕,就是冬日里喜光的小虫子,这园子之前堆过两次杂草,这才生了这些小虫,灯笼破了个洞,只怕飞不成了,咱们换一个——”
青鸾逐月精美异常,李韵很是懊恼地将灯笼交给宫婢,另一个宫婢本想将灯笼拿走,却见秦缨还捏着灯笼底,她迟疑道:“县主,灯笼破了,恐怕飞不成了——”
此言落定,秦缨仍未动,她手托灯笼,目光却一错不错落在德妃齐脚腕的长斗篷上,片刻前还轻松自在,此时却面寒如冰,满眸惊骇难定。
众人见她如此,都觉诧异,嬷嬷也道:“县主怎么了?这灯笼放不成了。”
这一言惊醒了秦缨,秦缨将灯笼一松,一把抓住嬷嬷的手,不容置疑道:“事关重大,请嬷嬷跟我去一趟未央池!”
第177章 证据
德妃一惊, “去未央池做什么?”
秦缨不知如何解释,而李韵听见“未央池”三字,直吓得依偎到德妃身边去, 德妃揽住李韵,蹙眉道:“未央池才出过事, 这会儿天都黑了,你要翠嬷嬷去那里做什么?”
翠嬷嬷也满面惊悸,“县主, 这——”
秦缨眉眼一片寒肃,“请嬷嬷随我走一趟, 不会费嬷嬷多少功夫, 待我问几个问题, 嬷嬷便可归来。”
翠嬷嬷欲言又止, 又去看德妃,德妃凝眸看了秦缨两瞬,道:“那你便去一趟, 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翠嬷嬷只好应是。
秦缨这时又看向李韵,放轻语声道:“公主别怕,这剩下的天灯, 公主和娘娘一同放飞, 我改日再来陪公主说话。”
李韵神色木木的,秦缨便对嬷嬷道:“事不宜迟, 我们这就走。”
白鸳候在一旁,也很是意外, 待离开菊园, 看了眼黑沉沉的天穹道:“您去未央池做什么?那地方刚死了人,不吉利——”
秦缨秀眉紧拧, “去了就知道了。”
白鸳不敢再说,翠嬷嬷也万分纳闷,两个打着灯笼的内监在前引路,也未想明白秦缨怎忽然起了这兴头,待行至通往未央池的仪门,守卫在此的御林军亦颇为意外,虽不敢拦着秦缨,但等秦缨几个进园子,转头去找上司回禀。
“县主,这是要去揽月楼?”
翠嬷嬷语声惊惶,秦缨点头,“不错。”
翠嬷嬷面色一白,掌灯的内监也心惊胆战地互视了一眼,秦缨脚步飞快,沿着未央湖往西北走,半盏茶的功夫不到,便近了梅林。
凭着那夜记忆,秦缨很快找到了与李芳蕤折梅之处,她驻足,“从现在开始,请嬷嬷仔细想想,那夜带公主离开后,是怎么走到了揽月楼的。”
翠嬷嬷紧张地绞着双手,“奴婢那夜带着公主往这边来,是因为一开始放灯的时候,便看到天灯飘去西边了,奴婢们沿着梅林往西北走,本来是想从梅林与揽月楼之间过,往千华堂的方向去,可没想到刚绕过梅林外那道假山,便看到揽月楼那边闪过一道亮光——”
“亮光?”秦缨蹙眉道:“请嬷嬷带路,去你发现亮光的地方。”
翠嬷嬷沿着梅林往假山去,待转过假山,便见入目皆是雪色,那夜意外似未发生过一般,翠嬷嬷左右比对,又仔细回想了一番,方才在距离假山七八步之地站定,“此处,奴婢们是站在此处看见的——”
秦缨与翠嬷嬷站在一处,“亮光在哪里?”
翠嬷嬷蹙眉片刻,而后指向了揽月楼西北方,“应该是那个方向,一道亮光一闪而逝,我们便以为是灯笼掉在那里——”
秦缨继续道:“然后呢,又在哪处看到了赵参军坠亡?”
冬夜寒意迫人,想到赵永繁惨状,翠嬷嬷缩着肩膀,战战兢兢地往前走了七八步,“这里,我们走到了这里,本来是要往廊道上去,结果还没上去,便听见揽月楼顶有动静,定睛一看时,便见有人在慌乱挣扎,我们还没辨出那人是谁,便见他被推了下来——”
翠嬷嬷说着,紧张地垂下眸子,不敢看揽月楼,也不敢看那块沾了血的石阶,秦缨上前站在她身边,“你确信听到了赵参军的呼救?”
“没听清喊什么,但像有呼痛的‘啊啊’之声,坠楼之时,也‘啊’的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