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2


如今,你们还要不应?”朱至传了诏书,看向那坐在地上哭闹不休的人,等着他们的回答。

显然这个问题在看到朱至身后一身铠甲在身的人,都只能变成否定,他们不想死,若想活着就别指望跟朝廷作对。

朱至刚来福建杀了多少人,这才过去很短的日子,应该有很多人还记着。

杀人,朱至不惧于杀。死在她手里的人已经不少,再多加点,朱至已经不在意了。

辗转反侧睡不着的日子,朱至不是没有过过,但是,她知道,把天下田地归于朝廷,再由朝廷摊分到每一个百姓的手里,这样,就能够保证百姓们手里有田。有了田,百姓就有饭吃,就不会闹事。

财富免不了聚集在小部分人手里,最底层的百姓,经过有权有势的人数代的经营后,他们会越来越苦。原本能够让他们活命的田,最后都会变成别人的,他们终将一无所有,这就是把百姓们往死路上逼。

朱至是想改变这个局面,虽然她也不知道这样一来最后究竟会造就什么样的结局。但是,她也想像那一位伟人一样,尽所能为人民谋划,用着他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尝试让这个天下真正的主人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公主如此行事,陛下下此诏令,不怕引起天下士绅的不满?”闹,看样子是闹不成了,让他们就这样接受结局,谁也不愿意。终究这句话喊了出来。

“你们这些士绅在费尽心思谋划百姓活命的田时,想过百姓会不满吗?知道他们若是不满,又将是什么后果?我倒想看看,你们乡绅不满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朱至反问人之后,同时也等着他们所谓的士绅团结一心。她好看看究竟是谁更令人畏惧。

第175章 推行

◎密谋◎

出言企图威胁朱至的人, 被朱至指向在他们面前乌压压的百姓,让他们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到底是谁欺负谁。

是啊, 相比于士绅,天下最多的是普通人,这些勤勤恳恳只图温饱的人。

很明显, 朝廷在士绅和普通人之间选择了后者。前都想闹, 闹吧,朱至等着。

放话的人想要吓唬朱至不成, 倒是被朱至吓了一着,不敢再与朱至多嘴, 连滚带爬的起身,走了。

朱至把人吓走,也就继续刚刚要办的事,分田分地。

这分,就得从一村一村开始, 各村的人都聚集在一块, 田地的总数和人口总数都在朱至那儿, 田地的好坏都有记录,这就开始按人头分了。这都分好了, 田地是公平的, 至于抽到哪边的地,抓阄啊。

大家都一起捉, 抽到哪个就哪个, 谁也作不了弊。按这样的分法, 确实没有人争议, 很快这便安排好了。

有了朱至示范, 其他各处来学了几天,就在各地按同样的方式推行。

值得一说的是,田地都分完了,福建没有闹出任何事,证明朱至派去办事的人相当不错。

可是,北平传来消息,六部官员十数人企图挟太子朱雄英以篡位,为泰定帝所识破,六部官员皆被拿下,尽诛之。

消息内容十分简单,谁都清楚简单几行字包含多少腥风血雨。

细节上,等泰定帝那边收拾好残局,朱雄英才把事情经过告诉朱至。

总的来说,朱雄英是饵,打一开始泰定帝便已经打定主意放出的饵,为的就是把居心叵测,不满于即将推行变革的那些人引出来。

泰定帝的态度已然不需要明说,那分明就是要支持朱至。

如今朱至在福建推行,看着吧,用不了多久,泰定帝一定会在大明境内完全推行。

朝臣们明白,反对的人知道如果不趁泰定帝没有完全推行前阻止,一但泰定帝下定决心,就现在他们这些舍不得把手里的田地全都交给大明的人,彼时还能是泰定帝的对手。

就得趁事情没有定下前想办法改变,绝不能让泰定帝下了诏令,否则事情就麻烦了。那,他们就得想,该怎么样才能阻止泰定帝。立时间他们便将注意力放到朱雄英身上。

朱雄英是太子,大明名正言顺的太子,一但泰定帝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朱雄英就可以顺利登基。

泰定帝眼看就要失控了,那他们就想想办法换一个可以掌控的皇帝。显然,朱雄英就是那个在他们看来可由他们掌控的人。

所以,一群人便想着怎么可劲骗朱雄英为他们所用。

看到这里,朱至想的是,她哥那么多年的表现,怎么看也不像个傻子,怎么会有人觉得,她哥会为朝臣们所用,最后能听他们的话一道商量谋反这个事?

这个疑惑,朱雄英料到朱至肯定想不明白,因此,朱雄英在信中为朱至解释了。

他们愿意相信朱雄英会为他们所用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从心底里相信,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舍得错过唾手可得的皇位。朱雄英已经是太子,离那个位子只有一步之遥。

可是,试问古往今来的太子有几个是能顺利上位的?

太子别看离那宝座只有一步之遥,却有太多人止于那一步。

所以,那些官员们觉得他们可以帮着朱雄英迈过那一道坎,真正掌控天下,朱雄英会拒绝吗?

傻子,他们是不会认为朱雄英是个傻子,却只会觉得朱雄英必免不了如同很多太子那样,急于早早登上皇位。

泰定帝显然也明白他们会利用这一点,由着他们自信满满的把朱雄英变成他们的人。

然后,不二话,联合朱雄英手里最适合配合他一道造反,甚至会很乐意他造反的人-凉国公蓝玉。

这可是凉国公。大明朝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凉国公。

不过,凉国公上回北伐时犯了一点小错,被泰定帝罚去寺庙反省了一个月,想来凉国公心里未必对泰定帝没有不满。一个不能由人们掌控的皇帝,一个可是有着凉国公血脉的皇帝,朱雄英那一声舅公想必绝不会白叫。

果然,朱雄英出面一说,凉国公二话不说的决定支持朱雄英。

这回苦于手中无兵的人高兴了,有凉国公在,那还需要担心什么吗?这支持朱雄英上位的事一定能够办得漂漂亮亮。

怀揣这样的念头,这六部官员更是让朱雄英用太子之职,将能守卫泰定帝的人全都调离,既为太子,本身朱雄英就有调动百官之权。

朱元璋与当年的太子,如今的泰定帝共用臣子这个事,泰定帝今日也是有样学样,甚至学到极致,凡朝中臣子,皆听朱雄英调令。

这般大的权利,从前有人觉得当这大明朝的太子实在是太出人意表了,到现在看着朱雄英可以随意把官员调出北平,把泰定帝架空,自是暗中窃喜。同时也在想,要是泰定帝看到自己给了儿子那么大的权利,最后竟然把自己坑得渣都不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