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0
上,不过大部分还是留在朱至的公主府里。
正好朱至的东西也都没有拆箱,既然朱至准备回公主府,也不过是让人把东西搬走而已。
作为信国公世子的汤家长子汤鼎夫妇,旁人都能不送,可是他们却聪明的帮着朱至整理东西,更是让人帮忙抬到公主府去。再傻的人也得听爹的话,按爹的意思办事儿。汤世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听信国公的安排。
信国公既然说了朱至嫁进他们家,不管嫁的是谁,最终得利的都会是汤家。作为信国公世子,自然对朱至客客气气的,万万不能坏了两家的交情。
两人目送着朱至的车架渐行渐远,汤大夫人才回头同自家夫婿道:“安和公主果然名不虚传。”
“这是自然。想她几岁开始上战场?在此之前更同太子出入民间,天下的商人几乎都对她推崇无比,寻常的百姓也念着她扶持之恩,她与太子,皆得天下人心。更别说往这北边一走,收拾了多少将下,战场之上早有她的一席之地。太上皇都已经准备好让她接咱爹的班了。更何况咱们现在的陛下。”汤鼎对有些事那是相当的有数,所以也就拿了朱至和朱雄英一样对待。
“是咱们的儿子没福气,否则要是能得这样一位佳妇,何愁咱们家不更上一层楼。”汤大夫人无不惋惜的长叹。
汤鼎摇头道:“咱们家这样就挺好了,要是再上一层楼。那就成祸事了。再者,这样的儿媳,你果真想要?”
算是相互自知的夫妻,面对朱至这样强势的儿媳妇,当真汤大夫人能一直忍着。
“有得有失的道理我懂。刚才老二家的脸色难看成什么样子,你可看见了?你也该管管老二。”汤大夫人想了想,朱至刚刚丝毫没有要给谁人留面子的态度,可又想事情都是因汤昱而起,要不是他跟汤显闹腾,朱至也不会以牙还牙。
偏偏当长辈的还要掺合进去,果真是半点脑子都没有吗?
“女人家的事你该比我更清楚才是,这是我能劝的,这两位都已经是怨偶了,我再劝下去,还能让他们和好如初吗?”汤鼎对于弟弟的事儿,其实不太乐意管。
劝来劝去都劝了多少年了,但凡要是有用,何至于弄成现在这个样子。
“都是为了公主。”汤大夫人道出之所以想让丈夫出面的原因,还不是希望能在朱至那里留下好印象。
汤鼎扬手道:“一个能在外头算计他国相争,还能平息内乱,震慑百官的公主,难不成我们汤家这点事儿她会不知道?
“她能在新婚第一天出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也没给老二家的脸面,足以证明很多事情她都有数。
“老二家别管是想摆架子或者是占便宜,都不成。咱们也别多管那夫妻的事儿了,只要将咱们本分的事做好就是。”
何所谓本分,不过是该帮忙的时候帮忙,该保持距离的时候保持距离。
汤大夫人一想也是那么个道理,帮别人操那么多心干什么呢。
一行回到公主府的朱至和汤显,朱至跟汤显轻声道:“公主府建成以来,我就来过一次,大概知道我们住哪里。公主府挺大的,你想转的时候可以四下转转。今天先告诉我给你房间做出琉璃天窗的人在哪儿。”
能够忍住一晚上没有行动,今天一天不问的朱至已然很不容易,眼下立刻就跟汤显要人。
“人不是我的,我也是在外头找人帮我做的。我可以告诉公主。”汤显没有想到朱至刚下车竟然就着急忙慌的追问此事,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赶紧告诉朱至是在哪让人做的。
朱至这就准备出门,福溪额头青筋跳了跳,朱至回头道:“你在家熟悉府里,我去去就回。想吃什么告诉他们,府里要是没有就让人告诉我,我等你带回来。”
汤显???忽然有一种自己是在家等着郎君归来的小媳妇的感觉。
第137章 诏书
◎北平◎
只是汤显这一愣, 朱至已经没了影。
“驸马爷勿怪,公主是个急性子。想必是发现了什么好东西, 这才会迫不及待。”福溪莫可奈何, 只能给朱至收拾残局。
没想到汤显并不在意,只是问:“刚才我要是跟公主说让公主带着我一起出去,公主会不会答应?”
福溪抬起头仔细的打量汤显半响, 确定汤显没有半分不悦, 只是不确定,认真的回答道:“会的。”
随后, 福溪便看到汤显一脸惋惜的叹道:“慢了一步。”
可不是吗,朱至早已跑的没影了。
“驸马随奴婢熟悉府里?”福溪试探的询问一句, 也是想确定,汤显是不是要一直为着这点惋惜而原地不动。
“好。”然而汤显可不是这样的人,果断的应下一声是,完全配合福溪的意思。
而朱至一离开公主府直奔汤显让人打造出玻璃的地方。透明的玻璃呀,既然有人能做出来, 别管那到底浪费了多少材料, 都证明有人差不多掌握了这项技术, 想要达到百分百制成,只要出钱让人研究就好。
寻到了人, 朱至愿意出钱让人研究, 而且用高价将整个窑炉买下,原本的老板都惊得不轻。但是朱至出的价格确实有点太高了, 高得让人无法拒绝。
这么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 要不是因为手里没钱, 又修不好, 谁还乐意在这儿。
因而老板也不管朱至到底是从哪来的不谙世事的小娘子, 果断的一手交钱,一手交窑和人。
跟着朱至的万河眼看朱至如此爽快的买下了整个窑炉,不确定的问:“公主是给驸马买的吗?”
“是,但也不尽是。”朱至如实答,已然让工人们都过来。
随后,朱至吩咐整个窑炉从现在开始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想方设法的提高制作出透明琉璃的工艺。
无论有多少的损耗,要什么样的原料只管说。什么时候做出的琉璃让朱至满意了,谁做出来的赏银百两。
谁也没有想到,朱至这个新接手的老板竟然如此阔气,张口就要给他们赏钱?
百两银子啊,谁听得不心动无比。
刚开始还有一种不确定的感觉,直到朱至再次重申,这一百两银子是奖赏,你们的工钱另算,当然谁做的东西工艺更好,工钱也会更高。
不再是同工同酬,而是根据人的手艺来制定工价。自然引得一片倒抽声。
“我们可以白纸黑字的签下合约。但是有一样你们也得保证,在这里做出来的任何东西不可以泄露半分,谁要是泄露了,倾家荡产赔我。”朱至厚待人的前提也必须是这些人忠于她。
朱至也是一时没有想起,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透明的玻璃存在,亏得昨天晚上汤显让她看了一眼,也让朱至想起了,这可是一笔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