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2




“大哥前些日子送你的一块墨玉。”朱允炆怕是早就惦记上这块玉了,如今“勉为其难”的要跟朱允熥交易。

“你不是也有一块吗?”朱允熥可记得他们兄弟二人的礼,一向都是人手一份,毕竟朱雄英可不是偏心的那个。

“是啊,所以我想好事成双。换不换?”朱允炆并不否认这一事实,但是他不嫌玉多啊。

朱允熥几乎没有犹豫的接过话道:“换。”

哎呀,可真是容易。

“拿来。”朱允熥答应得爽快,不忘冲朱允炆伸手。

朱允炆面对朱允熥应得太过爽快,不禁生出一种自己吃大亏的感觉。

不对啊,他怎么会吃大亏。

朱至编的教材就算是为朱允炆量身定作的,并不代表后续不会印刷出来让朱允熥看,不过是朱允炆拿了鸡毛当令箭,提早哄哄朱允熥罢了,要是换个有脑子的人,绝不可能答应这样的交易。

以至于就算朱允熥答应得如此爽快,也让朱允炆有一种不太确定的感觉,莫不是朱允熥想耍无赖?

“我都答应了,二哥你莫不是想反悔??”朱允熥伸了半天的手,愣是没等到朱允炆交手,这可把朱允熥急得不行了,莫不是朱允炆打算反悔?

“你先把墨玉拿来。”朱允炆本着安全起见,须得亲手握着墨玉才能把书本交出去。

“你信不过我吗?”朱允熥如何也没有想到兄弟那么多年,朱允炆竟然不相信他,他是那骗人的人吗?

“交易还是立刻完成的好。”自以为占大便宜的朱允炆是担心朱允熥之后反悔好吧。

所以,东西拿到手,无论如何,朱允熥没有反悔的余地。

朱允熥呲咧嘴,可是一看朱允炆那完全没有要跟他商量商量的意思,只好吩咐一旁的人道:“去,把大哥送我的那块墨玉拿过来。”

伺候在朱允熥身边的小内侍几乎本能的看向朱至,朱至听着两个弟弟的话,得说,朱允熥是真不用脑子。

当然,朱允炆也挺黑的。

一个内侍都明白的道理,朱至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笔交易的不对待,但那又怎么样,这是朱允熥乐意的。

内侍看过来的眼神,朱至回望过去,吓得小内侍不敢再有所迟疑,立刻退去。

“二哥你也看见了,我都让人去拿了,总不会骗你的,书给我。”朱允熥是个急性子,迫不急待便要从朱允炆手里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别急。书在这里不会跑。”可是饶是如此,朱允炆依然本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原则。

朱允熥瞪大了眼睛,如何也想不到自家二哥这么难说话,太过分了。

“去,让小果子快点。”朱允熥再急,却是不能上手硬抢的。没办法,唯有让人去催,快一些,快一些。

朱允炆握着书,这时候似乎才想起来朱至在一旁,只不过朱允炆打量朱至的时候,朱至已经埋头写起教材来了。

等小内侍拿着那块巴掌大的墨玉回来,一手交玉,一手交书,这个交易就算是达成共识。

朱允熥抱着朱允炆给的教材,缩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而朱允炆拿着墨玉在手,那叫一个爱不释手。

这事,朱至事后跟朱雄英说起,朱雄英倒是一愣,朱至笑笑问:“没想到吧,咱们不喜于读书的弟弟,竟然用你送他一块珍贵的墨玉换一本书,还是我写的书。”

朱雄英点点头如实道:“确实挺让人意外的。”

“咱们允熥这脑子,实在堪忧。”朱至末了给句总结。

“珍贵与否也该看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朱雄英反而接过话,看这态度是不觉得朱允熥傻?

朱至一想也对,“要是让我换,顶多三文钱。”

这回叫朱雄英不得不说道说道她了,“你辛苦半个晚上写出来的东西就值三文钱?”

不料朱至点点头,“对啊。不过重点不是我可以依样画葫芦?”

啊!也对,朱至不是那愿意被人掐住脖子的人,想算计她,须得拿些有份量的东西来。

“说来,舒笙这些年事情研究得怎么样?”朱雄英决定不再讨论弟弟们,一件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子,朱允熥纵然不算太聪明,但整体上来说还是挺不错。至于朱允炆的算计,无妨。

比起家里的那点小事,难道不是这关乎民生的大事更重要?

舒笙是谁,一个科考中不写四书五经,只写农业耕种的人。

凤阳当了三年的县令后,这一位到应天述职就跟朱至提起粮种的重要性,尤其指出其实粮种可以培育,或许他们可以培养出让粮食增产的粮种。

作为一个真正见识过粮种培育的朱至,自然知道这件事的可行性,不二话,官,舒笙可以不去当,他就专门研究粮种的事,不管花费多少年,只要能培养出增产的粮种,他就是有大功于国家。

“我偶然听百川提起,齐家村春种的稻谷竟然可以收了。”朱雄英是听说了这么一件事,也是想从朱至这里得到肯定的回答。

朱至被问起这事,眼睛亮闪闪的道:“是,以前是春耕秋收,哥哥知道吗,这才六月,咱们可以再种一季,就算按以前同样的收成,咱们也多了一倍的粮。”

听到这话,别说朱至了,就是朱雄英也激动无比,不确定的问:“可以再种一季?这,不会是玩笑吧?”

“舒笙说的啊,这不是在试吗?就等着收成之后的再种,若是可行,明年就可以在大明朝内推广。”

第122章 出气

◎倚仗◎

作为一个从来不夸大其词的孩子, 朱至岂不知道,没有做成的事不宜说。实验成功, 用事实证明一切, 才能真正让天下人不敢非议。

朱雄英激动得伸出手捉住朱至,“倘若舒笙做到了,他是功在千秋。”

“嘘, 这事先不能对外说。就是对爹我也一直没说。齐家村的情况他们发现了, 也只以为是秋收提前。至于后面到底能不能种出来,再收成, 咱们得用事实说话。”朱至惊觉,好吧, 确实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以至于她忘记应该要瞒着点,等事情果真做成再说。

朱雄英一听顿了半响,随后又反应过来了,“对, 说得对, 尚未成功的事不宜对外泄露, 不能让有的人高兴太早,也不能让好些人不高兴太早。”

说实话, 朱至看着朱雄英, 突然觉得朱雄英现在挺蔫坏的,是个闷声发大财的主儿。

“你让人看着齐家村点。”朱雄英想来想去不放心, 叮嘱一句。

“还用哥哥说, 我早让伯父去安排了, 否则整个应天现在不得传遍了。别人的稻谷还没长出来, 齐家村都要收成了, 这不是引人侧目?”朱至就算人没有回来,必须也早早把事情安排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