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4


宫,让你先过过目,再送到至儿的跟前,让至儿选。”朱元璋之前不确定朱至会不会同意,因此拿不定主意。

现在朱至都已经同意了,朱元璋也并不想再用别的法子冒险。

再没有让信国公前往接手北平,以后再让朱至顺理成章从信国公手里接回北平更妥当的办法。

北平原本作为朱棣的封地,朱棣在其中也是有所经营的,否则也不会有人打着朱棣的旗号谋反。

当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给儿子们封王封地,就是希望儿子们能够从功臣们的手中夺回军权。

原本朱元璋以为,就算儿子们会危及江山安定,在他手底下也断不可能。北平的事,却狠狠的在朱元璋的脸上抽了几记耳光,让朱元璋的脸疼的厉害。

北平的事朱元璋,也得考虑要给儿子们一个教训,好让他们知道,就算他已经给他们封王封地,一旦他们成为大明江山的威胁,那么朱元璋也绝不可能对他们手下留情。

如果藩王成为了威胁,那么朱元璋就会选择用别的办法,保证整个天下的安宁。

很明显让信国公接受北平就是一个例子。也是敲在一众藩王心上的警钟。

“父皇既然要对汤家唯以重任,又怎么能如此折辱于汤家,纵然是女儿家也没有这样让人挑三拣四的,更何况大好的男儿。”太子对朱元璋的提议那是半点都不能接受的,自家老父亲怕是早就忘记了分寸。

别朱至都已经答应这门亲事,反而朱元璋却轻视于汤家,恐怕结亲不成反结仇。

“啊。也对。”朱元璋还是听得进劝的,儿子说的在理,他得乖乖的改主意。

“既然至儿都已经答应这门亲事了,还是从速定下。就请父皇召信国公进宫。”朱元璋不肯松口改主意,而朱至也答应下了,太子清楚他再怎么拦着也是拦不了的。

如此,那就不拦了,迅速解决北平的问题,大家也能安心。

“我这就让鼎臣立刻进宫。”朱元璋也迫不及待要将此事拍定。

太子一听准备告退,可是朱元璋却同他招手道:“你是当父亲的人,你的态度同样重要。”

换句话来说,太子得陪着朱元璋一起见信国公,好让信国公相信,他们家真心实意要结这门亲事。

太子想到袖里揣着朱至和朱雄英送来的信,对这门亲事,朱至未必跟朱元璋说实话,但肯定会跟他说,太子这时候挺想看看信中内容的。

不过太子瞄了朱元璋一眼,还是决定再等等。

朱元璋有请,已然从凤阳归于应天多时的信国公很快便麻利的进宫。

一眼看到太子立在一侧,而且在看到他的一刻朝他作揖,信国公纵然是长辈,可是这君臣之别,可是远在长幼之上。

“不敢不敢,太子切莫多礼,老臣不敢受之。”信国公赶紧还礼,而且连忙请太子莫要客气。

朱元璋在一旁发话道:“没什么不敢受的。他是小辈,你一个当伯父的人,给你磕头请安都不为过。”

“皇上切莫折煞了老臣。储君既是储君,自然也是老臣的君。哪有君向臣行礼的道理。”信伯公才不管朱元璋怎么说,这个礼他是绝对不敢受下的。

朱元璋虽然说着客气的话,却也高兴信国公时时刻刻记着自己的身份,从未有逾越之举。

“行了行了,这一些客气话就用不着说了。来,坐下。我们说说话。”朱元璋招呼信国公到一旁坐下,两人好好的聊聊天。

信国公当然不会推辞。毕竟旁边都摆了三张椅子了,等着朱元璋和太子入座后,信国公才坐下。

“你这一回两回的,想让我把至儿许配给你们家。果真是真心的?”朱元璋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的问起信国公。

“这是自然。不瞒皇上,老臣也算是见过世面了,可还从未见过像郡主这样长得既好看又有本事的姑娘。”信国公对朱至那是赞不绝口,早年刚见了初生的朱至,信国公就已经动了心思,为自家的孙儿求娶这一位郡主。

可惜朱元璋死活不肯松口,不管信国公这些年来怎么求怎么磨,朱元璋愣是不答应。

信国公其实也在想,是不是他该换个法子?比如从朱至下手?

可是朱至太忙了,忙得信国公没来得及说动孙儿们混到她身边,人已经跑到另一个地方去了。

偏偏朱至回回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每回信国公听说了朱至做的事后都感慨万千,越发坚定,一定要想方设法为自家的孙儿求娶这么一位能干的郡主。

信国公如今的权势地位,在大明朝也是数一数二了。他是不曾希望汤家在他手里更上一层楼,但也盼这份荣华富贵能够保持住。

不娶个聪明人回家镇住,怕是汤家的权势都熬不过两朝。

反正信国公看着家里的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怎么看怎么觉得,要是他眼睛一闭,一个两个肯定要闹出大事来。

“只要皇上能答应将郡主许配给我们家,我的那些孙子们任由郡主挑选。”信国公没想到求了多年没成的事,朱元璋竟然松口了。信国公当然不能错过大好的机会,赶紧向朱元璋表态,他说的话都作数,他家的那些孙儿们,都由朱至挑。

“你也知道这件事得至儿点头,所以这挑人的事儿,至儿来。不管是谁,只要至儿中意了,这门亲事也就定了。”朱元璋也不绕弯子,干脆利落的定了信国公的心。

“皇上莫不是在说笑?”信国公被突如其来的喜讯砸的人都懵了。不可置信的站起来,目不转睛的盯着朱元璋。

“君无戏言。这门亲事我同意了,北平的事儿你得帮着我。”朱元璋立刻接话,信国公压根没听到他后面那句话,只知道君无戏言,亲事朱元璋同意了。

“谢皇上,谢皇上。”求了多年没成的事,没想到突然就成了。信国公自然喜上眉梢。

回头一看,太子嘴角并无多少笑意,信国公一个激灵问:“皇上定下这门亲事,皇后娘娘同意了吗?太子和太子妃可有意见?”

对呀。朱至的婚事哪里是朱元璋点头同意就真能定下的。信国公很是担心朱家内部意见没有达成一致。谁要是不同意,这门亲事可就成不了了。

“这是什么话?我同意了,这门亲事当然就定下了。”朱元璋哪能丢了自己的面子,马上安抚信国公,这门亲事他自己拍了板,肯定就定下了。

“太子?”不是信国公信不过朱元璋,谁让旁边的太子面上没有喜色。

信国公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当着朱元璋的面,也顾不上的问上太子一句,“皇后娘娘和太子妃都同意。”

“伯父放心,她们都同意。”太子一眼扫过朱元璋,肯定的回答信国公。但面上的忧愁依然不散,“伯父也是知道的,我这个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