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


朱至,转移话题问。

“羊肉。爹您不喜欢吃吧。”朱至又咬了一串,吃得那叫一个畅快,望着太子的时候,依然没有打算给上某爹一串,让他尝尝。

太子算是明白了,指望朱至自觉太难。是以,太子上前一手夺过朱至手中的肉串,取了一串咬了起来,百川看得那叫一个急啊!无奈太子不为所动,嚼着肉觉得味道很是不错。

“你大哥呢?”太子领着儿女一道出门,结果一个刚来就吃上了,另一个不见了人。

“我哥应该看孩子去了。”朱至怨念无比的瞅着某个爹,抢她的肉串也就算了,竟然还是全抢光了!过不过分?

然而朱至没敢抢回去,一眼瞥过万河,万河一灰溜烟不见了。

“看什么孩子?”太子吃着肉,不得不承认味道极是不错。结果听到朱至的话,没反应过来。看孩子什么的,朱雄英就是一个孩子,他看的哪门子的孩子?

“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朱至如是答,太子瞟了朱至一眼,结果朱至冲他笑,却没有要细说的意思。

算了!太子也不是那追根究底的人,朱至不细说,他也不问了。

咬着肉串一路走看下来的太子,对于周围的小商贩们仔细打量一番,问起朱至道:“陵园建好了,以后人就少了,你要如何?”

“这一片地,种了果树,开了田地,更养了鸡鸭,爹,有田有地,就不怕没有人。”朱至说的是实话,过程虽然可能会很长,但绝对不会让这一片冷清下来。

太子想了想补充道:“朝廷应该给些奖励。”

朱至想让烈士陵园热闹起来,就是为了不让烈士陵园将来无人问津,这也是失了朝廷的初衷。

那么朝廷总不能干看着,须得激励人在周围安家。人一多,就不怕没有人知道烈士陵园了是吧。

“爹果然一点就通。”朱至必须对太子给予肯定,多聪明的爹啊,马上懂了有些事就得操办起来,莫等着被人挑了毛病指出不是才来补救。

“你还有什么主意一并说了吧。”太子相信,朱至脑子里肯定有主意没有说出来。

“爹,您是我亲爹,要不说您最了解我呢。我的主意其实就是,朝廷应该组织国子监那些学子们每月一游烈士陵园。让他们了解,大明朝的建立,不仅有文人出谋划策之功,也有诸多将士浴血奋战。”朱至想什么,自然是让那些看不起将士的人知道,他们没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将士。

太子一顿,朱至劝说道:“知建国不易,知为大明战死的将士无数,他们才更应该珍惜现在,对将士怀有敬畏之心,也能在以后体恤将士不易。”

一套套的说辞下来,叫太子都不好拒绝了!

“朝中大臣未必同意。”太子只陈述一个事实。

朱至不说话了,什么朝中大臣未必同意,根本原因难道不是因为太子依然拿不准?

好吧,面对不接话的朱至,太子反而不作声了。

这时候万河回来了,手里拿了一把烤串,刚吃完的太子一眼看见,万河正要递向朱至的手一时不知该不该转个方向了啊!

朱至已经一个箭步上前抢过,控诉道:“爹爹不要太过分。”

可惜太子不为所动,硬是从朱至手里拿走大半,朱至!!!

朱雄英回来的时候,正好父女又解决完了肉串,吃得满足的两人没了刚刚抢肉吃的剑拔弩张,反而在那儿对肉串进行评价,“味道不错,就是有点咸。”

“肉要是太淡不好吃。”朱至哪里不知道,可是这烤肉就得这样才好吃。

“等回了宫,你让人做一些。”太子突然对朱至如是吩咐,朱至侧头问:“为什么是我?”

太子理直气壮的回道:“因为我是你爹。”

某个理由确实相当可以。朱至无能反驳,只好老实答应下。

“爹爹别只吃烤肉,烤菇子要不要尝尝?就是我让人从云南带回来的。”虽然被太子下达了回宫吃烤肉的任务,不过朱至不是小气的人,有好吃的必须要分享,再说了,又不是熊掌鱼翅,只是再寻常不过的烤肉,家里吃得起。

“新鲜的菇子味道可好了,烤的时候都不用怎么处理,只要放点油再加点盐,味道可好了。还有腰子,五花肉。”朱至细数着自己尝过的美味,大有自己就要干一干的意思。

朱雄英!!!这是要馋死谁啊!

“好了。”太子显然也一样,立刻提醒朱至打住,不可以再数。

“我们出来是有正事,你别只顾着吃。”太子哪怕自己也吃了,也不能再让朱至说下去了。

朱至幽幽地凝视太子,太子莫不是忘记了刚刚谁跟她抢吃的?

朱雄英已经第一时间上前拉住朱至,同时冲太子道:“爹,我们去看看陵碑的情况吧。”

太子正有此意,朱雄英提醒朱至道:“把嘴擦擦。”

看朱至吃得油光满面的,也不知道擦擦嘴,是不是有点过分。

好像,是的!朱至赶紧拿过帕子擦嘴。

太子已经走在前头,朱雄英等着朱至,这才跟上。

此时的陵园里,一座座的碑陵立起,看着一块块立起的碑,有些有名字,有些没有名字,但是关于他们死于哪一场战役,写得一清二楚。不用说,都是为了攻下应天而死的。

若说之前太子未必能够想到这样一座陵园的建成会是什么样子,此时此刻看到已经几乎完成的陵园,这样一座一座的陵碑立起,太子才第一次体会,为了大明建立,甚至只是为了夺下一个应天而已,付出了多少人命。

自然,跟在太子身边,纵然不是第一次看到眼前陵碑的朱雄英和朱至也是一样的感触,至少在面对这一块块的陵碑前,他们再也没有轻松愉快的心境,唯有郑重。

为此,太子同朱至道:“你的提议很好。该让天下人知道有多少将士为边境安宁而死,尤其是安享清平的读书人们,他们没有资格看不起任何将士。”

朱至虽知道太子不会拒绝这份提议,听到太子拍板定下,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国子监开头,天下读书人难道能不了解了解大明建成的辛酸?

“死去的将士须得铭记,活着的将士更应该善待。”太子感触之后,更下定决心要办另一件事。

“比起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朱至立刻明白太子话中何意,赶紧出主意。

太子回头看向朱至,朱至道:“军中退伍的将士,该优先于各衙门中录用,谁家若是任用退伍的将士,朝廷当予于奖赏,甚至免去部分杂税。”

奖赏令人心动,比起口说无凭,当然是真正的好处更让人愿意付之行动。

“你是无时无刻不想着利益。”太子无奈,怎么朱至三句话不离商,不离利益呢?

朱至无奈耸耸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