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而肥的人。
鱼这就差不多要起网了啊, 接下来怎么样?卖啊!
“小姐放心, 秋收之后就下网,大概就这半个月。”齐老五赶紧接过银子, 这可是十两银子呢, 看着这么多的钱,齐老五只觉得人生有望了!
“好, 那你就准备好了, 咱们把这鱼卖了, 接下来该是你教大家伙怎么选田。什么田能养鱼, 什么田不能养, 你要看好了。”朱至点点头,已经想到下一步该干什么。
太子在这时候朝一旁的李正道:“你在齐家村贴个告示,通知百姓,如果有愿意跟齐老五学稻田养鱼的,就让他们来报名。补上一条,凡跟迎齐老五学了稻田养鱼的人,售鱼所得的利,须得分齐老五一成。愿意的就让他们学,不愿意的便不学。”
此处是为齐家村,大部分的人都姓齐,故取此名。
朱至听到太子爹这话,默默给太子爹竖起大拇指,太子爹这脑子好使啊。
售鱼所得的利分齐老五一成,这样一来齐老五想不倾囊相授都不成。毕竟这些利和他息息相关,鱼养得越好,卖的价格越高,他自然得利越多。如此一来,还怕齐老五藏着掖着?
论人心,还是太子更高一筹。
李正听到这话也是惊诧相望,可太子却一副此事没有转寰余地的态度。李正虽不解深意,但太子有所吩咐,他是万万不敢不听,赶紧去照办。
齐老五那叫一个激动,他本来只是想解决自家的鱼,不想竟然会有意外收获,他是不是在作梦?
有些怀疑的人,偷偷掐了一把自己,痛得他呲牙咧嘴。
“放心,你不是做梦。”朱至看在眼里,打趣地冲齐老五眨眨眼,齐老五被朱至捉个正着,颇是不好意思。
“好,此事就这么安排了。”太子今日出门能有意外收获,心情极好。具体的细节,就不需要太子和眼前的齐老五他们商量了,该是他和朝中官员操心的事。
太子一拍板,对一众人来说何尝不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余下的事,更不是齐老五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该管的。
不过,此处村落的乡亲们得知齐老五竟然和太子写下契约,家里的鱼是不愁养了没人要,很是羡慕。
太子领着应天知府与那一位沈彬走出了村落,回头问应天知府道:“知道什么是稻田养鱼吗?”
应天知府面上一僵,却不得不如实答道:“不知。”
“不知,那就回头问问。此事你得办妥了。孤会亲自过问。另外,安和郡主会参与此事,你照应着些。”太子思量再三,终是叮嘱应天知府一番,怎么说朱至都还小,不让应天知府看着点,万一要是双方为了这件事闹起来,最后坏了这么一件大事,实在不妥!
“啊,不知,不知郡主是要做些什么?若是为了这点鱼,臣下可以代为解决。”应天知府思来想去,其实是不希望朱至参与其中的,但这情况好像由不得他。忆起朱至揽下的事,不如他来解决?
“这就不劳知府了。稻田养鱼一事若能推广,利于一方百姓,这是实打实的政绩。你做好你份内的事即可,我揽下的事,我会自己想办法。”朱至老气横秋地发了话,落在应天知府眼里,不是他不愿意相信朱至,可就这么点大的孩子怎么让人相信。
“太子?”应天知府没办法,只好唤一声。
“做好你的事,其余不该你操心的便不要操心。”太子知道朱至有别的打算,他既然把沈彬都给朱至了,至于朱至怎么安排,太子愿意让朱至试试。
应天知府立刻乖觉应下一声是,思及太子刚刚交代他办的事,不确定地问:“那太子爷要是没有别的吩咐,臣下这就去办好太子爷交代的事?”
“去吧。此事若是办不好,孤会唯你是问。”太子好不容易碰上一件能够让百姓双重获利的事,定是要牢牢盯着的。朱至参与进来,太子倒也愿意。
这回应天知府更是不敢松懈,连连应着一声是,这才退下。
太子瞅了朱至道:“一家之鱼好售,若是全村的人都养鱼,那就不一样了。”
显然太子也考虑过推广之后的问题,少量解决起来不是麻烦,若是量大了,为了避免百姓损失,就必须解决销路,否则最后只会变成一场闹剧。
“爹是打算让多少人参与稻田养鱼?”朱至面对太子的忧心,反而抽丝剥茧而问。
太子沉着回应道:“这是我在考虑的。”
朱至指出道:“眼下养鱼的人是有固定的数量的,这些数据想要查出来并不难。针对应天来说,鱼供应几何,需求几何?若供不应求,爹爹也就不必发愁。反之若是供大于求,如果我们找不到新的销路,鱼就不能多养。所以,要推广稻田养鱼,必然要了解整个应天附近对鱼的供求。这些问题,爹既请了沈公子来,不如让他代为回答。”
是的啊,术业有专攻,朱至都提醒太子找个会做生意的人来教她做生意,既如此,关于生意上的事,也就应该问问某一位擅长做生意的人。
太子的视线随之落在沈彬身上。作为富甲一方的商家之后,沈彬不会不清楚高高在上的朱元璋对富人的仇视。
不,不仅是富人,还有官员。
或许是因为自小饱受官员和富商的欺压,朱元璋对官员十分苛责,对于富人,也认定了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以至于如今的大明朝上下,当官的如履薄冰,行商的生怕一不小心便惨被抄家。
劫富济贫什么的,这事儿朱元璋不是没有做过。
正因如此,沈彬才会被人千方百计送到太子跟前,就盼着沈彬能入太子的眼,不至于让朱家的人总记着他们是商人,心里念叨的日常都是他们这些商人如何谋利,不顾百姓的罪过。
可是,沈彬因为是商人出身,就算有幸得入东宫,见太子的机会少,日常遭受白眼的人,从未想过太子召见他竟然问的是行商之事。
沈彬为难的。行商他自小学的本事,要说做不好,怕是谁都不信。可要是说好了,他又担心被扣上一顶算计百姓的罪名!
“有话直说,要是不想听你说实话,孤不必召你。”太子也想起朱元璋对商人的态度,只好出言宽慰,且让沈彬不必顾及太多,有话且直说。
“查查供求并不难,只在下想问,太子这是打算和商人合作吗?”沈彬但有所问,太子微拧眉头,和商家合作,显然并不在太子的预料之内。
“沈公子现在这么问,是不是有些功利?如果真有这样的一天,那和商人合作的就是我爹,而是朝廷了。”朱至接过话,怎么能早早先给准话呢?就算真要合作,也得先让他们拿出诚意,证明他们实心要跟朝廷合作再说。
太子思虑再三,意示朱至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