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
该背《礼记》了?”朱雄英在这时冒出这话,朱至也想起来了, 一个月的时间快到了, 是该背了。
“背, 背。”朱至连忙开口, 表示就算要出去玩, 那也要先把正事办完。
太子对这态度相当满意,意示朱至开始吧。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朱至摇头晃脑背起来,结果如何,板上钉钉。
任太子如何抽查下来,朱至都能对答如流,太子自是满意。随后让朱至和朱雄英找常氏去。
常氏还在坐月子,听说太子要带两个孩子出去,一时间有些犯难,毕竟还有一个朱允炆不是吗?
太子领着两个孩子回来把情况一说,观常氏的神色,且道:“吕氏从前用的人都不错,我也派了一个得力的人前去照看允炆,有什么事他们能处置,你只须好好养身子就是。”
这样一番操作对别人来说或许会觉得太子这是信不过才会把事情全都揽下,但对常氏而言,太子能把朱允炆的事包圆了,那是好事。
常氏也不说那道外的话,立刻应下一声是。
“往日东宫事务你交给吕氏打理,以后还得你来。”太子更是叮嘱一声,常氏道:“太子放心。”
太子怎么会不放心,自家的太子妃是什么样的人,他岂会心里没数。
那头又有人来禀告,朱元璋有诏,让太子过去一趟,太子便只能丢下妻儿走一趟。
常氏命人为朱至和朱雄英收拾好行囊,朱至在一旁道:“别拿太厚重的衣裳,要轻简些的。我们不是去玩,讲究的是效率,我可不想拖爹爹和哥哥的后腿。”
十分有自知之明的孩子啊,更想趁此机会好好看看大明是什么样子。
“你是巴不得出去玩了。”常氏躺着休息,不过是吩咐人办事吧了。最难的时候常氏已经撑了过去,眼下静心养身,常氏很是自在。
“长那么大,我还没有出过宫呢。”朱至丝毫不以为自己想出宫有什么错!
“我也没有出去过。”朱雄英在一旁补上一句,证明他跟朱至是一样的。
朱至冲他眨了眨眼睛,“以后让爹爹常带我们出去。哎哟!”
话音落下叫常氏敲了一记她的脑门,痛得朱至痛呼一声。
常氏嗔道:“你啊,整日就想着出去玩。”
朱至理直气壮地道:“当然要出去。不出去怎么知道天地有多宽阔,不出去怎么知道咱们的日子过得有多好,又怎么知道有多少百姓吃苦受罪。”
常氏!!
朱雄英却重重点头道:“安先生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想要开阔眼界,要多读书,也要多出去看看。”
好吧,朱雄英和朱至不一样,不是那总想着出去玩的人,可连他都觉得应该多出去看看,常氏不是那不通情理的人,也知道朱至说得在理,又怎么会再喝斥于人。
“就是。唯有深入了解百姓之苦,集思广益,共谋解决之道,才能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朱至再接再厉。
现如今常氏坐着月子,不会管太子要把他们两个领哪儿去,以后可不一定。必须先让常氏接受出门这是一件好事,以后莫管太子想把他们领哪儿去最重要。
常氏无奈道:“你这张舌啊,巧舌如簧不过如是。”
朱至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地眨眨眼,扑入常氏的怀里道:“娘,我得封为郡主,为天下百姓所奉养,也当思报于民和国。您别总觉得我是女孩子就什么都不用做。我不想吃白食。”
这话说得,常氏拧眉道:“莫不是有什么人在你耳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姑娘家家的,虽不似男儿一般建功立业,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也有女儿家该做的事。”
显然常氏并不认为女子是无能之人,怎么能接受朱至一番迫切想要证明自己不是无能之人的想法。
“没什么人说了什么。我想像叔叔们一样将来也能帮到爷爷、爹爹,还有哥哥。”朱至目标明确,让她像其她女孩一样学什么三从四德,或者待价而沽,不好意思,她更乐意自己凭本事帮到朱家,帮到大明。
常氏目光变得幽深,朱雄英在这时候帮着朱至说话道:“娘,至儿很厉害!”
可不是吗,天生神力的人,用慕容旦的话来说,生来就是习武的好苗子。
就是读书识字,朱雄英也得认了自己比不上朱至!
这样能干的人想干事儿,为什么不让她去?
比起旁人,在朱雄英心里,朱至可要更值得信任,也更加可靠。
常氏一顿,微拧眉头,她在想的是,朱至要是不想当寻常的女儿家,那将来她若叫人群起攻之,有没有人会护着她?
“娘。我既然想做,我就知道自己面临着什么困难和磨难。没事儿,您只要不拦着我,我会证明给您看,我有能力解决问题!”朱至一看常氏有些意动,赶紧再接再厉!
哪怕她年纪小,必须也得先让常氏打从心里接受她可能会做什么样的事。
先打好基础,将来才不会让常氏成为那个阻止她出头的人。
“放手让你去做?你皇爷爷和你爹......”常氏想说就算她同意了,未必见得朱元璋和太子也会同意,话到嘴边却又止住了。
怎么会不同意,若不同意,他们怎么可能让朱至和朱雄英一道习武认字,自小为他们讲史。
罢了罢了,既然那两位都不担心将来朱至会把天捅破,她若是拦着反而是同他们做对,何必如此。
“皇爷爷和爹对我和哥哥一视同仁,以后的事就看我们两个的造化了。”朱至侧过头俏皮接话。
常氏正是想到这一层,这才会止住话题。
此时看着朱至精致的小脸蛋,目光炯炯,常氏也不能把朱至困在身边,处处约束。
“你既然有心为民分忧,那就好好干,干得漂亮。给我们朱家争气。”常氏拦不住,干脆不拦了,也得对朱至寄以厚望,盼着她能够像模像样,证明自己如她说的那样,可以为民为忧。
“好!”朱至握紧小拳头,保证一定说到做到!
常氏抚过她的小脸,眼中闪过些许不安,可是,没有什么事完全安全,重点是朱至得学得应对。
送走朱至,常氏唤来了身边伺候的人,“吕氏被太子送回,她院子里的人带走了多少?”
“一个都没有带,都留下照顾二公子。”站在常氏面前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妇人,看着精明,与常氏答来,神色如常,少有波动。
“那就很好。二公子是太子的儿子,也是雄英的弟弟,通传东宫,谁若不长眼的敢苛责二公子,或是对二公子不敬,宫规处置。”常氏相对满意某些事,该她这个太子妃做的事,她得做。
妇人应下一声。常氏又道:“另,太子查案,我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