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


去了,他居然还念念不忘。

“……翠金,去前边看着吧。我跟阿绫说说话。”

打发了翠金,沈如单独带他进了屋,从柜子里取出一只包袱,打开摊在桌上。:“其实你阿娘……那日来过绣庄,只可惜我不在。她留了些银子给我,说日后若是你有需要,能帮衬帮衬你。谁知道竟真被她给料中了……叶家居然会倒……呵呵。也算是,自食恶果吧,人在做,天在看。”

阿绫打开鼓胀的荷包,里头尽是一点点攒出的碎银子:“……所以阿娘究竟为何……”

“事后我觉得蹊跷,去问过那个给她诊病的郎中。她的眼疾发展极为猛烈,似乎并不是劳累所致。你阿娘她看着温温吞吞一个人,其实要强的很。我猜,她既受不住自己的病这样一日日恶化下去,变成个废人。也不愿……唉……”

沈如的话戛然而止,可阿绫却猜到了。

阿娘是不愿拖累他。

他偶尔会想起临别时,阿娘那一行行莫名的眼泪,一句句沉重的叮咛,以及那个下意识,替他揉屁股的动作。

他后知后觉,阿娘一定猜到了……猜到他在叶府过得并不好。

“算了,说这个做什么。我叫人替你收拾一间房,以后你就安心呆在这里。”沈如暗暗抹一把眼角,“你好久没见阿栎了吧,他总抱怨绣庄里都是女孩,无趣的紧,看到你定高兴坏了。”

果然,阿栎冲进门来第一件事便是抱起他转了个圈。

眼见着要十四岁了,少年已经长出成人的轮廓,与沈嬢嬢差不多高了,就是身量太单薄,似乎是个头窜太快的缘故:“阿绫,哈,你怎么又穿成这样啊!倒是真好看,比我见过的小丫头都好看哈哈哈哈,若你真是个丫头就好了,我以后就不愁讨不到老婆了!”他一开口,声音哑得像只聒噪的鸭子。

阿绫挣脱了他,面子有些挂不住,如今他不再是个黄口小儿,也懂得了男女有别,扮成女孩还是有些害臊:“权宜之计而已,我这就要去换的。”

他跟着阿栎回房,接过一身旧衣。

“我阿娘说,你先穿这个凑合一下,就这一两日,得了空就给你裁剪新衣服。”

阿绫摇摇头,摸了摸干净平整的衣料:“不用麻烦,我穿这个挺好的。反正很快就长高了,做了新的也浪费。”他伸手比了比自己的头顶,恰好到阿栎的耳根。

拆掉发髻的时候,阿绫才猛然发觉簪子又忘了还。

怪不得殿下站在河岸边时,总是往自己头上瞄,是看到这跟玉簪了么,那为何不开口要回去呢……

“哇!这玉簪好漂亮啊!”阿栎伸手想碰。

他不自觉躲过那只手:“别……”而后忙补充道,“这不是我的……”

“小气,又碰不坏。”阿栎也没恼,吐了吐舌头,“叶家真是财大气粗。”

误会便误会吧。

阿绫扭头看向窗外,不知云珩这样帮他会不会被发现……不过,他是皇孙,哦不对,如今他是皇子了吧……应该不会有人敢难为他才对。

此刻脱了险冷静下来,他终于感受到一丝疲累,单手捏着簪子,坐在床边发起了怔。高高在上上的皇子,待他这样的市井草民,也会那样温和有礼的吗……细细回想,自己方才的举动多有僭越,不过那人似乎也没有计较……

“阿绫?”阿栎出去提一壶茶的功夫,再回来,人就睡了。少年叹一口气,替他盖上了被子,悄悄退了出去。

“阿绫……你,决定了?不去学塾?虽说你这个年纪有点子迟了,不过,你阿娘可总是期望你能做个读书人的……”沈如从账本中抬起头。

“是。我想拜您为师,学刺绣。”他端着一杯茶,跪在沈如面前,“求老师破例收下我。”

阿绫思虑再三,供养一个读书人实在辛苦,看叶书锦便知道了。

不单单是上学塾,请先生那些银钱。

想要学有所成,多数人要苦读数年,甚至十数年。这期间要用掉数不清的笔墨纸砚,昂贵的书本,将来赶考的花费更是不容小觑。且沈嬢嬢还有个阿栎要养活,他又哪里来的厚脸皮看阿栎忙前忙后,自己却恬不知耻地去上学塾。

如今沈嬢嬢年纪也不小了,虽说绣庄经营的有声有色,可供一个人读书都勉强,根本不可能负担两个人,何况她上头还有个年事已高的老母亲要赡养。

阿娘从小便教导他,沈嬢嬢对他们母子有恩,他来是要连阿娘的份一起偿还恩情的,怎么能添这样的乱。

“阿绫我问你,你是真心喜爱刺绣,还是怕读书花费太多?”沈如还有些犹豫。

两者皆有,所以他只答前半句,也不算违心:“阿绫是真心喜爱刺绣。沈嬢嬢您不是夸过我吗,说我天赋罕有。”阿绫从怀里掏出一方藕荷色素缎,上头是未完成的绣像。

兴许是太久没见过爱徒,沈如的眼眶刷地红了,颤抖着接过那比画像还要精细的绣像:“这,这是你绣的?”

阿绫点点头。

他当初最喜欢阿娘刺绣时的样子,专注,且还流露出一丝沉迷,眼中光芒闪烁,仿佛只有拿起针的时候,她才是快乐的。

沈如的手指轻轻拂过绣像里宋映柔的脸庞,藏不住满眼的怜惜:“这些年,都是谁教你刺绣的?我记得你当初离开时,也只能绣出些简单的小图罢了……”

“也没有谁。不过我常常去玉宁织造局,算是偷师吧。回去之后,没事便自己找块料子试一试,时间久了,也能学些皮毛。只是,若想更进一步,还需要您的调教。”

“看……看会的?”沈如摇摇头,“罢了罢了,我收你。你这孩子,跟你阿娘一样,怕是天生就要做这一行的。也好,你和阿栎作伴,相互帮衬着,日后这家绣庄给你们,我也放心。”

说完,她接过那杯已半温的茶水,仰头喝下。

阿绫在她脚边磕了个头:“弟子叶书绫,见过老师。”

条件不允许,只能放弃读书,专心搞事业。

第19章

先帝驾崩转年开春,改元为“瑞和”。

星霜荏苒不过三年,阿绫的手艺却已叫绣庄所有绣娘望尘莫及。

这日阿绫租了辆马车,独自来取沈如先前定好的蚕丝线。

“我叫伙计去后头给你拿了,你坐一坐,坐一坐。”顾老板一边安排人给他上茶,一边毫不客气地上下打量着他,“小公子,面生啊……”

这顾老板在玉宁也是个有头有脸的蚕丝商,早年还只是与玉宁大大小小的绣庄布行合作,这两年混出些名堂,开始为织造局稳定供货。

叶静远落马之后,京里防患于未然,织造监督一职改为三年一换届,也再没什么世代承袭的供货商,以免官商勾结牟取暴利。织造局每年会公平收购蚕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