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


,一边还压榨她们,要点脸。

想到这里,他立即道:“七姐,瞧我糊涂了。其实我是问七姐你怎么训练将士了,个个都是精兵,尤其傅宁那支,神出鬼没,实在让人羡慕。”

这件事倒是能告诉。

她其实最先训练的时候,是根后世LA来的,可是却发现此路不通,封建制度等级森严,人家才不在乎老百姓呢。

于是根据喀尔喀骑兵实际情况,加上晚清时期最有名的阁老带兵明训,“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从军之制,则上下相维,喻利于义。将卒亲睦,各护其长。”来训。

也就是说一旦某旗统帅战死,除非本旗有威望极高的继任将领,否则必全旗遣散回乡,另行招募成军。

这样一来,部下打仗的时候都会全力保护自己的统帅。因为只有保住上官,建制才不会被打散,才能有个人发展的空间。

安如毫不藏私道:“蒙古归顺大清没有多少年,他们不可能像八旗那样对大清有归属感。所以在他们没有认同大清之前,我们不能用自己人的生死存亡道德观点去要求他们,那么就只能用制度了。”

通过制度使军队变成了符合下属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再加上惩罚分明的晋升制度,就会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岂能战无不克?

当然这种制度如果碰上从上到下贪赃枉法的官员也没有用,所以封建制度最终走向没落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不过这些话她就没有必要说了,说了封建既得利益的皇阿玛也不能理解。

但安如说的这些足够十四阿哥学习了,八旗兵没有多少,最主要的是看顾中原大地。那么西藏和准噶尔部应该就适应七姐的这种训练方法。

十四阿哥来了兴趣,道:“七姐,您继续说,怎么增加他们对朝廷的认同感呢?”

安如微微一笑:“皇阿玛不是下旨满汉一家吗?这就是凝聚的动力。”

“蒙古建立元朝,蒙古人就是华夏一员。我们满人以前在明朝做官,明朝皇帝把江山丢了,我们爱新觉罗入关,这就是华夏的传承。”

“所有民族都是一家人,华夏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代代传下来的。都是华夏人,为什么不认同?”

十四阿哥睁大眼睛,脱口而出:“他们相信?”

皇阿玛说满汉一家,可是如果满人和汉人有官司,照旧偏向满人。

随即明白自己说错话了,即便实际操作中心照不宣,可是满汉一家是自从爱新觉罗入关后的国策,皇阿玛也一直挂在嘴边,他怎么能违背呢?

于是就要解释。

安如冷冷道:“只要我们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他们为什么不相信?”

又反问十四阿哥,道:“做到满汉一家,很难吗?汉人不是我们的子民?”

“你的军队里没有有汉人?这次打仗,你就没有所得?入眼那么广阔的天地,你就只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长期让族群对立起来,于朝廷有什么好处?”

看着十四阿哥懵逼了,安如皱眉,起身道:“你好好想想吧。”

说完去她的帐篷,休息一晚,明天离开温都尔汗,去漠南面见康熙。

第二天安如看着十四阿哥的黑眼圈有些好笑,但也懒得管,一挥手,出发!

然后她坐近马车,开始检查小萝卜…咳咳,侄儿侄女们的功课。

在开始平叛的时候,弘昱、三格格看和他们岁数差不多的宝珠都上战场,并且还取得功勋了,于是也要求上战场。

安如等砍下多尔济额尔德尼阿海和策旺扎布的脑袋后,剩下残部不足为惧,就让两人跟着大部队行动,增加经历。

没有想到两人竟然没有任何畏惧,虽然第一次见血有点颤抖,可是看着宝珠做榜样,两人很快就恢复正常,并且还真的杀了几个敌人。

安如见状就一直带着他们,两人功勋够了后,亲自给康熙上折子为他们请功。

然后弘昱忙被封为固山贝子,三格格是县主。

两人的诰封一下,让京城几乎都激动了,更加不要说被圈禁的大阿哥和废太子了,他们俩以为自己这一大家子就都成为了废物了。没有想到竟然还真有出头的。

尤其废太子,本来迫不得已的一步废棋竟然还成了儿女中最好的结果,顿时心中又有些蠢蠢欲动了,尤其听说安如手中喀尔喀骑兵所向披靡后,就想将弘昔也送过来。

然后被安如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弘昔日常也皇太孙自居,在乾隆时期还想反叛呢,再说他对她这个姑姑也没有怎么尊敬,她何必自寻麻烦?

不过她也留了话头,她作为姑姑不愿意偏心,所以兄弟姐妹中一家有且只可以送一个人过来历练。

也让她培养一下后人的眼光,别别称遛狗逗猫的纨绔子弟。

为了让皇阿哥们相信她的能力,她还特地让弘昱和三格格领头去京城献俘。

看到弘昱和三格格精神自信却又不卑不亢的样子,很多人都心动了,而在他们和皇上关于战事奏对对答如流的时候,更加坚定的信心。

很快安如就收到了四阿哥家的弘历、五阿哥家的弘昇,七阿哥家的五格格,十阿哥家的弘暄,还有本来就在温都尔汗的十三阿哥家的弘昌、弘暾。

其余阿哥,三阿哥和十三阿哥因为前者在后者额娘敏妃丧百日中剃头,成了死对头。十三阿哥在温都尔汗,他肯定不会送过来。

再说漠南蒙古也参与了西藏收复战争,送到荣宪公主那里是一样的。

而八阿哥不送弘旺过来更加正常,安如和他就差翻脸了。

剩下关系好的九阿哥、十四阿哥没有动作,十四阿哥自己为抚远大将军,到时候天天能见着,说不定孩子去找阿玛去了,于是特地写信给安如说等孩子大点,过几年再送到温都尔汗。

对九阿哥,安如觉得两人关系还挺好的,虽然因为夺嫡,九阿哥支持八阿哥,他也没有见怪,经常通信。可自从四阿哥和八阿哥都开始显露头角后,九阿哥就单方面断绝了关系,哪怕安如写了无数的信,他从来不回。

这次也是一样,安如一气之下也懒得理她了。只能愿意过来的侄儿侄女们。

小阿哥和小格格们过来的时候,最小的弘历才四岁。

安如觉得自己在开幼儿园,不过她没有半分不耐,甚至有些兴奋,尤其弘历,她非得把他的那些臭毛病撇掉。

于是挫折教育安排上,地球仪安排上,传教士安排上,务必让他们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如今该她验收一下成果了。

安如看着马车里的大大小小的侄儿侄女。

对最小的弘历,道:“我们从小的开始,先说说这几年都学到什么?”

年纪最大的弘昇看着小弟弟们,拱手道:“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