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4
普库说道,他迅速岔开了的话题,看向胤禟他们,“想不想知道当时多么危险吗?想不想知道那克出是如何应对的吗?”
不愧是孩子王,寥寥数语就勾起了崽崽们的好奇心,连连呼喊道:“要听要听……”
并未被囊括其中的胤禌委屈巴巴,他咿咿呀呀地说着话,试图吸引那克出的注意,然而那克出一把搂住哥哥们,并未对他的“话”有任何的反应。
“娘娘,我和他们去一旁玩上一会吧。”瞧着哥哥同娘娘似乎有话要说,鄂普库识趣地引着崽崽朝旁边而去。
郭宜正准备开口,鄂普库忽而转身,折了回来,走到宜妃的面前,将脸伸了过去,笑着说道:“你就是十一阿哥吗?要不要同那克出一起去玩?”
胤禌连一秒钟都没有思考,立马伸出小手要抱抱,鄂普库一把接住他,又对宜妃说道:“娘娘,我带他们下去玩咯。”
“去吧。”郭宜希望几个儿子和郭络罗氏一族之人相熟,反正她几个儿子也不会是太子,不存在外戚干政的事情。
等到鄂普库下去,郭宜的笑容闲散了些,说道:“鄂普库可还好?”
“嘴上说的是这样的。”道保感慨妹妹的敏感,又说道,“刚回京城那几日都睡不着觉,最近几日倒是好些了,能睡着,就做噩梦。”
“需不需要吃药?”郭宜忍不住问道,这是从战场上来的创伤应激反应,需要时间来抹平,或者找心理医生。
这个朝代心理医生就不用指望了,你敢同别人说这个,别人就敢说你神经病。
“安神药倒是吃了几副了。”道保说道,只是希望皇上能多给些假期,可别把人给逼疯了,“娘娘也不必担心,我也打听过了,说是新兵都会这样,以后会好起来的。”
有道保的话,郭宜也放心些,毕竟他办事靠谱,即便有几分谎报,也不至于胡编乱造。
“鄂普库回京之后,皇上可有何表示?”郭宜问道,她一直没有摸清楚康熙到底想要做什么。
道保回道:“回来之后,皇上召见过一次,赏赐了不少的东西,让他继续待在步兵营。”
“没提升官什么的吗?”郭宜问道。
道保摇摇头 ,“兴许功劳太小了?”
郭宜不觉得是这个原因,应当是康熙还有别的想法,只不过时候未到,果然帝王之心太难猜测了,“等过完年之后,我再问问皇上,看是否有其他的打算。”
“此事你不用同鄂普库说,他心思浅显,容易看出端倪。”郭宜补充说道,她怀疑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康熙才没有鄂普库说自己的想法。
道保点点头,他这个弟弟性子比较直率,有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这种机密的猜测确实是不能告诉他。
“娘娘在宫中可还好?”道保问道,迟疑了一会,又说道,“我听宫外都在讨论那日的烟火,说是七阿哥制作的,可是真的?”
“确实是有参与,不过也就只是参与而已。”郭宜说道,昨夜回了翊坤宫,她便问了胤祐来龙去脉,知道他只是参与了提出构想和议论知识,并未真正地参与制作,却也还是提醒了胤祐千万别因此骄傲自大。
她又让晋福去了乾清宫附近候着,以胤祐的名义给了戴梓红包,请大家喝个茶,这些功劳最后都算在了胤祐的头上,万一让人起了不满的心思,暗中妒忌,对胤祐没有任何的好处。
“如今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七阿哥的名头,想必宫中也是如此吧?”道保说道,他也没想到只是数月未见,胤祐就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
“叽叽喳喳的,没完没了。”郭宜无奈道,翊坤宫的人对此事都还议论纷纷,其他宫里的人只会更甚。
道保蹙眉,他思索了一下,说道:“我记得七阿哥的额娘还住在冷宫是吧?”
郭宜嗯了一声,提到戴佳氏,难免想到她那奇怪的反应,她让堇姑姑派人盯着她,免得起幺蛾子,“哥哥是怕有人借此生事?”
道保点点头,胤祐风头正盛,额娘待在冷宫,他怕闹出事情后,连累妹妹。
郭宜很想说不用怕了,已经有人开始挑拨了,不过这都是什么大事,她应付得来,便不说给道保听了,免得他担心。
“此事不必担忧,我自是时时照看,若有问题,必定会提前处理的。”郭宜说道,只要没有人恶意推波助澜,很快就能过去了,“大哥之前说去田庄,现在如何了?”
“已经在庄上小住了些时日。”道保说道,盛京并不重视种植农作物,故而他看着田庄上的一切都十分新奇,也更加了解为什么中原地区的人注重农耕,这其中包含着对生活稳定的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侍弄田地,稳定收入。
瞧着大哥有几分起意,郭宜又说道:“若是可以,跟着曹寅也是不错的选择。”
曹寅深得康熙重视,且为人不像索额图、明珠之流大搞党派争斗,所以跟着他远比被索额图这样的人当作棋子要好。
“娘娘您说,要是我回盛京种地如何?”道保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自打去了田庄,他心中一直有这个想法,如今正好说出来让妹妹帮忙参详一下。
郭宜万万没想到自己哥哥出来游历一趟之后的想法竟然是回家种地,她思索了一下,说道:“皇上打算在北方一带试验水稻种植,若是可以,大哥争取一下,这样也不用担心没有经验把事情搞砸。”
道保可不知道康熙有这样的想法,如今听得,心中大喜过望,他犹豫的原因在于,盛京如今的汉人可不多,熟识耕种之事的更是寥寥无几,种地一事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人,光是这一点就能把他难住。
若是能依托于此,后继发扬光大,就不愁无法下手了。
“娘娘也觉得此计可行?”道保问道。
“确实可行,大哥有此心不如同曹寅聊聊,你出自盛京,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做起事情来更为顺手。”郭宜说道,要试验水稻种植,前期买房置地也是十分重要的活计,需要一个对当地熟悉的人来做,道保若是去,曹寅应该还是很欢迎的。
道保点点头,忽而失笑道:“八旗子弟不经商不务农这种说法咱们郭络罗氏的人倒是都未遵循。”
“此一时彼一时,规矩是当下的规矩,要是陈旧不变通,那就成了束缚。”郭宜说道,京中的八旗子弟是以经商务农为耻,不然朝堂之上的风向怎会如此明禁暗行,朝廷能养得了一时,还能养得了一世?没钱便会走歪路。
道保点头,又问了一下宜妃其他的情况,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这是今年的银子,阿玛额娘说今年的生意不错,让你留着用。”
对于银子,只要来路清明,郭宜还是不会推拒的,年前生日加上俸禄,她已经收了不少金银,其中当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