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
之前那般张扬之事,故而他才送了这个东西。
“母妃生前之时,喜好朝珠,此物是老祖宗送给母妃,母妃去了后,便一直保存着,如今朕转送给你。”康熙说道,“先前你拒绝了朕的提议,朕思来想去决定将此物赠与你,不必在乎所用材料。”
听完康熙的话,郭宜只觉得这玩意儿更加烫手了,不用在乎所用材料,要在乎的是背后情谊?
咱就说,这种传家宝不应该给儿媳妇吗?比如说康熙的白月光——仁孝皇后,又比如胡说康熙的好助理——孝昭皇后,再不济,将来还会有第三任皇后嘛~
但是,康熙的话明显没有给她留任何的拒绝余地,这要换成原身,怕是要高兴坏了,眼下她只有一些迷茫与惶恐。
“如此,臣妾便却之不恭了。”郭宜谢恩道,“多谢皇上恩典。”
见宜妃收下此物,康熙在心中总算松了口气,他原本是准备了一千两的白银,加上内务府一些明面上的份例,但上次宜妃拒绝了封位之事后,他思来想去,也找不到合适的赏赐,之后才想起母妃之前留下来的东西。
好在郭宜不是康熙肚子里面的蛔虫,不然要是知道自己与白银千两擦肩而过,刚刚憋回去的泪水恐怕要决堤,再捂住嘴来一段B-BOX。
因着康熙的安排,内务府直到晚上才将赏赐的份例送过来,若非如此,郭宜恐怕早就猜出他们神神秘秘的这一出到底是为何了。
其他各宫闻风而动,其中以皇贵妃和贵妃的礼最为厚重,荣妃和王贵人也送了厚礼。
说到这两人,她们忙着善堂的事情,多年来积攒精力终于有处发泄,干得热火朝天,听说还找了内务府要了不少的衣服和首饰的花样子提供给善堂,拥有全国顶尖资源的内务府向来走在时尚的前沿,无论是江南江北,还东海西漠,只要内务府愿意,都等想方设法地办到。
再说了,后宫之人对别的不在行,但是衣食住行无一不精致奢华,钻研透彻,一心阁做的又是女人的生意,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连王贵人最近都在学着如何设计首饰,就是设计图还没有学到位。
有了这两位大佬的加持,再加上宋四娘和李嫂子的事情,一心阁在京城的名声简直就是如日中天,又因关系到皇家,皇太后是万般容不下抹黑皇家声名的事情,下头的人也不敢偷奸耍滑,走的诚信经营的路子,也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出乎郭宜意料的是宋四娘和李嫂子也送了礼物,是一双精致的绣鞋,缎面之上是在整幅的绣花,以水纹打底,上面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朵朵睡莲,鞋口处镶嵌了一圈圆润的珍珠,穿上这样的鞋子行走,鞋面在裙摆之中若隐若现,真有几分步步生莲的意味。
听说是她们特意找了道保询问了宜妃的生辰,赶着时间准备好后,又求着曹寅帮忙带进皇宫,由康熙转交给对她,如此心意,自然也让郭宜感动了一番。
除此以外,胤禛和胤祚也准备了一块上好的玉料,大概是将自己能从永和宫搬出来的功劳算在了郭宜的身上,挑选的玉料品质上乘,握在手中不似往常的玉石冰冷,还带着一股子暖意。
至于惠妃,也准备了一份精致而不失礼数的礼物,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来传话的人态度也十分恭顺,将惠妃的心意传达了个十成十,这种完美到近乎面具的对待却是让郭宜心中感受到不舒服。
她想起自己刚传过来之时,与惠妃相处的情形,虽处事不够完美,但是能从其中体会到一种真实的感觉,现在……
郭宜让堇姑姑把东西都登记造册,收进了库房,至于康熙送的簪子,有生之年,她都不会让它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过了宜妃的生辰,距离除夕就不远了,整个皇宫之中又陷入了一种热闹愉悦的氛围,连往常不对付的人撞到了一起都会说声“大过年的,算了”。
除夕,真的是让人感到欢喜的一个节日,但是繁琐的礼节也让人感到痛苦,毕竟穿着厚重的朝服在凛冽的寒风中站着并不是什么让人快乐的事情。
此次新年,郭宜再次见到了太皇太后,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看起来太皇太后比去年老了许多,花白的头发虽然如同往昔一般梳得整整齐齐,但是失去了光泽,背也佝偻了许多,显而易见地看出了岁月留下的痕迹。
郭宜瞧得一阵唏嘘,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看着眼前这位在无数影视剧中出现过的厉害女性,她总觉得有几分不真实,但看着她那衰老的模样,神化的光芒褪去,这也只是一个年迈的老人。
当然她这情绪来得快去得更快,毕竟之后还有那么多的流程要走,需得打上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
等到守岁的时候,她才微微松了口气,坐在椅子上歇息,听着别人闲话家常,偏殿之中隐约传来孩子的欢笑声,在这种暖融融的氛围中,似乎有了几分“灯火闲坐,家人可亲”的错觉。
为何说是错觉?因为总有一些人喜欢拈酸吃醋,挑着公共场合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而且今年皇太后陪太皇太后回了宫,单独守岁,殿内的氛围更加活跃了。
大概是从生辰起就延续下来的好心情,郭宜对着那些酸言酸语免疫了不少,她对着上首的钮祜禄氏说道:“之前说的事情考虑得如何了?”
她说的是话本子的事情,之前春桂说了之后,她便同钮祜禄氏提了一嘴,不过钮祜禄氏并没有给个准确的答复,此时闲来无事,她便又问了一次。
钮祜禄氏环顾四周,见没有人注意她们这里,也跟着压低了声音说道:“等年后再说,我心中还没有想法呢。”
郭宜细品了一下,觉得这事儿有戏,钮祜禄氏并没有一口回绝,想必心中也是有想法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冲出自我的禁锢了。
她们这边说着悄悄话,那边有人却是扬声质疑道:“真的有人把京中之事编成戏曲传唱吗?”
郭宜心中咯噔了一下,她知道隆科多和李四儿的事情已经被传唱大江南北了,也就是碍着佟佳氏一族的势力,此时在京城中还未流行起来而已,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另有人附和道:“可不是呢,说起来也是十分丢脸了,这有头有脸之人竟然做出这等事情,真是侮辱了门楣。”
郭宜瞧着皇贵妃的神色淡了许多,心中暗骂这些人可真是会挑时候,大过年的,非要在别人心窝子上捅刀子,她笑道:“原来林贵人也知道这件事啊,本宫之前也听得皇上提过,说这宋家在东安县可也算是富贵人家,竟然为了虚无缥缈的族产追至京城,差点逼得宋四娘家破人亡,好在皇上英明,为宋四娘正名,也合该编成戏曲,让世上之人知道,这善恶到头终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