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
人。
这些人在发现盗版之后查到是哪家,直接就呼啦啦找上了门。
他们也不跟对方讲道理,进门就打砸,砸完了就跑,对方压根就抓不到他们,哪怕知道是工坊的人做的,那些人也不敢去告。
开什么玩笑,大家都知道这个工坊是谁开的,人家义父是廷尉,亲爹是廷尉丞,都不用搬出岳父来都能压死他们。
好几家被打砸之后,也就没人敢继续盗版。
不过有那些眼馋的想着咸阳附近不行,他换个小地方总可以了吧?
这些士兵总不可能千里迢迢跑别的地方去打砸,虽然到时候把桌椅运到咸阳也要一大笔运费,但还是有的赚的。
可惜此路也不通,因为工坊里的残疾士兵家乡遍布天南海北,这些人气鼓鼓地写封信回家通知家里人一定要把那些人的作坊给砸了。
家里人接到信自然也是高度重视,且不说要是主婿手下这个作坊没有了他们还要多养一口人,就说工坊每个月给的月钱都很多。
那些残疾士兵不仅能养活自己,甚至还能接济家里,这是一大收入来源,万一没了怎么办?
于是那些跑到村镇去开办作坊的人又被打砸了一通。
这一下子是真的没人敢抢这个生意了,至于跑荒山野岭去建……那也得有路啊。
菟裘鸠看完文书之后十分惆怅,幸好是在秦国,幸好他的身份地位高,要不然只怕现在已经进去了。
这都什么恶霸行径啊,不仅仅是触犯了反垄断法甚至还触犯了刑法的那种。
菟裘鸠无奈地摇了摇头,拽过一张纸开始写新的规划——扩建分厂。
工坊的规模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据说订单都排到一年之后了,说明现在工坊的制作能力跟不上销售,就一个工坊显然不够用,开办新的分厂势在必行。
既然之前有一些商人开了作坊并且还卖出了东西,证明这些人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正好捞过来让他们去开分厂。
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正路,把人家锅砸了算怎么回事?万一遇到一个鱼死网破的,怕不是背着刀要来砍他。
而且楚国一战从书面上看是挺顺利,可打仗哪儿有不受伤不死人的呢?这一批下来身有残疾的士兵肯定还很多,多建几个分厂消化一下。
也不知道能不能处理完,实在不行就搞点别的吧。
菟裘鸠一边让工坊那边的管理人员牵头把之前那些开作坊的商人喊到一起商量,一边准备去找王贲。
这些事情嬴华璋都已经不怎么管了,直接放手让他去做。
毕竟现在嬴华璋手上事情也很多,楚国纳入大秦版图之后,那边的直指安排也要跟着调整,还有魏国和齐国那边要增派人手。
当初他都到了楚国还不能确认菟裘鸠的方位简直是他心中的痛,但凡直指的消息再灵通一点哪里还用得着菟裘鸠这么冒险?
作者有话要说:
菟裘鸠:我就半年没回来,这群人都快进化成了峨眉山的猴子了!兔兔在猴子身上用力蹦了两下.jpg
第192章
嬴华璋手上的事情很多,以至于养伤也得忙。
不过他原本也是打算在养伤的时候把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等伤好之后就可以跟菟裘鸠一起过一段放松的日子。
那时应该是夏天了,他父王很可能会跑到行宫去避暑,他在那里也有一座府邸还没带菟裘鸠去过呢。
只不过,他现在忙,菟裘鸠好像更忙。
菟裘鸠忙着写计划书,把工坊的事情搞定之后他就要全身心投入到王陵的建设了。
等写完计划书之后他想了想转头去找了王贲。
王贲此时才是真正的休息,休息之后好继续去打燕国。
此时听说菟裘鸠过来不由得有些惊讶,在听了菟裘鸠的意思之后他不由得面色严肃,起身行礼说道:“我先代麾下儿郎谢过少府令。”
菟裘鸠连忙起身摆手说道:“哎呀,这有什么好谢的,本来就是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这些年战事频发,国库收支估计也是勉强平衡,我也没啥别的好办法,也就这点本事了。”
王贲连忙摇头:“这本事可不小,否则为何之前没人做呢?”
菟裘鸠心说因为除了主将之外没人会把下面的小兵当人啊。
在统治阶层眼里,人口就是数字罢了。
实际上菟裘鸠他自己现在隐隐都有这种感觉,在不看到人的时候,只看着那些数字是没有实感的,唯有亲眼见到才能意识到那些数字也都是活生生的人。
菟裘鸠想到这里思索着回头有时间也要去作坊或者找个小山村住一段时间,要不然高高在上久了,他感觉自己也要被同化,想事情只看得到大局,忽略普通人的真实感受,这样下去万一忽悠,啊,是劝谏秦王在一统天下之后转变大秦的政策时候翻车了怎么办?
菟裘鸠心里盘算的挺好,实际上他哪儿有什么时间去感受平民生活啊。
工坊要开分厂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尤其是分厂管理人员的选择,然而这又不是他的正经工作。
他的正经工作如今是修建王陵。
为此菟裘鸠还特地找风和日丽的天气亲自去骊山一趟,等到那里之后他就发现一天的时间观察……不够。
后世骊山所有景点一天都能转完,现在一天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路上。
当然王陵周围的道路修建得还是很不错的,道路宽阔,而且设计了专门的车轨,这个车轨十分类似于后世的铁轨,只不过都是用木头制成。
因为车轨的缘故,这里运输的车辆也都比较特殊。
菟裘鸠坐车看向工地,发现这里劳作的大部分都是刑徒,之所以能看出来就是因为好多人脸上有字,还有些人是秃头。
在这个年代顶着秃头在外可不是因为脱发,一般都是因为刑罚,至于因为脱发而秃头的都会带上帽子之类的东西遮掩。
他想起后来章邯带人平叛的时候带的就是骊山刑徒,一时之间心理压力稍微减少了那么一点点。
都是刑徒的话,只能说这些人都触犯了法律。
这时候的大秦法律细致归细致,倒也没严苛到变态的程度,而且每年都在改。
会被施以黥刑、剃头甚至砍手砍脚这种的刑徒犯事必然不小。
看到这些刑徒,菟裘鸠就知道为什么嬴政在位的时候还没人反抗,胡亥上位就凉了。
主要是后来胡亥开始大批量的征召黔首良民去做这些工程,再加上横征暴敛,不凉才怪。
菟裘鸠在骊山转了一圈,正好看到刑徒们在拆墙,拆的还是地宫的墙。
他内心有那么一咪。咪的心虚,不过很快他就被墙吸引了目光。
地宫的墙并不是单纯的一面墙,而是由两面墙组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