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


事实上后患无穷。

只盼魏靖琦能尽快退了与沈青玉的婚约早日来许家提亲。

以魏家的家世,魏家嫡子来提亲,那些个盼着许清渺高嫁的许家长辈应是高兴都来不及,定然会应下这门婚事。

魏靖琦温文尔雅,与这样的正人君子过一辈子并无不妥。

想着想着,许清渺沉沉睡了去。

几日后。

上京传遍了魏家嫡出小公子魏靖琦与沈家嫡女沈青玉退亲的事,人人乐道感慨。

此事盛大,东宫的周雪燃和太傅府的许清渺几乎同时知晓。

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出谋划策

旭日暄和, 临近夏末,天也没那么炎热了,绿植依旧盛。

尚书府上今日来了贵客。

府上的家仆热情招呼着门口的俊朗公子进门, 又小声吩咐边上的伙计去通知家里的主子,说是未来的嫡姑爷来了。

魏靖琦在一众同辈世家公子里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人人皆道其是满腹经纶, 彬彬有礼的如玉郎君。

沈青玉有这样的未婚夫婿是惹人眼红的, 上京女子里最羡慕的除了未来太子妃姜婉儿就是沈青玉。

“魏公子。”尚书府的家仆有礼候安, 见了这样的谦谦公子自然嘴角上扬。

此刻他们殊不知魏靖琦是来商榷退亲一事的。

“嗯。”即使是来退亲, 魏靖琦仍是有礼回应。

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的魏靖琦面上有一丝疲倦之意。

得知魏靖琦来了,府上的婢女匆匆小跑着去告知沈青玉, “未来小姑爷来了。”

沈青玉刚洗漱完, 忙叫几个婢子帮着梳妆,取了好几件衣裳做对比最后挑了一件翠青色的, 形态妆扮是婉柔做派。

距魏靖琦来了有片刻了,沈青玉着急想见他, 一路疾步得快要小跑起来。

前段时日。

魏靖琦挨了家法,听闻伤势不轻。

沈青玉不知其中缘故,只听他受了罚心中很是忧虑,想着上门探访不合礼数, 显得她不矜持,便叫人送了些好药过去。

谁知被魏靖琦退了回来, 说是府上有御医在, 让沈青玉不必操劳。

魏靖琦向来知礼数,沈青玉自小有意亲近, 都被他保持距离, 只道男女有别。

沈青玉虽愁, 但不恼他这样,魏靖琦是温润君子,她高兴才是。

白驹过隙。

他们都已长大,阿娘告诉沈青玉,该叫爹爹催魏家来提亲了。沈青玉娇嗔着怪道一句“阿娘”,实则心里也催着魏靖琦快些来娶她。

方才婢子来说魏靖琦在正堂和老爷商议何事。

沈青玉疾趋而去,直至正堂出现在视线之中她才放慢脚步,深吸了口气,理了理发鬓和衣衫,端方走去。

五步,四步,三步......

近了,沈青玉听到正堂之中的交谈声愈来愈近,两道声音在耳边放大。一个沉稳中年男声,是她父亲,一个清朗青年男声,是魏靖琦。

她父亲语态似有些激动,不自觉抬高音调,“此事可与你家父商讨过?你可知此事这对沈魏两家意义为何?”

魏靖琦温文尔雅,不急不徐,“人生大事,沈伯伯应也不希望女儿错付终身。就算是我父亲压着我,我也不会答应这桩婚事。小辈今日就是为退婚而来。”

“你!你!”沈尚书气得说不出话来,忽而看见自家女儿沈青玉站在门口,双目通红。“青玉?”

魏靖琦与沈青玉眼神交汇,只见她鼻子一酸,眼泪说掉就掉。

魏靖琦一愣,在他印象之中与沈青玉交际甚少,对方应是和他一样对这桩婚事是无奈的。

“告辞了。”魏靖琦朝沈尚书行礼,他应对不了女子落泪,应该说是除许清渺之外的女子。

沈青玉见魏靖琦离去,转身追上他。

“魏靖琦。”这是沈青玉第一次叫他的全名。

她竟然被魏靖琦退婚了,奇耻大辱,叫她日后如何在上京立足?上京哪些贵女们又该如何看她?

她们定会耻笑沈青玉的。起初沈青玉仗着魏靖琦这个未婚夫沾了不少光,如今都要如数还出去。

魏靖琦停下来,转身。“沈姑娘。”

三步之遥。

沈青玉脸上的泪还没擦干,她问魏靖琦,“你为何要与我退亲?”

“我有爱慕之人,也不该耽误沈姑娘。”魏靖琦道。

“耽误?和你在一起怎么能是耽误?何况除了我,上京哪家娘子还配得上你?”

除了魏靖琦,沈青玉看不上其他男子。

“沈姑娘会遇到良人的。”魏靖琦不知说什么安慰她,也不知她为何如此大的情绪,分明他们相知相处并不多。

“你既说已有喜欢之人,她是谁?”沈青玉恨不得咬碎银牙,她从小是被家里捧着长大的,现下竟叫魏靖琦和那女子这般羞辱,颜面何存?

沈青玉从未见过魏靖琦和哪个娘子走得近,怎么会这么突然?

上京谁人不知魏靖琦和她早有良媒,到底是哪家的娘子敢抢她沈青玉的良婿。

魏靖琦不言。

沈青玉上前一步逼问,“怎么,你要和我退婚,难堪的是我沈青玉,我难道还没有知情之权吗?”

其实告诉她也无妨,退完和沈家的婚姻,魏靖琦便会去许家提亲,他说过不会让许清渺等他太久的。

“是许三姑娘。”

许清渺?

很好。

沈青玉袖中的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的肉中,许清渺一个庶出也敢抢她的夫婿,何等屈辱。

上京有多位王公贵族的纨绔子弟爱慕许清渺之姿许久,常以此打趣。只可惜那许三姑娘清冷自傲,谁也瞧不上,任凭他们送多贵重的礼都不收。

揽音楼是上京权贵闲谈消遣之地。

三五个纨绔子弟约在此处听小曲,品茗吃点,很是逍遥。

二楼贵席,隔着紫兰纱幔,公子们在看楼下中央台上唱曲的两个小娘子。

两个小娘子唱的是江淮曲,身段婀娜,面容如花,嗓音灵动。

众人听得真上头,跟着眯眼摇头晃脑,手指在大腿上打着拍子。

唯有一男子不满地发出了“啧”的一声。

“可惜了,自从见过那许家三姑娘,现在看哪个女子都不是滋味,就连床笫之事都提不起兴致了。”

“兄弟,你是放纵过度,要不我给你个方子?保证吃完生龙活虎。”

说罢,几个人哄堂大笑。

那男子骂了声,又道,“你们懂什么!三姑娘生得当真可人,娇靥如玉,身姿窈窕,声音小鸟似的清脆。”

男子正沉迷回味着,旁人浇了冷水,“只可惜,她清高得很,谁也不见,送她价值连城的宝钗都不要。那么大架子,可惜是个庶女。”

“庶女如何?叫爷讨她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