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参加同学的生日会,结果钟卉不同意。
为这事,她还哭了鼻子,钟卉把她给批了一通:“小孩子专心读书就行了,交什么朋友!”
钟卉自然也记得这事,此刻只能假装没事人一般,问道:“晓霞要转学了?转去哪里啊?”
这么多年,女儿那些关系好的同学朋友,每一个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何晓霞的父亲是厂里的技术员,也是厂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母亲是厂校的老师。在国棉厂,这种组合在群众看来是“工人贵族”组合,跟他们普通工人不是一个路子的。
上辈子,钟卉死盯着禾禾的学习,反对她花太多时间在交友上。特别像何晓霞这种“工人贵族”家庭的孩子,都要转学了,有啥好来往的?
现如今钟卉早已经想开了,她越反对,孩子越叛逆。禾禾在学校交朋友这事,她不会干涉太多,站在她后头把好关就行了。
禾禾有些无精打采:“转去市里的小学。她下学期就不在这边住了,要搬到市里去。”
何家两口子在厂里出了名的重视教育,每个礼拜都送孩子去市里学小提琴,这次给孩子转学想必也找了不少门路。
钟卉沉吟不语,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跟女儿聊聊零花钱的事,“那你得好好准备个礼物给她。从这个礼拜开始,妈妈每周给你一元零花钱,你如果有想买的小东西或者同学之间互送小礼物,可以自己去买。”
禾禾眼睛亮了,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吗?妈jsg妈你说的是真的吗?”
钟卉嗯了一声:“不过你自己要学会记帐。隔一段时间给妈妈看看你的小帐本就行了。”
禾禾脸上的愁闷一扫而光,兴奋地看着妈妈。
钟卉从口袋里掏出5块钱:“这次因为要买礼物给晓霞,妈妈把这个月的零花钱提前给你,再多给你1块钱。”
禾禾激动得心怦怦直跳:““好的!妈妈!”
*
女儿去上学了,钟卉一觉睡到中午十二点,匆匆吃了点东西,便打算去天桥市场找钟妙。
平时上班都穿着工作服,出门办事还是要捯饬自己。
钟卉换了一件以前当姑娘时穿的蓝色束腰连衣裙,她现在才三个多月,还看不出来怀孕。
对着镜子梳好头发,钟卉打量了一下自己,除了脸色看上去憔悴,其它还好。生完禾禾,她经常忘了自己的年龄。
其实在厂里她算是早婚早育的代表,二十岁结婚,二十一岁生禾禾,今年也才二十八岁。
在梳妆台的抽屉翻找了好一会,钟卉终于找到一支口红,抿了点在唇上,镜子里那个人终于鲜活了一些。
和江晟结婚之前,钟卉是很要好看的。可惜在厂里上班,每天都穿制服,要好看的机会实在不多。
那时候,上下班穿的衣服都是精心搭配过的。这一路上,也不过是半个小时。
和江晟谈恋爱约会的时候,钟卉最期盼的就是穿一件好看的衣裳,去到远一点的地方。
有多远?也就是厂门口的13路公交车坐到头,再换乘2路,一路坐到砀山公园。
每次约会她和江晟说好分头出发,却好几次在厂门口遇上。两人很默契地一前一后上了公交车,却从来不交谈。
换乘公交车后,瞧着离厂里越来越远了,钟卉才好意思跟江晟说上几句话。
人多的时候,江晟会站在她后头,将她护在胸前。有座位的时候,会二话不说地把她按在座位上,然后大喇喇地坐在她旁边,看着她。
钟卉脸色通红,小鹿乱撞,江晟却淡定得很。
几趟砀山公园跑下来,她和江晟便在一起了。
那时候,她想的很简单,恋爱、结婚、生孩子,女人都是要经历的,早点比晚点好。在工厂,多少女工都是这么过来的。
更何况,江晟是她喜欢的。
钟卉也很希望自己和其他姐妹一样,过上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像她每个月都会去银行“贴花”,存个五块十块,到年底连本带息取出来,买一样平时舍不得买的大件。
结婚后才发现,过日子才不是“贴花”。有些人吧,就是块捂不热的石头。
一个人生活那么多年后,钟卉想开了,捂不热的石头扔掉便是,赚钱养娃才是正道。
第6章 抄底了
“姐!”钟妙接到电话就在天桥底下转盘那等着,远远看着钟卉从公交车上下来。
等人走到跟前了,她一把抓住姐姐胳膊上上下下打量,气色看上去还好,情绪也蛮平稳,这一路七上八下的心情稍微安定了些。
钟妙以前也在国棉厂当过工人,只干了一年就辞职了。日夜三班倒,在电机声嘈杂的环境里,每天重复着千篇一律的事情,她受不了,干了几个月就心情抑郁,例假都紊乱了。她不像姐姐那么安分,心思都在唱歌跳舞和厂里的文体活动上。
在车间主任和值班长眼里,像她这种文体活动的骨干分子是最叫人头疼的。三天两头请假去参加活动,混公假。
后来钟妙就像皮球一样被几个车间踢来踢去。刚好她也不想干了,就辞职出来在天桥市场做小生意。时间比上班灵活多了,赚得也比上班多。
一想到姐姐在电话里说的那些事,钟妙就气得血气上涌。反而钟卉看她气得直哼哼,扑哧乐了:“我已经想通了,你也别生气了。我跟江晟过日子过不到一块去,这婚早晚得离。既然他都提出来,我就爽快答应了。”
钟妙一直觉得姐姐这个婚结得委屈,姐夫在外面做生意,常年不在家。姐姐要上班,要照顾女儿,公婆那边还经常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她鼻子泛酸,叹道:“我倒不是担心别的,你这要带着禾禾,肚子里还有个小的,以后日子咋整啊?”
钟卉早已经看开了:“能咋整?一步步来呗!第一步你得陪我去一起去看房子。你还记得禾禾刚生来几个月有多闹吧?我要租个大点的房子,不然大的小的都别想休息好了。”
钟妙看姐姐在冷静地为接下来生活做打算,心情也好了些。她对老城区这块比较熟,赶紧带着姐姐去住房比较密集的老四区看房子。
看了一圈,钟卉大感失望,90年代的租房市场比她想象的还要萧条。
本地老城区的市民大多住的低矮平房,她们在一个巷弄里找到一家对外出租的,租金倒也不贵,两间瓦房租金30元。只不过条件还不如钟卉现在住的单位房,一个院子共用一根自来水管。屋内特别闷热,蚊蝇乱飞,地面返潮踩上去黏脚。
姐妹俩互相交换了个眼神就从里面出来了。
条件稍微好点的是单位盖的老公房,和钟卉现在居的差不多。这种公房原本是不能对外出租的,有些胆大的职工自己不住,偷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