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


什么?”

这阵子林氏、桐哥儿和大庄媳妇跟他说了不少怀胎期间的事,他已经知道孩子得到四个月的时候才会有点动静。

“听不到也要听嘛。”李青山坐起来,向前挪了挪将柳鱼揽在怀里道:“我得叫他知道,他爹爹喜欢他,盼着他呢!”

柳鱼唇角翘得更厉害了,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他也盼呢。

……

第二日还是阴天,早上又下了一会儿小雨。

李青山没杀猪,起床后先去地里转了一圈。雨下得时间虽不长,但昨个儿那两刻钟下得还挺大的。

这时候的麦子“头重脚轻”,因着下了雨,土壤湿润,有些倒伏。

不过好在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李青山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有些歪了的麦子慢慢扶正。

地里走了一圈再出来,草鞋上已满是淤泥了。

李青山在家门口的石头上将泥巴蹭干净了再回家。

院子里此刻满是白米粥的香气,柳鱼正在灶房门口剥青豆。

见状,李青山洗了手赶紧去给他帮忙,“这是要做什么?”

“青豆炒腊肉。”

昨个儿剩的那点青豆,给李大伯家和大庄家都分了一些,自家也还有剩的,趁着新鲜还是早些吃了好。

李青山听罢,又冲着灶房喊:“娘,再给小鱼蒸碗蛋羹,他爱吃!”

“还用你说?”丛春花高声嫌弃道。

现在家中赚得钱比以前多的多,家里的鸡下蛋又多,自然也舍得吃。

蛋羹是一人一碗的,丛春花还别出心裁在上面撒了些青豆。

四碗白米粥、四碗蛋羹、一碟青豆炒腊肉、两个咸鸭蛋、几张烙饼是一家人的早饭。

吃过早食之后,丛春花兴冲冲地拿上小提篮和关老太太一起上山捡菇子去了。

虽说在县城看铺子赚钱是很好,也不累,比在家里忙这忙那的似乎还轻快。但相比之下,她还是更喜欢在家里捡这捡那的日子。

当然,要叫她选,她自然还是选择赚钱了!

得在他大孙子出生之前,多为他存点钱!

雨后泥多路滑,柳鱼就不去了,在家煮猪食铡猪草喂猪、喂骡子。

而李青山,早早被其他汉子喊走,说要一块下网捉鱼去。

雨后空气新鲜,是夏日久经闷热的鱼儿最活跃的时候,比平日里要更好捉些。

一到地方,李青山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指挥的那个人,“大牛二牛到中间撒网,石头小五大贵二柱在左右两边守着鱼笼,机灵点!我来赶鱼。”

李青山选的这个地儿,是吴白河分叉出来的一条小河,也就到腰那么深。兴是鱼儿太闷,这处水又浅,李青山向跟渔网相反的方向扔了块石头,水面上顿时满是鱼泡泡。

“乖乖。”大牛愣在原地道:“这是要干票大的啊!”

“别说话。”李青山轻声提醒他,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后,他开始拿着竹竿敲打水面。

水下的鱼顿时受惊开始向渔网的方向乱窜。

抓着渔网绳子的大牛二牛是最直观感受到手底下渔网重量的,心中不禁激动起来,但还牢记李青山说得,安安静静地守着,别把鱼吓走了。

夏日的天,阴晴变化的总是很快。

早上天还阴着下了小雨,到了午时太阳已从云层中探出头来了。

正在院子里纳鞋底的柳鱼抬头望着从稠密的树叶缝隙间撒下来的阳光,缓缓笑了。

而另一边,下网捕鱼的人也获得了“大丰收”。

“乖乖。”口头禅同样如是的二牛望着再一次满满当当的渔网,赞道:“李青山你真是神了!”

“特别招鱼!”

这话,李青山爱听。

第83章

这么多鱼,只靠村里那点人买,根本卖不完。

李青山干脆道:“等吃过午饭,路再干干,我赶骡车拉到县城卖,你们去两个人跟我一起。”

李青山从这一大堆活蹦乱跳的鱼里捡了两条也就一斤沉的鲫鱼,笑道:“卖得钱你们分,这两条鱼我拿回家炖汤喝。”

这些鱼得有小一百斤呢,若是卖,可不止是两条不值钱的鲫鱼的事。

其他六人闻言都纷纷道不行。

“客气什么?”李青山刚要走,突想起来一件事儿又折返回来,“对了,顺便问问你们那片儿的人卖不卖山水牛,要是想卖,咱们可以一块拉去卖了。”

早先,柳鱼帮着李大伯和杨秋芹他们在摊子上代卖野菜的事渐渐被村里其他人知道了。

有些心思活络的就上门问能不能帮他们代卖个鸡蛋、鸭蛋或是小菜什么的,给钱都行。

丛春花本想答应的,被柳鱼给拦住了。

不是嫌麻烦,也不是不想帮这个忙。而是一旦开了这个口,像杨秋芹这样心思正不歪想人的还好,但若遇到个心思不正的人,他送给你的东西称了重,你按他定的价,但最后因为做生意总要给客人让些利,卖出的总额和他计算的只差个几文,他没准都会觉得是你偷偷昧下了钱。

明明好心帮忙对方不知感恩不说,还叫自己白惹一身臊。因此,柳鱼从最开始就拒绝了这样的请求。

不过李青山这次说的山水牛倒是不打紧,它是数数直接卖给县城药铺的,且死的活的一个价,不存在因为讲价让利少钱的事,这样就能安心做好事了。

村里得到信儿的人都纷纷提着自家清早去山上捉的山水牛到李青山家里来。

这山水牛又叫大牙土天牛,夏日雨后山上总是会有很多,它的寿命只有一天。能炒了吃,也能做药材活血祛瘀用。

别看它小,牙大咬人很疼,叫天牛是因为会飞。

这么多的山水牛送到自家院子里来,一个搞不好飞出几个惊着柳鱼就不好了,李青山便道等未时会在村口等着,到时候人多,也算做个见证。

柳鱼望着他刚刚应付完一个又来一个,不禁笑了。

这人,就是心软。

丛春花和关老太太在山上也捡了不少好东西,有地皮菜和各色他们这里常吃的菇子,属香味浓郁的香窝儿最多。

午饭便吃得手擀面,下面的汤是用香窝儿炖出来,很是浓郁。

面条上的浇头是酱爆香窝儿末,香辣过瘾,菇香浓厚,很是下饭。

“等明个杀猪了,切点五花肉剁碎跟香窝儿一起做成酱,更好吃!”

丛春花说完又跟李青山道:“我跟你奶奶都没找到榛蘑,一会儿你去县城的时候,到干货铺子里看看有没有卖的,买得时候可得看好,别有发霉被虫子咬了的。”

“还得捡着闻着香的买!”

做小鸡炖蘑菇是她昨天走半路念叨起下雨来临时起意的,本还想上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榛蘑的。果不其然,没到时候的东西就是有也不会被人轻易找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