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一次性做上好几天的,后头慢慢热着吃。
昨日包了些酸菜豆腐的包子,柳鱼舀了点水放在堂屋的大锅里,先热上包子。
之前买的小鸡仔还没到下蛋的时候,因此现在家中吃鸡蛋还是靠的原先那三只母鸡,有时下两个有时下三个,家里四个人总归不够分的,还都争着做不吃的那个。
比起喝起来没多大味儿的米粥,李青山更爱喝有滋味的蛋花汤,柳鱼干脆就烧汤喝。葱爆香,加入木耳稍微翻炒一下加水烧开,一次打两个鸡蛋,加盐、醋、麻油调味,临出锅前撒一小撮香荽,酸酸的又有麻油的独特香气,很是开胃。
灶房里的这个灶连着一个小灶,柳鱼顺手烧了点油,油热后稍微晾一下,直接泼到他事先准备好的加了辣椒面、白芝麻和盐的小碗里,热油一泼,满灶房都是香味儿,李青山和丛春花吃包子要是没有这个不下饭。
汤烧好了,丛春花帮着往屋里端,走到廊下李青山也忙完了正在把肉装到板车上,丛春花道:“青山,给我留条猪前腿,一会儿我去趟你外家。”
丛二舅家的意哥儿出嫁的日子快到了,丛春花这个当姑的得去看看出嫁的嫁妆准备的怎么样,顺道看看家里操持的如何了。
以前家中穷,回娘家她都没钱置办重礼,现在李青山干起屠户来了,她自然得将礼备的重一点。
丛家村离桃源村有些远,丛春花这次去要在那多住两天,就不叫柳鱼跟她一起去了。
关老太太以前在绣庄做过绣娘,是见过些世面的,因此像一些简单的绿豆糕、栗子糕,柳鱼都是会做的,做的口味一点也不比点心铺子的差。
所以等李青山出门后,柳鱼便做了一些叫丛春花带着,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拿得出手、很好看。
丛春花得意道:“我们鱼哥儿就是灵巧。”
桃源村在云水县城南边,丛家村在北边,正是两个方向,可是远的。当年也是李青山的爹在县城偶有一次遇见丛春花,相中了,费了好大功夫才娶回来的。不然像这么远的两个村子,其实一般是不会通婚的。
丛春花走了一段路,到了官道上可算遇见了一个专拉客的骡车,她去的地方远,背的装猪腿的大背篓也占地方得收钱,一共花了三文钱。
要在以前她是舍不得坐的,现在家中有稳定进项了,和以前日子不同了嘛。
不过这骡车也就是快些,腿少挨点累,坐起来是真颠人,到了丛家村村头下了车,她都还头发晕。
一晃她嫁出去也有二十多年了,村里的小辈认得她的都不多,她背着背篓进村,好些人直看她。
到了丛家的巷子口,正在巷子里玩闹的丛老大的大孙子黑娃瞅见了她,立马飞奔回家报信,“太奶奶,奶奶,我姑奶奶来了!”
丛老大和丛老二早就分了家,目前还健在的丛老太太跟着丛老大住,丛春花自然先奔着这边来。
丛老太太在屋里听见了,可是不得了了,非要自己下炕去迎她闺女不成。
她只这一个女儿还是老小,那可是她的心尖肉啊,当年嫁人的时候也是好生挑选的,奈何后来的事又有谁能料得到呢。
她年纪大了,女儿嫁的又稍远些,也没法常回来,是见一次面少一次了,丛老太太站在门口看着也有些老了的闺女直抹眼泪。
丛春花走到跟前努力笑着是想哄她开心的,只是还没开口,鼻子一酸,眼睛里也满是水光了。
第37章
丛老大的媳妇朱氏见状赶忙说些别的叫这母女俩散散眼泪,“怎么没见青山和他夫郎啊?”
丛老太太一听忙往丛春花后头瞅,还真是没有,问她怎么不叫青山和鱼哥儿一块过来。
李青山和柳鱼新婚第三日的时候有来过丛家,柳鱼可是李青山老大不小了才娶到的夫郎,人长得好看性子又柔静,很知礼,丛老太太心中可是喜欢呢。
“先进屋。”丛春花进了屋,把她背篓里用笼布包着的猪腿掀给丛老太太看。
“带这个作甚!”一条猪前腿有个十几斤,要买得二百多文钱呢。
不管是丛老太太还是朱氏都责怪她带这么重的礼干什么,她日子过得本来就不易,如今家中还添了两口人吃饭,怕是更吃紧的啊。
丛春花笑呵呵地,这才慢慢说起来李青山如今做了屠户的事。
丛老太太和朱氏大喜。
丛春花道:“青山得出摊,鱼哥儿在家照顾他,我就不叫他们来了,等意哥儿出嫁,他们再来。”
“対対対,还是生意重要。”丛老太太喜得都不知如何是好了,这有了立身之本以后可就一点也不愁了啊。
朱氏嫁进丛家的时候,丛春花才十岁,两人相处的时间长,关系处的好,朱氏也高兴的不成。
丛老二的媳妇王氏这会儿也得了信了,匆匆跑过来,一进堂屋看着背篓里的大猪腿一下就止了脚步。
这…这是个什么情况!
上次吵了架,是涉及她儿子的,丛春花其实现在心中也还憋气,但说到底还是一家人,她不能叫她二哥夹在中间为难,有些事情稀里糊涂、不能较真也就这样过去了。
她先开了口叫了声二嫂,王氏应了一声,赔着笑说:“他大姑,来了啊。”
说完又看丛老太太的脸色,其实她嫁进丛家比起家里几个姐妹过得都好,不是说过得多有钱,是不受气心里头顺畅。
婆婆和善、妯娌大方凡事都让着她、男人上进,可就在她当时脑子抽怕婆婆将她的意哥儿许给李青山,就想快给李青山说门亲事后,一下子都给得罪了。
尤其丛老太太,王氏嫁进来那么多年就没见过她发那么大的火,现在她见了丛老太太跟老鼠见了猫似的,连大炕都不敢上,自己拉了个小马扎在一边坐着。
丛春花接着跟丛老太太说李青山的事,说完李青山的又说起柳鱼的,说他手可巧,绣的帕子卖到布铺一条都能赚十几文,还做了那个青团卖,可是挣了好些钱呢。
王氏听了半天听明白了。
什么!
青山小子做了屠户!
她心里急,想开口问问是怎么回事,奈何压根没她插嘴的空。
丛老太太喜的啊,一个劲儿的说柳鱼是福星,青山娶了他后,事事都顺遂了,又交代丛春花得善待关老太太,这样柳鱼才能安心踏实的跟李青山过日子。
而另一边的柳鱼和关老太太趁着日头好,有太阳照着,正在村祠堂里磨面。
现在就得多磨一些,备到够来年开春暖和了吃的,不然腊月里是真不想出来碰这冰凉凉的石磨。
两口石磨,柳鱼和李乐容各占了一个,各磨自己家的,他们两个关系好,像是舂米、磨面、洗衣裳这样的活计就常常约在一起一块干,一边聊天一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