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见状出来迎接。
“田里的活都忙完了吗?”王文亲昵的上前询问。
“嗯,基本上没什么事了,你那边还顺利吗?需不需要家长陪同。”李生说。
王文当然不跟他客气,“要。下午跟我们一起吧!逛逛村子拍些素材。”
“好。”李生答应下来。
柴竹村人是出了名的热情好客,两个小年轻被招呼着吃了好几碗饭。
出门的时候都还在摸着肚皮说饱。
“正好,怎咱们边逛边消食。”李生说。
他牵着王文的手,跟他们并排走,一路上给他们做介绍。回答他们的问题。
他们一边点头一边拍照。
不知不觉来到了祠堂,这是最后一站,其他地方都逛完了,照片素材也够了。
“两位,我帮你们拍张照吧!”小陈说道。
“好啊!”王文牵着李生的手,背景是身后的祠堂。
“来,笑一个。”
咔嚓!
“文哥和生哥都好上相。”一路上几人都熟悉了起来,称呼也不那么客套,“下次来的时候把洗好的照片给你们。”
两人拒绝了王文要他们住下的邀请,说还有别的工作,王文不好多留,目送着他们开车离去。
第52章 52
没多久资金就派发下来了,为此王文还去了趟城里开会。
李生以助理的身份陪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地方的村民代表也在。
主要围绕怎么建设展开,他们把重点记下,回去后整理出简要的文件。
几天后,柴竹村就在王文的组织下开了个会。
还是当初选举的那个会议厅。
王文在台上侃侃而谈,底下人满为患。他没有用太多专业术语,全都是村民听得懂的、为民谋福利的白话。
“国家要给我们村搞建设,要帮我们装修房子,修路,到时候全国人民都会知道我们村,会来我们这旅游,玩耍,我们还可以把我们家的蔬菜水果还有各种农作物卖给他们。大家的收入都会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齐心协力,也为了你们的钱袋子,共同努力。”
王文说完,底下有几个带头喊的,“那感情好啊,我那房子的外墙,皮都掉了一层了,我还愁着没那个闲钱修整呢!这下国家帮我们修了。”
“是啊,还有我们上街那条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费鞋。还容易摔倒,上次摔了一跤,差点屁股开花。”
其他人哄堂大笑。
他们招兵买马,各自奔忙。
王文负责修路这一块,李生则包揽了房屋装修。
村里有一部分人就是做水泥工的,只不过都外出打工了,现在听说家里也需要,赶忙从外地回来。
帮外人做事还不如回家搞建设,还不用跟家里人分开,又能赚到钱。
王文明显感觉到村里的人气,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回了家乡,为建设美丽家园出力。
村口的那块空地,也合理利用了起来,建起了娱乐设施设备——跷跷板、篮球场、乒乓球台等。
施工的时候,孩子们在旁边欢呼雀跃,怎么赶都赶不走,最后还是李生出面呵斥了他们,并普及了一系列安全问题,才把他们劝走。
既然要翻新旧房,干脆重新装修,他们把一楼打造成农家乐的店面,二楼供自己居住,其他楼层则设计成了民宿。
房子的外观是统一规划的,但内里怎么安排则各有各的风格。
——
冬去春来。
两年后,柴竹村生态园正式竣工。
强子骑着自行车,铃声悠扬,他来不及停放,直接把自行车扔在地上,“蚊子,蚊子,我们村上报纸了。”
他挥舞着从镇上拿来的报纸,相当激动。
王文喝了口杯子里的开水,淡定道:“你进来看看。”
黑白电视就摆在大厅的中央,此时地方频道正放着新闻——柴竹村生态园竣工,大批游客纷纷而至……
“我们不仅上了报纸,还上了新闻。”王文说。
强子傻乐着挠了挠头。
阳春三月,天气正好,太阳正艳。
柴竹村凭借万亩花田再一次冲上新闻。
油菜花田从村头延伸到村尾。民宿几乎是爆满,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们秉持着“吃不了兜着走”的态度,跟当地村民要了好几袋大米,土鸡蛋、土鸭蛋更是一扫而光,土鸡和土鸭也是供不应求。
来了的没有说不好的,来了还想来。
作为村长,王文为了杜绝以次充好的风气,特地召开了会议。
“我们柴竹村,是要长远发展的,不是为了一天两天的利益,我们的鸡鸭鱼肉必须得是土生土长的,我知道现在大家家里的作物都供不应求,但我们宁愿少赚一点也不能以次充好,首先要保证我们的品质,才能引来回头客,得让游客们信任我们,才能迎来长期的稳定发展。”
村民本就是老实人,他们村的风气很好,民风淳朴,其实不用王文多说他们也不会干那缺德事。
他们的初心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让年轻一代在家乡也有立足之本,不至于留下妻儿独自外出打工,白白受那相思之苦。
王文这么说,他们当然全力配合,为此还兴了记账活动。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应该是哪个游客没有买到土鸡想出的办法,给村民预支了定金,记下了账:预定土鸡一只。不至于下次跑空。
于是大家纷纷效仿起来。
散了会,李生帮王文整理了衣服,“走吧!”
“好。”
昨天他们跟城里的工友通了电话,叫他们来游玩。
王文也给自己的母亲打去了电话,问她要不要回来,她犹豫许久,最后答应下来。
现在他们正要去村口接应他们。
爷爷奶奶还有王国栋也来了,王富贵对儿媳妇是满意的,只怪自己儿子太混账,这次来就是想挽留一下,问她还愿不愿意跟王国栋过下去。
他们那年分开的匆忙,甚至都没离婚,按照法律,两人目前还是夫妻关系。
李生带着工友们回了提前准备的房间稍作休息。
王文则接上了自己的母亲回了娘家。
翌日,两家人凑在一起吃饭,准备了两大桌。
正打算上桌,家里的电话响了。
领导来视察工作。
王文赶紧放下碗筷前去招待。
小陈和小刘两人也在,协同十几位领导,从大巴车上下来。
正是午饭时间,领导来了,自然是要留下吃饭的。
刚停下的烟囱又冒起烟来。
李生新添了桌子和碗筷,哥嫂们又在厨房忙活起来,准备足够的食物。
风风火火的一顿忙碌。
终于在太阳下山之前把领导们送走了。
“文哥。”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