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5
。”
从医馆回去,就有人对自己动了手,给自己剃了光头,然后戴上了一顶小皮帽,免得头皮被风吹着冷。
这群学生们年轻,最禁受不住蛊惑,有一个同学特立独行的剃了头发,其他人很快就跟风剃头。
他们是都邑大学来的读书人,在静水县的老百姓眼里,他们是顶顶厉害的人物,他们剃头,众人不仅不会觉得怪异,还会觉得新奇。
看着学生们的光头过于方便,又见惯了静水县的医官的短发,修路的这群人,也跟着有样学样,都给自己剪成了寸头。
听到这个消息,陈冬挠了挠自己的头,没忍住说道:“我果真是老了,做事都没小年轻果断了。”
感叹完之后,他也果断把头给剪了。
【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修路的人不会都变成光头吧。】
【虽说我想要现实修剪这群小树苗们的枝丫,但我说的这个枝丫只是比喻,怎么一个个的真把自己头发给剪了呢?】
姜蓁把陈冬的奏折反扣在桌上,说道:“这事儿还是等那群学生的家长自己发现吧,我就不告诉他们了。”
【虽然我想夸他们,但我还挺担心他们被家里人骂的。】
【都长虱子了,也没其他好办法。他们剪头发也是被现实逼的。】
略过这份奏折,姜蓁又拿起了下一份奏折批阅,然后姜蓁就看到有御史上折子,弹劾玉田候家中不睦,今日玉田候打杀了家中好几位成年庶子,有不想死后给他们分家产的嫌疑。
看到这份奏折,姜蓁都愣了一下。
【虎毒不食子。玉田候做事应该不会那么狠吧。】
【这可不一定,别太高估他们的道德底线。御史台的人好像还没乱告状过。】
【大学里的那群学生,家中长辈都在费心为他们筹谋,怎么玉田候家的孩子就这么惨,为了点钱财封地就杀子。】
第142章
臣罪该万死
在姜蓁看来, 真舍不得给自家孩子分家产,那就少生一点,哪有生了儿女, 把儿女养大之后又打杀的, 正常人都干不出这种事来。
“姜国推恩令有这么恐怖吗?”姜蓁忍不住自我反省了一下。
【这事跟你没关系。推恩令和封地里安排相国之类的政策, 又不是单单只针对玉田侯,别的君侯就没做出这样的恶事来。】
【御史只是推测此事可能与推恩令有关,事实是怎样,还需要再调查。】
御史弹劾的奏折里面, 有玉田侯杀子的证据, 但关于推恩令的事, 御史只是猜测。
姜蓁对卫蝉吩咐道:“派人去细查玉田侯。让玉田侯写奏折自辩……算了, 让他来都邑亲自向我解释, 虎毒尚不食子, 他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事, 有损我姜国名声。”
不是人人都有放弃封地的魄力,尤其是封地还算富饶的情况下, 诸位君侯哪怕知道未来的日子不好过, 依旧会跟姜蓁慢慢熬, 等待以后的转机。
以功封侯的人还好说, 姜姓的君侯,大多是凭借血脉才能得到一块富饶的封地,本事不高, 要是离开姜国跑到别国去,还真没什么翻身的机会。
郭凡等人虽然也被姜蓁赐予了封地, 但他们以前那些老牌君侯的利益是割裂的。
在玉田侯的事情闹出来之后, 郭凡立刻向宗室发难。
“按照姜国新法, 哪怕是庶民,贵族也不可无故打杀,更何况还是王室血脉,玉田侯行事触犯了姜国新法,不能容忍。”
御史的揣测只是揣测,真正要定罪,还是的靠玉田侯做过的实事。
宗正心里对玉田侯也气恼得不行,但还是为他辩护道:“父亲教育儿子,一时失手罢了,也不能全怪他。”
“打死了好几个,也叫一时失手?”郭凡逼问。
“就算下令的是玉田侯,但动手的是仆役,或许是仆役下手重了也不一定。”宗正企图维护玉田侯的脸面。
在宗正看来,玉田侯的脸面,既是姜姓族人的脸面,也是姜蓁的脸面,所以宗正把求助的目光看向姜蓁,“王上,玉田侯绝对不是有意的……”
姜姓君侯同出一脉,哪怕在争夺王位的时候,大家都是竞争者,但没有竞争的时候,各位姜姓君侯就是社稷的拥护者。
宗正敢打包票,真遇上外敌了,姜姓君侯绝对比这朝廷上的大臣靠谱。
姜蓁可不像宗正这么想,冷冷的说道:“我听说玉田侯家里收藏了不少头骨酒杯,如此残暴的人,我不信他是无意的。”
玉田侯家杀子的情况,蓝河卫正在查,还没出结果,但玉田侯曾经的一些作为和风评却出现在了姜蓁的案头。
在姜国的新法颁布之前,玉田侯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杀几个奴隶寻开心,平生最爱喝的酒,就是血酒,玉田侯相信以头骨配血酒能延年益寿……
【这玩意我光是想想就差点yue~】
【老天爷还真是不开眼,有些人坏事做尽,却能锦衣玉食,做人上人。】
【每次看到这些奇葩君侯,我都要感慨一下物种的多样性,没想到古代有贵族杀人为乐的故事是真的。】
【连自己孩子都杀的人,能是什么好人。】
不仅是直播间的人对玉田侯进行谴责,姜蓁开口之后,朝中的大臣的也对玉田侯骂了起来。
宗正想替玉田侯说话都插不上嘴,只能憋屈的磨牙。
看玉田侯被骂得差不多了,郭凡图穷匕见,站出来说道:“哪怕是庶子女,那也是王室血脉。玉田侯此举实在不妥,若不是御史揭发,玉田侯的那几个孩子说不定会死得无声无息,实在可怜。我建议各位君侯的庶子女,也上宗室谱牒。”
“那不行。”宗正断然拒绝。
朝廷上其他出身宗室的官员也强烈反对。
“庶子女身份低贱,怎能上宗室谱牒,各家嫡子女不过五六个,庶子女却有几十上百个,若是都上宗室谱牒,哪里写得下!”
对庶子女的身份,大家嫌弃得明明白白。哪怕姜蓁也不是嫡出,朝中诸位大臣说起这些话来也不会顾忌什么。
君王和普通侯爵不一样,君王后宫中的妃嫔,许多都是公侯之女,出身高贵,所以君王的庶子女默认比普通君侯的嫡子还高贵。
姜蓁的生母是个舞姬大家都知道,但姜蓁能力强也是事实,诸位大臣从来不敢拿姜蓁的出身说事情。
看宗正把庶子女贬低到尘埃里,姜蓁说道:“虽说君侯家中的财产大部分要留给嫡子女,庶子女分得的财物虽然稀少,但也有一份,到那时候,也需要统计,提前统计,让他们上宗室谱牒怎么就不行了?”
“分家产又是另外的事了。让庶出上宗室族谱,是对嫡出公子公孙的侮辱。”宗正坚持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