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这样极好,等我去找人就是。”
“急什么,现下你也碰不得我。”瑶娘看到他就觉得很欢喜,从心里溢出来满满的欢喜。
高玄策并非木头,当然能体察出来,他一时让人送了补汤过来亲自喂,又细细问她哪里不舒服,一直安慰她,让瑶娘心情大好,身上的疼痛也减了不少。
而这个时候,东方氏依旧旧事重提,她对洪皇后道:“现下虽然周王位置极稳,宸王也许要就藩,但我还是愿意将棠儿许配给宸王。”
若说之前洪皇后还是皇贵妃时,当然觉得东方氏是攀附,因为那个时候,她都认为小儿子是很有可能继承皇位的。
可宸王从前线回来后,并没有封太子,唯一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封禅,还引起百官反对,连他岳父罗至正都被罢官辞相,这才让洪皇后意识到皇帝始终没有允诺。
大儿子有宗法制度支持,有文武百官做后盾,连罗至正辞相时,都曾经说让宸王去掉“宸”的封号就藩。
洪皇后不解:“难道你愿意让棠儿当次妃?这不可能,我们洪家的女子以现在的身份,不可能做次妃。”
洪家因为凭她,已经恩封公爵之位,洪书棠是公爵的千金,怎么可能做侧妃?
东方氏就笑道:“罗家日薄西山,罗氏和宸王太过恩爱,想必是夫唱妇随。可若是棠儿成了您的儿媳妇,咱们都是自家人,她来劝宸王,将来周王宸王兄弟和睦,您稳坐太后之位,又有什么不好呢?”
洪皇后眼神犀利的看着嫂子,懂了她是什么意思,这是说让罗氏去死,只有她死了,才能续弦娶洪书棠。
而女子产后最是虚弱,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然而洪书棠也并不亏,宸王上不了位,她依旧是亲王妃,若宸王上位,她就是皇后。
第106章
杏儿这些日子过的难耐, 高玄策不回来倒好,如若一回来,反而让她日日目睹此人, 心中酸涩难当,还得在洪皇后这里掩饰,因此每每服侍完洪皇后,她都头疼欲裂。
但她还得把洪皇后的动向告诉高玄策, 这是她唯一能够接近高玄策的时候。
可今日听到东方氏和洪皇后已经暗含杀意,她抿唇。
罗瑶娘死了当然好,她的家族已经破败,听说她唯一一个有出息的二哥,已经投入周王阵营, 其余的兄弟不成气候,罗阁老早已下野。
再者, 她实在是对宸王的影响力太大了。
高玄策未娶她之前,就已经以死相逼,更别提现在娶了她之后,甚至封禅后,连地方官员都不愿意周旋,就为了她生孩子拼命赶回来。
自古美人误国,周幽王为了褒姒, 纣王因为妲己甚至李隆基因为杨贵妃都亡国了。
罗瑶娘的确很美,但凡见过她相貌的, 无不被她容颜所摄, 即便生下三个儿子, 她前些天送东西过去,见她就是坐月子不饰任何妆粉, 却反而有种楚楚可怜之意。
她头一次没有把东方氏说的话告诉高玄策。
而寝宫内,洪皇后却只是不语,并不多言,这让东方氏信心大增,因为她非常清楚,没有哪一个婆婆能够忍受,儿子过分的喜欢儿媳妇。
若说以前宸王还能遮掩一下自己的情意,现在连她只是进宫几次都看出宸王对王妃已经痴迷,真是难得,宸王这种满腹算计,心狠手辣之人居然还能如此痴迷一个女人。
罗氏曾经是阁老之女,家世显赫,父亲位高权重,她们也就不奢望了,想必洪皇后也不会想丢掉这门助力,可现在罗至正五十多了,很难再返回朝堂。
没了家世,只有男人的宠爱,又过分的让男人痴迷,做婆婆的谁能忍受?
似乎东方氏告辞的时候,洪皇后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次日,下起了雨,高玄策在宫中晨昏定省都会做,虽说他现在和洪皇后有了隔阂,但依旧常常过来请安,并不疏离。
“儿子给母后请安,祝母后福绥安康。”
洪皇后还是最喜欢小儿子,见他冒着风雪而来,连忙让杏儿端来热饮:“这样冷的天,你以后也不必过来。”
“王妃在坐月子,不能在您跟前伺候,儿子便多来几趟,母后有什么不好的,都和儿子说就是了。”高玄策接过热饮子喝了几口才放下。
后宫其实也不允许成年男子常常过来,他用的这个理由倒是很好。
洪皇后顺便问起了瑶娘的身体:“也不知道她如何了?你是知晓的瑶娘向来十分懂事,轻易不会说出自己不好,你是人家的丈夫,可不能隐瞒。”
高玄策就喜欢听到别人夸瑶娘,还说他是瑶娘的丈夫,一时言语竟然多了起来:“瑶娘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您放心,儿子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
起初成婚时,他还尚且能够在别人面前遮掩一二,现下怎么都遮掩不住啊。
这更让洪皇后觉得心惊,一国之君,应该是雨露均沾,不露出任何偏好,就像建章帝,对她有真心,也仁慈,但是也会喜新厌旧,雨露均沾,这才是好皇帝,后宫才不会因此怨气冲天。
本来对东方氏的话嗤之以鼻,甚至不屑一顾的她,就有些迟疑了,面上却不露分毫:“好孩子,难为她为你生儿育女,你照顾她是应该的。”
高玄策点头应是。
他又提起周王的事情,还对洪皇后道:“您放心,二皇兄此事已经遵从父皇之命驻扎在边地,如今不冒进是对的。”
这话当然是忽悠洪皇后的,不冒进就等几个月粮草尽无时,东胡人直接打个片甲不留。
大临若不下猛药,根本不知道东胡现在如何了,也不知道自己国家如何了?皇帝只想做仁义之君,不愿意得罪官僚,周边国家虎视眈眈。
恐怕谁都不知道再过十年,大临国土会少三成。
即便高朔励精图治,到后面也开始不作为。
沉疴难治……
他也没那么正义,但是周王想掠夺他的果子,那是不可能,亲兄弟也不行。
洪皇后不知所以,还笑道:“这就好这就好,你二嫂她们成日吃斋念佛,担心的紧。”
高玄策陪笑:“我看父皇对二皇兄也是很满意的。”
言谈之中毫无对周王的芥蒂,洪皇后也颇为欣慰,无论如何,小儿子还是对亲哥哥有感情的。
洪皇后看着一派平和的儿子,心想万一长子携军功回来,小儿子如何自处?她不禁道:“我听说你老泰山辞相之时,曾经对皇上说让你就藩,你怎么想的?”
高玄策打了个哈哈:“现下瑶娘才在坐月子,儿子从未想过。”
“那也是,只不过你是我的儿子,我总是想让皇上封一块上好的封地给你,日后你也享福不尽啊。”洪皇后感叹。
高玄策却只是谈其他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