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5
两人来说,皇位的确没有亲人重要。
从小到大,从两个儿女出生,池云亭和谢蝉衣夫妻两个就不假他人之手,是池云亭给的他们启蒙和教导,在他们最容易塑造三观的年纪,没让外界的封建思想侵袭。
这两个孩子是从爱中长大,自然也有.爱人的能力。
而且两人都是被池云亭教导,就这么说吧,他们两人无论哪个上位,执行的政策基本都差不多,所以谁为帝为将,并不是很重要。
大公主和大皇子之间一争就是数年时间,期间牵扯进去不少官员,太.子\太女之位还没定下,他们很多就被政敌抓住把柄,以至于身败名裂。
等到大皇子成年,双方阵营越发白热化,以及,分出了最终胜负。
那就是立大公主为皇太女。
池云亭身为帝王,自然“不甘心”看到这一幕,他要皇太女向他许诺,这一生都不得生子,就像枷锁一样,被很多人都不能接受。
要是女帝没有孩子,那未来皇位岂不是又回到大皇子一脉,让他们这些年争了个寂寞。
却没想到,皇太女眼也不眨就应承下来,“父皇,女儿知道您的良苦用心。”
女帝生子,看似天经地义的背后,却是拿自己的万金之躯在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谁不懂。
明面上,池云亭的要求是对她这个皇太女的枷锁,可实际上,这是对皇太女的一种保护。
人啊,不能既想要这,又想要那,如果真的只能选择一样,那大公主只会选择皇位。
“好,接下来你弟弟会成为新的宗室,他会为你承担起生育之责……”池云亭垂眸道。
他不忍长女承受生育之苦,又何曾忍心让儿子受苦。
给皇太女限制上枷锁以后,池云亭又把大皇子定为宗室,今后统御宗室,权利甚至大到可以废立帝王。
皇权在池云亭手中做到空前的集中,可是池云亭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一直是明君,而他也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不顾天下百姓的民生。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那池云亭希望有谁能限制皇权,宗室就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的宗室已经经过大清洗,能留下来的无不是精英,可以和皇权彼此制衡。
可以说大皇子和大公主之间的争斗,彼此双方既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
立皇太女的消息传到民间,当即引起百姓们的热烈欢呼。
已经被封为皇太女的大公主看着下方欢呼雀跃的百姓们,对身旁的弟弟道:“别人都说父皇立我为皇太女是迫不得已,可是我却觉得,咱们父皇从我出生之日,就为我铺好了路。”
只是因为时间太长,以至于让人无法置信而已。
从小到大,她跟自己父皇学的都是如何处理朝政,从很小的时候,她就隐隐明悟自己肩头的担子。
弟弟出生后,大公主跟外界接触多了,也曾隐晦的担忧过,却没想到他们父皇真的不改其志。
当然再大一点她就没那样的烦恼了,因为她弟弟的身份。
对于这个结果,大皇子其实并没什么不甘心的,因为他知道,要是先出生的是他,他们父亲也会这样为他铺路。
可是在外人眼里,他们姐弟好似只有争的你死我活,彼此相看两相厌,才符合他们心中的预期。
“以后我的后背就交给你了。”大公主朝大皇子伸手道。
大皇子回握。
如果说池云亭的心灵港湾是谢蝉衣,那大公主和大皇子的心灵港湾,就是彼此。
他们同父同母,从小经受一样的教导,也许彼此会因为外界的一些言语而偶尔疏远,可是最终,他们还是会回到彼此的身边。
而此时的他们还不知晓,也是这一次,奠定了皇室今后的统治基调。
由于宗室的“威胁”,以至于后面的君王很少出现昏君,就是出了,也会被宗室快速解决,不至于闹出大乱子。
人死政消的事并没有出现在池云亭身上,得益于他的教导,尽管他的儿女们没有见识过池云亭嘴中的风景,却愿意为了池云亭和天下百姓努力达到。
也因为池云亭的以身作则,今后的子嗣问题上,皇室和宗室也十分的重视,因为他们都知道,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事关他们一家,还事关天下万民,马虎不得。
等到后来,皇太女登基,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百姓们的税收,开始了艰难的阶梯税率之路。
在此期间,曾经的大皇子兢兢业业辅佐女帝,一生都未有过二心,后成为历史上的一大疑云。?
第194章
后世, 人们就第一女帝的出现,争论不休。
“按理来说文帝只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 在当时嫡长子的制度下,皇子的继承权应该远高于公主才对,可为什么最后登基的反而是公主?”
“真要较真起来, 武帝的确是因为嫡长子制度成功登基的,只是在武帝之前,女孩哪怕为嫡为长,也不会被纳入继承人的范围, 可是一旦女子也有继承权, 那武帝的继位就十分的顺理成章。”
“女子继位一事, 放在现在看可能觉得寻常,可是别忘了那个特殊时期,正是男权社会走下坡路,女权开始崛起的初期,某种程度上,武帝代表的是女权利益,就是不知道身为男权社会的文帝是怎么想的了。”
“还能怎么想,撇去两人身上帝王的身份,人家可还是亲父女, 文帝就一个皇后, 总共才一家四口, 我倒觉得除却冰冷的利益,文帝对武帝这个女儿更多的是温情。”
“温情?温情就是逼迫武帝一生不得生育, 下任女帝是她弟弟所出!”
后世之人对于文武两帝父女感情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 就是源于文帝, 也就是池云亭对女儿的圣旨,要么武帝选择生育,放弃皇位;要么武帝放弃生育,选择皇位。
试问一个真正疼爱女儿,真心想把江山交给女儿的帝王会这么做吗?
也不怪很多史学家都认为是武帝太过优秀,是文帝想把皇位传给儿子一脉,不得已之下的过渡选择。
而事实也确实,女帝继位以后,哪怕违背文帝命令生下了孩子,也没能让自己孩子成功坐上皇位,她的继任者是自己弟弟的孩子。
虽然下任女帝政绩不错,和武帝感情也不差,可其结果,依旧让人感到意难平。
“别忘了当时的医疗条件,医术才刚大面积发展,那时候的女人生产哪有现在来的安全,武帝不仅仅是她自己,还是一国帝王,真要因为生育难产驾崩,朝政怎么办?天下万民怎么办?所以综上考虑,当时武帝不生育,才是最好的选择。”
“切,你又不是文帝肚子里面的蛔虫,怎么会知道文帝是怎么想的,我还是觉得,以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