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3
嚣着池云亭逆子,居然敢对他大逆不道。
先帝见到他,直接就是一脚踹,然后下手狠揍,“混账玩意,你居然敢谋夺朕的江山!”
池云亭对端王是没有父子之情,可那也改变不了池云亭是端王血脉的事实。
端王刚开始还有些心虚,可是一想到池云亭已经成为帝王,没有意外,今后帝王将彻底归属他这一脉,面对先帝不禁得意忘形,有些抖起来,“皇兄,此事非皇弟所愿,弟弟也不想的啊。”
他一开始就只是想培养池耀麟,可谁知道池云亭会当上帝王。
看他猖狂,先帝不由冷笑,“池云亭是你儿子不假,可是今后在史书上,只会记载朕和他的父子关系,这样算他跟我亲生的也不差什么了,倒是你,汲汲营营那么久,到头来得到什么?”
想到自己的结局,端王眼眶不由泛红,“我哪能想到他们说下手就下手……”
从这一点上看,池云亭果真不愧是他的儿子,父子两人都是一样的果决和冷血。
不过先帝丝毫不同情端王,他同情端王,谁来同情他丢掉的江山啊。
还有真正的五皇子池耀麟,先帝也不知道该如何评判对方,他没想到自己跟儿子曾距离的如此近,可是端王死后,池耀麟很快恢复的表现,又让先帝感到心情复杂。
池云亭对端王狠绝,是端王种的恶因,结出来的恶果,可是池耀麟呢,他从头到尾都不知道真.相,端王对他也是真心疼爱,甚至不惜舍弃亲子。
可是结果呢,比起端王这个父亲,还是郡王的爵位更重要,三年时间都没到,池耀麟就娶妻生子,整个郡王府再找不到端王生活过的一丝痕迹。
对此,就连端王也再无先前的得意,如果说池云亭的所作所为让他怨恨和悔不当初,那么池耀麟的行为就让他感到痛彻心扉。
不同于只有几面之缘,只空有血缘没有感情的池云亭来,池耀麟是从襁褓就被端王养起,从池耀麟牙牙学语再到池耀麟走上科举之路,还有期望,端王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心血。
可是结果呢,亲子毫不留情和犹豫的杀了他,养子也被端老王妃笼络过去,没几年就忘了他。
端王对不起池云亭,对不起端王妃,甚至是嫡次子池泽青,可独独,他不欠池耀麟,反而是池耀麟欠他。
看到池耀麟的表现,一时间先帝也不知道皇位真的给了池耀麟,是不是比给池云亭更好。
越往后看,先帝心情就越复杂,也许对他来说,池云亭不是一个好儿子,可是池云亭的确是一个好的继承人。
先帝在地府看到池云亭除宗室、开海禁、办工厂、造桥修路、杀贪官污吏、弄邸报、整顿朝堂、集中皇权,一步步游刃有余,甚至池云亭还不忌惮福王等人,让福王几个兄弟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先帝心头不禁酸涩。
直到先帝看到谢蝉衣笑着跟池云亭说起宫廷秘辛,夫妻两人笑着说起他后宫多年不育不孕的根源和真.相,先帝直大脑充血。
“不可能!怎么可能会是她?”先帝不信。
他怀疑过平王的母妃,甚至其他后妃,就是没想过刘皇后,因为刘皇后性情温婉,又死的早,她死在他们感情最深的时候,以至于形象在他心里变得越发美好。
可是现在,他们两人的感情只是他以为,人家刘皇后显然不这么觉得。
端王在一旁幸灾乐祸的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就流出来,“她们两个可真不愧是姐妹啊。”
亏他只以为端王妃是毒妇,没想到他心中的白月光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陛下,如果说池云亭是我种出来的恶因,那刘皇后就是你种出来的恶因了。”而现在,他们全都自食恶果。
先帝气不过,去找刘皇后,却不想刘皇后早就投胎转世,没有丝毫留恋。
只留先帝满腔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等到后来,赵王被前未婚妻杀死下来。
先帝:“……”
“父,父皇。”赵王死后看见先帝,瞳孔骤缩一缩。
再一想自己的死因,他满面通红,羞臊的掩面。
看着这个最宠爱的儿子,先帝深呼吸,可还是没忍住,“我叫你被美色所误!”
几个儿子里,除却池云亭那个后来,不是亲子的小儿子,先帝最宠爱的就是赵王。
看到赵王的死法,先帝恨铁不成钢的同时,又有些庆幸,当初得亏没把皇位交给赵王,要不然赵王非得历史留名,跟那位掉茅坑里溺死的君王差不多,他真丢不起这人。
倒是现在,赵王只是王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名声变臭。
赵王一边挨着打,一边沉默的想起杀死自己的凶手,他知道自己对不起对方,可是他都死了,对方怎么也得下来陪他不是。
却没想到,池云亭反而放过对方,一点没为他报仇的打算,还让对方进了凤卫,活的逍遥自在,后来又以他的死做筏子,抓瓢虫们给朝廷干活当炮灰。
赵王忍不住泪目,终究是错付了。
他已经知道池云亭不是他的亲兄弟,却不想两人之间的兄弟情淡薄如斯。
就在赵王觉得自己已经够惨,是先帝子嗣里混的最差的,却没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垫底的,那就是康王。
康王比赵王活的时间可长多了,可是他死的却没有赵王痛快。
相比起赵王来,他更像是慢刀子割肉。
这件事还要从他的子嗣们说起,因为皇室宗亲改革,宗室都得靠自己本事吃饭的缘故,不再像以前,家里子嗣越多越吃香,改革以后,孩子多的宗室,反而是一种累赘。
这点福王和平王两个,两人的子嗣数量加起来都没超过十个,自然没有这个烦恼,康王却不同,他孩子很多,他偏还不知节制的继续生。
他年轻能干活的时候显不出什么,可是等老了,儿子们陆续长大,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康王耳边就充斥着儿子们的抱怨声。
嫡子们觉得他太过宠爱庶子,庶子也埋怨他们能分到的钱少,更多的,还是责怪他的儿子太多,以至于他们不管什么身份,分到的钱财都比福王和平王两人的子嗣少,总之没有一个是满意的。
康王从没觉得儿子多也是一种烦恼,等到最后,他光是为了给儿子们娶妻生子,就拼尽全力,以至于操劳过度,轰然倒下。
等他死后,头七还没过,儿子们就在灵堂上互相争夺起家产来,康王心里悲愤,看看福王出色的子嗣,再看平王的子嗣,虽不出类拔萃,却十分的孝顺,身为帝王的池云亭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就连已逝赵王的子嗣,性格也很温顺。
他这一生,活的不算是兄弟里最差的,可是他的子嗣,无疑是最垫底的,再这样下去,不出三代,他的血脉就会被皇室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