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0


,而一甲的.名额有三个。

他,应该不会掉出前三吧?

“先提前恭喜探花郎了。”余川小声朝沈淳恭喜道。

别说,沈淳年纪轻轻,唇红齿白,探花之名,还真恰如其分。

他们倒是没有其他文人的担忧,毕竟他们都了解池云亭,知道池云亭不是为了私情乱规矩的人。

而他们也没想靠着和池云亭的情分,毕竟都到最后一步了,他们这段时间太傅们的课也不是白上的。

其他考生又何尝不斗志昂扬。

当今陛下乃文人出身,尤其是金陵出身的考生,怎么也得关照一二吧。

其中不乏金陵出身的考生不满意自己会试的排名,希望能靠着和帝王这层关系,排名再往前排排,就算争不到一甲,二甲也是好的。

余川耳边敏锐的听到这些声音,眉头不禁皱起,对沈淳声音高道:“你我二人金陵出身,就更要注意不要辱没了陛下的.名声,要不然你我二人万死难辞其咎。”

沈淳微愣后反应过来,正色回道:“我一定不会给陛下和咱们金陵抹黑!”

有心的金陵考生们:“……”

和帝王真有交情的沈淳和余川都这样表态,没和帝王见过的他们就更不用说了。

想到此那些考生熄了和帝王攀关系的想法。

这让其他区域考上来的文人们松了一口气,他们也怕帝王会对金陵考生另眼相看,可这又是那些金陵考生的“地利、人和”,他们羡慕不来。

现在会元当众表态,他们起码不用再担心。

正说着,里面宣他们进殿,他们连忙列队整齐,整齐划一的入内。

池云亭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陡然想起自己当初殿试的时候,明明还没过几年,却让他恍如隔世。

第171章

沈淳和余川又何尝不是, 很难想象,此时殿试的双方,曾在同一考场科举过。

而今天,池云亭是他们殿试的主考官。

殿试的题, 池云亭出的方向和海禁有关。

如今海禁已经解除一两年, 国库收上来的税收一年超过一年,这是国家大事, 但凡有点心的考生, 不会不知道这个消息。

殿试这题,考的就是考生们对海禁一事的看法。

沈淳和余川比大部分考生知道的更多, 知道海禁一事虽然是户部侍郎陆泉提议的, 可是暗中却得到帝王的大力支持,要不然就算陆泉想,也不可能成功。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解除海禁当然是一件好事, 可是海禁刚解除的时候,陆泉所承受的压力可不小。

可是解除海禁,又会给内陆,甚至他们的王朝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解除海禁的确增加了朝堂税收,可同时它也助长了民间经商的风气, 长此以往,百姓们都去做买卖, 再没人种地怎么办?

凡事有利就有弊, 而这些利弊,将左右着考生们的答题方向。

相比起其他考生的犹豫不决和难以取舍来, 沈淳和余川两个就淡定的多。

毕竟比起其他人, 第一次见到帝王会紧张外, 他们除了刚开始心头微紧外,现在已经全都放松下来。

其他考生见到沈淳和余川提笔,有的不再犹豫,也开始磨墨在草稿纸上书写。

一时间大殿上只剩下笔墨接触纸面发出来的轻刷声。

除了池云亭这个帝王外,殿试上还有其他官员。

比如吏部尚书白承耀,就被池云亭钦点为此次的阅卷官员之一。

考生们的文章,会经过阅卷官们的筛选,只有最优秀的部分文章,才会被池云亭这个帝王亲自过目。

等沈淳和余川两人写好,准备交卷,看到负责给他们批卷官员之一的白承耀,心里别提多复杂。

其实按照官员的正常升迁速度,白承耀就算晋升,也不可能晋升的那么快,只用六年时间,白承耀就从朝堂新晋变成吏部尚书,这速度也是离谱。

那他们呢?入朝堂后,又需要几年,才能成为陛下的助力?

沈淳和余川两人有些恍惚的交了卷,白承耀冲他们笑着点头,心里很是期待沈淳和余川也入朝堂。

现在陛下在朝堂的势力,到底还是太单薄了。

别看皇室宗亲们地位尊崇,之前又被池云亭收拾的干脆利落,可实际上,比起朝堂的官员们来,皇室宗亲们只能算小虾米,朝堂的文武百官们,才是真正难以撼动的大树。

沈淳和余川两个能在会试得到第一和第三,其本身的实力不用说。

而会试第二名的考生也不是吃素的,殿试的考题同样回答的出彩。

还有很多答卷没送到池云亭跟前,这些考生,是这本朝最聪明的一拨人啊。

而现在,他们全都属于他了。

此时此刻,池云亭终于享受到帝王的独占欲,心里忍不住微微欢愉。

殿试最后的排名,自然是延续会试,没有变动。

也就是说,余川得了殿试第一名的状元,其答卷上被池云亭用朱笔当场写上:第一甲第一名。

写完后池云亭盖印。

沈淳还是第三名,探花郎。

一甲里面沈淳最年轻,再搭配他年轻俊美的容颜,探花郎人如其名。

成功保住第二名的榜眼则悄然松口气。

等到殿试排名出来,按照惯例,帝王应给这届的新科进士们分配职位,排名越靠前的进士,所分到的职位越高。

这就是考生们为什么要争排名的原因,如果说前面的吃肉,中间的喝汤,等到最后,可能连口渣都不剩。

哪怕是同一场进士,三甲的考生努力一辈子,才得到一甲进士的起点,也是常有的事。

想到这里,后排的进士们看着最前排的沈淳和余川,心里别提多羡慕。

别说,要是沈淳和余川两人的排名给他们,以他们和陛下之间的关系,哪怕在三甲也不可能被埋没。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沈淳和余川两人不仅跟池云亭这个帝王有旧,成绩考的还好。

就在这时,池云亭对他们未来的去向已经安排下来。

“余川,礼部……沈淳,工部……”

刚入朝堂的新人,哪怕是状元,也不可能直接分配到重要职位,一般都是先去清贵的翰林院坐坐冷板凳,要么靠资历熬上去,要么选择外放攒升迁的政绩。

现在第一甲的第一名和第三名一个礼部,一个工部,无疑不合往常惯例。

好在池云亭没给沈淳和余川太高的职位,没让他们刚入朝堂就把他们架起来,他们被分配到的职位,很符合自己的成绩,池云亭并没有徇私。

说实话,哪怕池云亭看在往日情分上,稍微对沈淳和余川另眼相待点,官员们也能表示理解,可是池云亭什么都没做,就让他们感到意外了。

不仅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