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0
群守财奴守财成功?
“吏部把每年发下去的钱财去向整理出来交给朕,朕倒要看看,身为以往朝堂支出的大头,吏部为什么还这么缺钱。”池云亭垂眸道。
吏部尚书登时身上一冷,心里刚才的委屈消失的无影无踪,额上迅速渗出汗水来,“……是陛下。”
六部里,有的是真缺钱,有的是假缺钱,就像吏部。
以往朝堂税收支出的大头,基本都去了吏部,这才造成吏部在朝堂势大。
“至于兵部,保家卫国的确重要,可要是自己家里的账都弄不清楚,就太糊涂了,朕当年还在民间的时候曾有幸受过老兵恩惠,知道朝堂明明没有拖欠抚恤金,可最后抚恤金却到不了牺牲将士家人的手中,反倒还需要老兵们互助,等你们兵部把这件事落实到位后,朕再给你们批银子不迟。”池云亭对兵部尚书道。
兵部的银子肯定会给的,只是不是现在。
要不然就算钱发下去,也很可能到不了该到的人手中。
“是陛下,臣一定彻查此事!”兵部尚书身上的汗水刷的流出,直让他浑身绷紧,脸色枣红,心里臊的不行。
兵部的那点小猫腻自然瞒不过他,可是被池云亭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出来,还是让兵部尚书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过好在他得了池云亭的准话,只要他把这件事解决了,他们兵部还是有希望从户部拿到钱的。
之前的刑部、礼部,甚至吏部都被陛下否决,户部只是想攒钱,只要他办好差事,谁能与他兵部争锋!
户部尚书神清气爽,就连兵部的申请陛下都驳回,看来这笔钱他们户部守住了。
至于最后的六部:工部,别说其他五部,就是工部自己都不抱希望了。
他们这个最垫底的部门,还能越过声音最大的吏部、强势的兵部,从死抠的户部手里拿到钱。
“至于工部……”池云亭若有所思。
终于还是来了,工部尚书出列。
“一千八百多万两银子,就先给工部拨一千三百万两银子吧,其中三百万两让工部研发更多利民器具,一千多万两银子拿去修路造桥。”池云亭道。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把路修好,交通便利,国家才能快速赚钱和发展。
可是池云亭的话落在满朝文武的耳朵里,不啻于晴天霹雳。
其他五部怔怔的看看池云亭,又僵硬的转眸看向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也愣住,心头震惊的不亚于被天降金饼砸中,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臣,臣……”激动的无与伦比,半天都说不全话,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
“陛下!”其他部门尚书反应过来,不敢置信,怎么能愿意。
“望陛下收回成命!他工部何德何能啊?”其他五部尚书扯着嗓门大喊道,眼睛都红了。
这一刻,向来小透明的工部,瞬间拉满了其他五个部门官员的所有仇恨。
就像他们说的,工部何德何能。
作者有话说:
~
走过路过的小天使捧个场,收藏一个呗^ω^。
第151章
别说其他五个尚书无法接受, 就是工部尚书,也觉得这个金饼太大了,不敢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要知道一千三百万两是什么概念?足够上万皇室宗亲一整年的嚼用,足够六部官员们争破头。
可就算之前再争, 也没哪个部门想把那一大笔钱独吞, 只是想分一部分,分的多一点而已。
现在, 帝王驳回其他四部的申请, 独独青睐他们工部。
从他们工部建立以来,何曾受过帝王如此明目张胆的偏爱, 这一刻工部尚书的心都快烧起来, 激动快闭气晕过去。
可也因为这笔钱太大,让工部尚书很赞同其他部门尚书的话,“陛下,我们工部何德何能啊?”
他们工部什么也没做, 帝王怎么就把这些钱给他们工部了?
“不是说了吗,让你们拿去修路造桥。”池云亭道。
“可,可是,这也太多了吧……”工部尚书有些结巴道。
一千多万两,几乎是全国一年税收的三成, 这么多钱,就算拿来把全京城的路全部翻新一遍也够用了。
“多了?难道一千万两就能把全国的路都能修完?”池云亭故作惊讶道。
“全, 全国?”别说工部尚书听了思绪卡壳, 就是其他反对的五部也面面相觑。
“陛下,您要修全国的路?”户部尚书不敢置信的睁大眼睛道。
修路造桥自古都是耗费极大的工程, 要不然民间也不会把修一条路, 造一座桥的人称为大善人, 想要修建全国的路,一千万两恐怕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没错,接下来修路造桥一事,会成为我朝十年以内排在前三的计划,你们各部分都配合工部,先挑出重要路段修,然后再推进中小路段。”
“所谓十年修路、造桥计划,不是说我们十年以后就不做了,而是我们要在十年之内把这件事彻底完成,诸位都是我朝能臣,朕相信诸位能够做的到。”池云亭道,定下自己登基之初的第一个十年计划。
满朝文武:“……陛下,这事怎么可能办的到啊?”
“陛下,我朝实在没那么多钱和人啊!难不成要对百姓强行征调,不给工钱?”修路造桥有两大耗费,一是材料,二是人工。
朝廷每年都有劳役,让百姓们给朝廷免费干活,可就算这笔钱省下来,也远远不够。
就算朝堂每年都给工部一千万两银子,十年的时间工部也不可能完成任务。
“百姓们的工钱必须给,农忙时要是需要他们,来年要给他们降低赋税。”池云亭道。
户部尚书只觉得喉间一甜,想要吐血,“陛下,要是给百姓们降低赋税,明年国库总税收就少了啊,更修不了路!”
帝王好歹也是科举出身,怎么连这么简单的数都不会算?
“朝廷赋税居然靠芸芸百姓,说实话,朕对你们户部很失望,你们户部顶多只是一个管账的,其本身不事生产,要是你们户部会赚钱,根本不会有今天的窘境。”池云亭对户部摇头叹道。
说到底还是钱太少,以至于无法面面俱到。
“陛下,您要是说别的老臣也就认了,可您要是质疑整个户部,那请老臣恕难从命,我们户部当然也想变出更多的银子出来,可实在难为无米之炊啊。”户部尚书反驳池云亭道。
说完户部尚书就等着被他驳了面子的池云亭大发雷霆,可是他实在忍不了,他们户部怎么无能了?全国每年收上来的总税收,也不受他们控制啊。
“要想挣钱,有两种办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你们户部现在只做到第二种,这不能说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