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
池云亭的朋友们更快得到池云亭成为皇子的消息。
那些没跟池云亭打过交道的官员们就不说了,像杨知府这类跟池云亭打过交道的官员,久久不敢置信。
至于还在柳江府努力科举的余川等人,收到池云亭信的第一时间还以为池云亭是在跟他们开玩笑,可是笑着笑着,他们就笑不出来,因为这事关皇室声誉,谁敢开这样的玩笑。
等消息传入上元县,县令一路敲锣打鼓的去告知慈幼局和福田院大家这个消息,大家全都睁大眼睛,诧异道:“云亭真是老天爷的儿子?”
帝王什么的,距离他们的生活都太远,可是池云亭,却是他们从小看到大的。
“那云亭以后还会回来吗?”大家惊喜过后,又问道。
上元县县令为难,“应该不会了,要知道皇子认祖归宗,就不再是孤儿了。”
“不过你们放心,你们毕竟养大过皇子,以后县衙肯定会你们多有照顾的。”
众人心里忍不住失望,却也知道找到父母对池云亭来说是一件好事,他们道:“不用了县令大人,我们能靠美食街养活自己,以后钱还是用到别的地方吧,毕竟我们可不能给云亭脸上抹黑。”
要是他们养不起自己,受县衙的帮助无可厚非,现在他们都不想麻烦县衙。
等回到县衙,县令依旧难掩心头激动,“咱们上元县居然出了一个皇子!”
他们一定要做好政绩,只有这样,以后才能入五皇子的眼。
下面的普通人和官员并不能探听到朝堂的举动,他们不知道皇子之间的交锋和纠缠,但因为地域原因,他们心里会有一个天然的偏向。
金陵就是天然偏向池云亭的,这种优势在其他皇子里还没有出现过,一般都是皇子长大,被派出去办差才有可能和地方接触,和地方建立联系,而现在这步早就被池云亭完成。
所以金陵出身的官员,纵使没有表态,也对池云亭这个五皇子多有亲近。
第124章
“殿下有什么跟下官说的吗?”池云亭去给吏部尚书送整理出来的金陵官员资料, 临走前听吏部尚书对他道。
“我知殿下对金陵感情深厚,不知这其中可有和殿下相熟的官员?如果可以,倒是可以调到京城来。”
“大人实在说笑了,这事该大人们决断, 云亭不敢妄言, 也请大人们不要受云亭影响。”池云亭一愣后,很快道。
直至离开, 池云亭都没真正提意见。
池云亭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 那就是吏部实习生,吏部官员评选, 还用不着他指手画脚。
想也知道就算吏部碍于他皇子的身份, 给他这次面子,提拔了金陵的官员,可这不是变相占了别的官员名额,消息传出去, 绝对会恶了一部分人。
所以,吏部尚书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等池云亭离开后,年纪已经不轻的吏部尚书抚了抚花白的胡须,轻轻的点了点头。
“陛下,五皇子并没有趁机插手吏部事宜。”吏部尚书向帝王禀报道。
帝王很是满意, “看来云亭性格沉稳依旧啊。”
要知道池云亭可是皇子,他有行使这个特权的能力和资格。
池云亭真做了帝王也不会说什么, 可是池云亭没有做, 就显得非常沉住气了。
吏部尚书跟池云亭接触,觉得池云亭虽然年纪在皇子中最小, 性格却是最沉稳的。
正当吏部尚书说着, 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两个过来, 彼此间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一见帝王,兵部尚书脸就一垮,声音如泣如诉:“陛下,您可一定要给老臣做主啊。”
户部尚书眉眼一跳,任由兵部尚书当着自己的面给帝王告状。
兵部尚书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切的原因,还得从被帝王分派到户部的三皇子和兵部的四皇子说起。
吏部三年一次的官员评选,池云亭没有插手,不代表身处户部的三皇子和兵部的四皇子也什么都没干。
这件事最初是四皇子去了兵部后,想要做出一点政绩引起。
四皇子仔细考察过兵部,发现兵部仓库的盔甲和武器多有磨损,就想着给兵部换一批新装备,这个提议对兵部有利,兵部自然乐见其成。
可问题是兵部没有钱,置换军需的钱得去户部申请批准。
不巧的是三皇子在户部,听说这事后,直接把四皇子的申请驳了回去。
然后两方就吵起来,直至惊动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让他们也互别起苗头来。
“殿下,我们要不要再给他们加一把火?”池云亭这边的官员唯恐局势不乱道。
虽然这是三皇子和四皇子之间的事,但池云亭阵营的官员们早就有了自觉,觉得该让他们的火气更旺。
白承耀看了一眼池云亭,发现池云亭对这个提议并不意动,道:“不妥,万一把火引到咱们身上怎么办?我们的动作一旦被发现,三皇子和四皇子两人可能会联手针对咱们殿下。”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池云亭阵营的官员们打消掉掺和的念头。
等他们离去后,白承耀看向池云亭,“殿下,不知这件事您是什么想法?”
“这件事四皇子做错了吗?”池云亭问。
也许四皇子的确有私心,可是他也的确是在为兵部出一份力,而这却遭到阻挠。
如果说三皇子还能是看不惯四皇子,那户部尚书呢?
白承耀这才明白,池云亭是赞同四皇子做法的。
只可惜再多想法,户部那边不批钱也白搭。
让白承耀心里庆幸的是,这次三皇子卡的只是四皇子,而不是池云亭所在的吏部。
什么事都经不起念叨,谁承想几天后,三皇子就把目光放到了池云亭这边。
兵部势弱,之前申请批款一事,四皇子最终还是没有如愿,如此他想要的政绩也是空谈。
反观三皇子,因为成功阻拦住四皇子一次,已经不再把四皇子放在眼里,而是把目光落到池云亭所在的吏部。
吏部和户部都是六部中的肥差,如果说吏部掌握的是官员,那户部就是给官员们发工资的。
当然就算是三皇子,也不敢拖欠朝廷官员们的工资,可是别的地方,能让三皇子发挥的地方可就多了。
比如,地方各个府衙的专款,都是户部下发,然后由各州府衙视下面府、县情况需要,一笔笔批下去。
就像池云亭在金陵—池泉州—柳江府—上元县,小时候慈幼局和福田院两处的钱财,都是县衙批下来的专款,这是在中.央朝堂都过过明目的。
可是这次,户部给金陵下拨的专款数目,只是往年数目的四分之三。
为什么偏偏是金陵?谁都知道五皇子来自金陵。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