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不然呢?”李昭反问。

“嘿嘿。”顾家和意识到自己问了句废话,“后天我就回去啦。”

李昭没接话,问他:“那边冷吗?”

“可冷了。这海边的风跟刀子似的,吹得我脸疼。”顾家和没忍住语气一软,嘴一撇。

下一秒,顾家和却听到电话那头李昭好像低声笑了下,然后是两声清嗓子的声音。

李昭问他:“就不能早点回来?”

“当然不能。我得等到他们晚会结束,不然不给走。”

“哦。”

听李昭的语气有些平淡,顾家和也不多说了,随便聊了两句就把语音挂了。

终于到了腊月廿八的下午,公司年末大会准点开始。

顾家和原本百无聊赖在台下坐着。结果倒是运气爆棚,抽奖环节愣是给他抽到一个三等奖——一台新款的空气炸锅。

顾家和兴冲冲上台领了奖,下来的时候想起上次他去李昭家里,看到他家厨房锃光瓦亮,这玩意儿摆那儿应该正好。年前这趟差苦是苦了点,总算是没白来。

活动结束时天已经快黑了。顾家和抱着空气炸锅崭新的箱子,跟同事作了别,一个人顶着寒风往酒店走。

结果他刚刚走到酒店门口,抬头随便一张望,就看到地面停车场的前排有一辆眼熟的车。

不能吧?顾家和眯着眼睛又看了一眼,一时看不清车牌。

灰色轿车开的人很多,同款也不是很稀奇。顾家和没有再细想,抱着箱子继续往前走。

只是当他走到酒店的玻璃旋转门口,那辆车的车门突然打开了。

车里走下来一个人,径直往门口走了过来。

顾家和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没看错。

李昭居然跑临港来了。

“你怎么来了?”顾家和有些惊讶,朝他问道。

“刚好有个客户在这边。”李昭刚好走到了顾家和身边,顺手接过了他手里的箱子。

“啊?你不是说年前客户没什么事儿了么。”顾家和难以置信。

“咳,那有突发情况,我也不能预判。”李昭转过头,没有看他的眼睛。

顾家和顿了几秒,忽然笑着搂了下他的胳膊:“莫非是有人想我了?”

李昭被他突然这么一搂,肌肉紧绷了下,两秒后才回答:“说了是巧合。”

“行行行,巧合。”顾家和很快松开了手臂。

“搂着啊。”李昭目不斜视,突然来了句。

顾家和一路憋笑,又攀上他的手臂。

“这什么啊?”李昭抱了好一会儿箱子才想起来问。

“刚刚会上,我抽中的奖品,空气炸锅。几百个人就我一个中了!”顾家和忍不住吹嘘自己的好运气,“正好可以放到你家厨房。”

李昭听到“你家”两个字,顿了顿,转头问他:“你要住过去吗?”

“啊?不是,我就那么一说。”顾家和连忙摇摇头,“你那个厨房太空了……”

两人顺着电梯上了楼,走出电梯到了走廊里,顾家和才注意到李昭居然穿着一身西装大衣。

“你是真不怕冷啊?这里风能把骨头吹散架。”

“就那样吧,不跟北市差不多吗?”李昭不当回事。

顾家和拿出房卡,刷开房门。屋里的暖气很舒服,他把羽绒外套脱了挂进衣柜里。

“你的,给我。”顾家和朝他伸手,示意李昭把外套给他。

李昭把西装大衣脱下,露出了里面的衬衣。真是抗冻,零下七八度的天,就穿两件衣服。

顾家和伸手接过他的大衣,拿在手里后,却突然感觉手感不太对。

他打开大衣的衣襟一看。

“我靠,原来你里面有羽绒马甲!”顾家和算是知道他为什么不怕冷了,“李律,没想到你浓眉大眼居然背着我穿羽绒内胆。”

李昭笑了:“干嘛?我又不傻。你是不知道以前大冬天开庭还得穿律师袍有多冷。”

两人在房间里坐了会儿,李昭把随身的东西放好。顾家和想起他们还没吃晚饭:“去不去吃饭?”

“在酒店还是出去吃?”李昭起了身。

“出去吃吧。酒店那自助又贵又难吃。”临港的酒店自助大部分都是海鲜,顾家和又对海鲜过敏,上次被迫跟同事去了一次,什么都吃不了,只觉得血亏。

李昭点了点头,披上大衣跟着顾家和出了门。

出了酒店以后,李昭开出去两个街区,才找到一家像样的餐厅。

顾家和之前跟同事来过这里,评价颇高。

两人落座后,顾家和负责点菜。

“他们家的汤很好喝。”顾家和指着菜单连连点头,说完又补了一句,“我在网上买了同款调味料,回去可以炖给你喝。”

李昭坐在对面,眼里似乎带着点笑意:“你说到做到。”

“我什么时候耍过赖?”顾家和轻轻白了他一眼。

吃完饭,李昭却似乎并不想直接回酒店,而是开着车在城区里兜风。

顾家和靠着车窗,抬起眼睛,突然看到路对面出现了那个熟悉的紫色大圆环。

李昭见他看着窗外不说话,神情专注,问道:“看什么呢?”

趁着红灯,他也往顾家和那侧的路口望了一眼:“临港之眼。摩天轮,你想坐?”

“原来这玩意儿叫临港之眼啊。”顾家和感叹了一声。

“去吗?”说着李昭就打亮了转向灯。

“算了算了,就是个铁盒子转悠,没什么意思……”顾家和摇摇头。

只是没等他拒绝,李昭就转了弯,径直往那边开去。

等到车停下来,顾家和才发现这个摩天轮比他从远处看得大了很多。估摸着得有一百来米高。

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临港之眼公园倒还在营业。

顾家和跟着李昭下了车,很快看到了公园门口售票处的滚动屏。

摩天轮门票:160元一张。

顾家和啧了一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临港的心灵值一百六一趟。”

“走吧。”李昭笑了笑,没回话,只是拍了拍他的后背,然后就去买了两张门票。

没想到大晚上还有不少人在排队,顾家和估计这里又是被炒作起来的网红景点。

他跟李昭倒是赶了巧,排上了这一趟最后一个空轿厢。

吱嘎——

随着一声机械运转的声音,轿厢开始运作。里面有两排座位,两个人愣是挤在一排面对着一个窗户。

随着轿厢逐渐上升,顾家和才明白,为什么这里取名叫临港之眼。

临港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一半是重工业,一半又是原始的自然景观。

轿厢升至圆环的顶端,离地一百米,左侧是工业新城巨大的机械厂区,右侧是深蓝色的大海。

今天的海面上没有邮轮停泊,海面一览无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