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
考完最后一科英语出来,我撑着伞走出考场,脚下的地板湿漉漉的,带着下雨后泥土的清香。
我被分到了四中考试,这所学校比一中距离何家远了两个街区,周边也相对比较空旷。门口聚着人山人海,大部分是家长,耐心的等着自己孩子从学校出来。
远远的,我就看到了站在学校对面的何以初。
他站在我们约好的位置上,一点都没有动。
在一群成年人里,他一个小孩显得很扎眼。
也很令人心安。
考试结束,警戒线消除,街区车辆开始重新行驶,人群也渐渐熙攘起来。
何以初是所有动态画面里唯一的静止形态。
他手里捧着一束金灿灿的向日葵,像是刚买的。看见我出来,他蹦起来挥手,脸上明晃晃的笑比那捧花还要灿烂。
晃人眼睛。
他要过来,我给他比了个手势,让他不要动,我过去找他。
又是一辆车从我面前经过,我停下脚步,等到再往前,就已经站在了他眼前。
他把花送给我,高兴的叫我“哥哥。”又说“恭喜毕业。”
何叔叔刚从公司出来,他的车停在路口等我们。上了车,何叔叔笑着对我说毕业快乐,以后就是一个准高中生了。
“想去哪里吃饭?”他又问。
“嗯...”何以初刚要说话,想到什么,又挠了挠我手心,“今天哥哥毕业,哥哥说了算!”
-
一个月后,我手里举着同样的一束向日葵,站在一所小学门口前面,迎来了小升初结束的何以初。
小孩儿以后也是一个初中生了。
他陪着我送走了我的初中三年,我陪着他告别了他的六年小学。
也是那几天,中考成绩开始陆陆续续出来。
查成绩那天,何以初明显比我还要激动。他当天早上起的破天荒的早,动静放的很小,没有把我吵醒。自己下床先去煎了两个鸡蛋一个火腿,等到我起床后又亲眼看着我一口不剩的全吃掉。
那一整天他都有些走神,我其实能看出来他的紧张。紧张,还不愿意跟我说,怕我有压力,于是自己一个人时不时发会儿呆,在客厅里走来走去。
他还会时不时悄悄看我两眼,看我一脸淡定面无表情的样子,他就会短暂的也跟着安静一会儿。可是也就仅仅就那一会儿而已,不多片刻,他又开始走神。
那年中考省里面是晚上七点出成绩,他定了六点钟的闹钟,从六点十分就开始登录网站。
我看他着急,终于忍不住问他:“怎么这么急?”
他回答的理所当然:“我哥哥的成绩我当然要第一个看到。”
他按着鼠标刷新两下,网站却一直不给他面子,迟迟不更新分数。
他看起来很着急,我却一脸轻松,很想笑话他一番,却还没等开口就听到他小声惊呼。
接着,毫无防备的,我迎面被用力撞上来一个人。何以初像个树袋熊一样直接挂到了我身上,手臂用力搂着我脖子,在我耳边一遍遍喊:“635分!哥哥!你考了635分!”
我大脑有些晕眩,托着他的屁股防止他从我身上掉下去,晕眩的原因却不是这个分数,而是他用力亲在我脸上的那一口。
很用力,很重的一下。
亲完之后他还小心蹭了蹭,蹭的我大脑一片空白,浑身都使不上力气。
那年的中考状元确实是我,何以初也以非常不错的成绩考进了一中。
他不必考什么状元,也不用谋什么功名。
他从来都不需要负重前行。
那年的九月份,我跟何以初一起进入了人生的又一个新阶段,一起走进了一中。
从此,包含在哥哥这个身份之外的,我之于他,又多了一个更加隐晦又暧昧的称呼。
学长。
他不仅仅是我的弟弟,还是我的小学弟。
时隔三年,我再次跟何以初骑上了同一辆自行车。
跟他一起去学校是种很神奇的体验,让我每次回忆起来都忍不住勾起嘴角,心脏酸软一片。
他坐在我的后座,小腿悠闲地晃来晃去,手心捏着我的校服,有时候手臂会伸到前面来抱着我的腰。
九月份,就连沿途的风都是温柔的,太阳也不强烈,是落在皮肤上很舒服的触感。
我们的校服也很相近,初中部的男生校服主体是藏蓝色,袖子是白色,胳膊上面有两条杠,高中部的则是有三条杠。
然而这一路上何以初都很安静,安静的甚至都有些反常了,好几次我都没忍住想要扭头去看他怎么了。
直到快到学校了,何以初才开了口,他的声音混在风里,有些轻,“哥哥。”
“嗯?”
他似乎是动了一下,把脸轻轻贴在我后背上,我甚至觉得自己能感觉到他睫毛扑闪到我皮肤上的麻痒。
“我好久没有这样跟你一起上学了。”
“我觉得自己好幸福。”
“你骑车的时候好帅啊。”
脚下蹬着的车板好像一瞬间失了灵,我的脚猛然间错了位,踩空了。手掌下的车把好像也要失去控制,偏移方向。
他却好像没有感觉到一样,还在后面自顾自说话,坦诚极了。
“为什么一样的校服,哥哥你穿上就那么好看?”
第19章 喜欢
江城一中包括初中部跟高中部,两个部门共占了一个校园,只是用了铁栅栏区把两个部分分开了。
但是栅栏好像也就只是一个区分部门的标识,平常初中部跟高中部是可以任意进出的,两个校区的学生都可以随意去另外一个校区,并没有什么限制。
相反的,因为初中部操场比较大,是一个新的校区,有时候高中部的一些活动还会去初中部举行。
不过两个校区正门的朝向却是完全相反的,初中部是西门,高中部是东门,两者之间正好隔着两个校园。
我把何以初送到西门之后继续往东,骑车不到两分钟就到了高中部。
开学这天学校里的人很多,家长学生随便出入,校园里乌泱泱都是人,每个人脸上又都挂着明晃晃的笑。
江城一中有学生宿舍,许多外地或者下县来的学生都会选择住宿,校园里很多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学生。热气在脚下蒸腾,涌上手心脖颈,换化成细密汗珠,也挡不住神采飞扬的少年少女。
我把车子锁在学校外面的车棚,书包松松垮垮背在肩上,里面没几本书,静静等着我将它填满。
那个时候的江城一中只按照中考成绩划分开了实验班跟普通班,实验班十个普通班十个,再往下便不再细分,随机安排。
我在公告栏上很轻易就看到了我的名字,第一个,在高一十班,也是实验班的最后一个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