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5
,忙不迭害羞地垂下头去,打量着竟和那日在卫国公府有过一面之缘的卫国公夫人有几分相似!
冯维惊呆了!
“肃之兄,你这……”
一语未落,裴元嗣已警惕地将阿萦护在了身后。
冯维:“……”
男子的避子药要事前吃,女子的却要等到事后,等决明去买了避子汤回来,为了不耽误行程避子汤便在马车上熬了,阿萦去了马车里坐着,裴元嗣和冯维也上了马,车队启程。
冯维说道:“肃之兄,你身边那个小厮我怎么瞧着眼熟?”
冯维眼底挂着两个黑眼圈,目露幽怨,这次他出来虽然身边也带了两个通房丫鬟,但昨晚裴元嗣就在隔壁,房间隔音效果太差,他那动静他这边都听得一清二楚,冯维便只能强忍了一个晚上。
“眼熟不是正常吗?”
裴元嗣轻描淡写。
冯维皮笑肉不笑,“甚是,想不到肃之兄这个年纪还能雄风凛凛,金枪不倒,怪不得能四年抱俩,着实令人敬佩!”
裴元嗣:“……”
裴元嗣也实在没想到驿馆的隔音效果会这么差,是以在随后的几个驿站两人中间便默契地隔开了一个房间住着,各做各的互不打扰。
就是早晨阿萦和冯维对上眼的时候冯维会跟她用眼色打招呼,客气地含笑致意,阿萦便知冯维是把她给认出来了,想到夜里隔壁的隔壁传来的架子床声响面上有些赧然和尴尬,强作镇定地点了点头后迅速垂下眼帘躲到裴元嗣身后。
阿萦娇羞,男人们对这些事情却似乎早已习以为常,裴元嗣和冯维能做到继续面不改色地说着话,阿萦不能,宁可白天的时候都闷在马车里不出来,避免别人真误以为裴元嗣有龙阳之癖。
裴元嗣默认阿萦跟着他,并将决明和四个侍卫以及五个暗卫拨给阿萦照看阿萦的安全,一行四百多个人一路上除了赶路、住宿基本不耽误时间,启程是在六月夏初,估摸着快的话在七月底夏末秋初的时候就能到达蜀地。
这厢车队紧赶慢赶地往前行着,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云南乐安。
六月里的京城这会儿阴雨连绵,身上已经穿不住夹衣,出门随行都得捎带着伞具,以防时不时地老天爷就来一场暴雨,六月的云南却是凉爽宜人,风景秀美不说,一年四季亦是温暖如春。
有些人便是如此,身在福中不知福,周王不想待在云南,在他眼中的云南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偏远地带,毒虫泛滥,连一年四季都没有,就算是京城下大雪他也想回京城挨冻,宁可一辈子冻死在紫禁城。
心腹将孙士廷千里迢迢从京城送来的密信递给他,周王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孙士廷给他出的主意,与他心里想的八.九不离十,不由心里大定。
裴元嗣和冯维来蜀地巡边,蜀地与云南隔水相望,这是绝佳的除去裴元嗣的大好机会,裴元嗣一死太子不光是断掉一条臂膀,周王更将除去一大劲敌,因此这次他必定要让裴元嗣有来无回,死在蜀地。
云南本来便是周王封地,因此周王在来云南多年之前就听从孙士廷的建议在各地安插心腹细作,他很清楚裴元嗣的军制改革得罪了不少戍边的军官大将,尤其是蜀地。
蜀地天高皇帝远,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蜀地的严氏家族在当地便是一霸,而严氏家主严鼎正是四川都司的二把手指挥同知,多年来在蜀地霸占屯田,私蓄家奴,贪污受贿,倒卖盐铁,几乎称得上是无恶不作。
更令周王嗤之以鼻的是这严鼎正官不大野心还不小,他竟然想自立为王当皇帝!
他怎么不去上天?
严鼎正这几年利用倒卖盐铁的钱蓄养了不少侍卫和家奴,在府里暗室中私藏的军械也被周王安插的探子给查了出来,严家富可敌国,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买到军械。
光凭借这些军械和家奴自然圆不了他当皇帝的美梦,所以严鼎正这几年仅仅只是做梦,他没想到的是裴元嗣突然要改革军制,在全国范围内裁撤卫所,严查卫所长官贪污受贿,招募军队组建新军,这支军队的将军还是由成嘉帝直接任命走马上任,完全隶属皇帝。
蜀地的二十三个卫所一口气撤销十个,空出的屯田朝廷名义上也收了回来,为了防止军官霸占将士屯田,裴元嗣便提议屯田回收由朝廷重新丈量分割后再分给被裁撤的军户们。
如此一来严鼎正可谓是半点便宜占不到还差点被裴元嗣揭了老底,对其愤恨可想而知。
裴元嗣敢亲自来蜀地,如果严鼎正一怒之下谋反,裴元嗣死在严鼎正手中,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帮他解决了这个心腹大患?
周王想得是比严鼎正还美,便端看这严鼎正究竟是争气还是不争气了!
作者有话说:
失策了,多收了大家一个币,明天给你们再补回来QAQ
第106章
蜀地, 成都府,剑州。
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 都司乃是本朝地方最高的军事机构, 都司最高长官称都指挥使,四川都司下辖共二十三个卫所、千户所与百户所不计其数,其中每位卫所最高长官则称指挥使。
四川都司都指挥使设一人, 位居正二品,指挥同知设两人,比都指挥使官低一阶, 位居从二品。
深夜,四川都司都指挥同知严鼎正与四川都司下辖的成都后卫指挥使吴远围在一处密谋。
吴远拿出眼线从京城八百里加急送回的信件,“原本狗皇帝下旨让裴肃之一人来四川巡边, 突然加上辅国公世子冯维,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变故,莫非是你我密谋之事被泄漏了?”
严鼎正捋着胡须没有说话,严鼎正身边的谋士曾老看完信件后说道:“大人,裴肃之原本是主动请缨, 信上说圣旨赐下后第二日他一早他便再度入宫, 没过多久成嘉帝就改变主意让辅国公世子跟过来,不仅如此, 我一位在山东的朋友还写信给我, 老皇帝近来似乎从洛阳、山东一带征调了不少粮草。”
“朝廷没有打仗的打算, 征调粮草作甚,你那位朋友可靠吗?”吴远疑神疑鬼道。
朝廷要打仗按理说是绝密之事,从开始筹备到最后章程的拟定, 除了皇帝、内阁首辅和几位军政主事其他人等根本没机会知道。
曾老点头道:“山东布政使袁芳与我乃是同乡, 我俩有几十年的交情, 自然可靠,吴大人若不信也可以请心腹前去打探一番。”
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成嘉帝调集粮草,肯定是朝廷有打仗的打算,今时不同往日,先前全国各地遍布卫所,要打仗靠得也是卫所的军户。
尽管卫所的屯田可供军户们自给自足,朝廷每年还是会拨一批军饷发放下来,严鼎正吴远等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