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
火在烧,偶尔诘问自己:你都重生了,怎么还是这么没出息。
甚至还有一点挫败,总觉得已经咬着牙根在做了,却仍旧没有实现最好两个字。
兴许再来一次的机会落到甲乙丙丁头上,都会比她更加大放异彩。
但那束聚光灯凭什么不能打在自己身上呢?欲望叫她辗转反侧,却也下定决心。
她道:“我知道很难,但是按现在的成绩只有选文科,保持在年级前三我才有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争取降分录取。”
理科的竞争太大,她知道扬长避短四个字怎么写,压根没惦记过。
怎么做大家都知道,可做到着实很难,余胜舟也是才高考完没多久的人,说:“每年文科这个名额都是浪费的。”
自主招生的入场券是一回事,想通过初选还得有竞赛的名次或者省级的评优评先,两样的难度比考前三名都大。
余清音心里反复思量过:“我这学期会报英语创新赛,大概率可以获奖。”
这个比赛倒是很有含金量,拿下的话应该能通过初选。
最好寒暑假再报个夏令营刷刷分,争取多添点筹码。
说真的,余景洪自己高考的时候都没有这么仔细过。
他的成绩向来好,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不希望他去太远的地方,从很久以前灌输的就是去省会安亭上学的想法。
意料之中的,他十几岁就知道将来要何去何从,对什么保送、招生的一概不关心,没有这个烦恼,自然知之也不多。
相比起来,堂妹已经打听得一清二楚。
世上大概已经没人可以劝她改变想法,余胜舟沉吟片刻:“我有几个同学都是参加过这些的,回头帮你问问。”
这就定了?受B大冲击不小的余景洪回过神来:“你不是一直想考安亭大学吗?”
余清音夹一筷子菜:“因为我本来以为那是我能够到最好的学校。”
她上辈子就是个擦线二本,底子摆在那,重生又没给她加智商,她惦记985已经算是膨胀了。
行吧,她想考就考,不过有件事得先问清楚。
余景洪喝一口汤:“这事你琢磨多久了?”
余清音的筷子一顿,挂着笑:“我对天发誓,你们是最先知道的。”
是吗?余景洪斜眼看她:“我记得你分科表刚交上去的时候,你们班主任天天找你谈心吧。”
谈了两回没下文,现在想想就不对劲。
余清音一脸委屈:“他是自己猜出来,我才承认的。”
还有理了,余景洪桌子底下踢她:“干嘛一直不说。”
余清音有点不好意思:“那万一我没考上,不是挺丢人?”
她不想太大张旗鼓,心想总得有个云淡风轻的高人样,失败也得说是不想去念才行。
余景洪更没好气:“我们会笑话你吗?”
就是就是,余胜舟难得站在堂弟这边:“你自己想想做得对不对。”
这不就是活生生给她铺台阶嘛,余清音顺坡下驴:“我有错,我认罪,我对天发誓,以后所有事情都先跟你们商量。”
余景洪勉强满意,眼神里还是带杀气。
余清音就冲他笑,像个狗腿子似的跟着。
马后炮,余景洪推她一下:“最近还是少回家,三婶可指望我们俩说动你呢。”
整个假期,余清音都没少听她妈嘀嘀咕咕,好像她选个文科人生跟前途就一起下地狱,硬生生会比谁矮一截似的,这会说:“不是我不跟她讲,是前脚她知道,后脚全村都知道。”
又不是拍板了的事情,中间还会横生枝节,到时候她没考上,不定别人要怎么议论。
这倒是,大人藏不住事的水平余景洪又不是不知道,他同情地顺顺妹妹的毛:“老天爷会保佑你的。”
兄妹的温情,比挨一巴掌还叫人难受。
余清音咬着嘴唇不说话,垂着头看地板。
跟小时候一样,余胜舟无奈摇摇头:“我会跟三婶讲的。”
他的话管用些,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大伯在老余家能做一亩三分地的主。
余清音心下松口气,还给支招:“你就说女孩子学不好理科也行。”
行什么行,余胜舟:“给你一盆脏水能叫帮你吗?女孩子比谁缺胳膊少腿了?”
也是,余清音:“我们妇女能顶半边天的。”
就她这小胳膊小腿的,还是藏着的为妙。
余胜舟看都不看一眼,心想还是让做哥哥的帮她顶一顶吧。
作者有话说:
第二更,还有一章。
第八十六章 (大修)
理科比较好这个观念, 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下午余清音到新班级报道,就招来几个认识的同学的询问。
像她原来的舍友兼高一的同班同学张敏心更为直接:“清音,你怎么会来这里?”
语气夸张得好像这儿是通往坟墓的路, 余清音淡定地擦着桌子随便找借口:“我喜欢文科。”
总不能到处宣布她想考B大这件事吧。
十六七岁的年纪, 爱好好像很重要,但在这种人生大事上又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张敏心只觉得不可思议,瞪大眼:“那也不能选文啊, 你成绩那么好。”
再好,她想进入梦想的学府,也只有选文这条路走。
她再抽出一张纸:“条条大路通罗马。”
压根通不了,即使大家嘴上都说文科也行, 实际上那种分明的界限,学生们心里都很清楚。
张敏心其实对就业压根不了解,未来更是想都没想过,但是不妨碍她有坚定的信念:“反正我要是你, 肯定选理科。”
可惜她不是。
余清音把书包放桌上, 椅子往后拉一点疑惑道:“我记得你的理科没有很差啊。”
张敏心叹口气:“也算不上好,我脑子笨, 还是学文轻松点。”
学文真的是捷径吗?
余清音现在对自己能不能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语气也很是沉重:“要高考都累的。”
这才高二开学,离高考还有十万八千里。
张敏心的紧迫感没有那么重,笑笑附和:“那倒是。”
上高中后,余清音是交了几个朋友。
但她只在小范围内活跃,跟多数人仍旧没有太多交集, 因此歇了继续搭话的心, 把这作为结束的信号。
张敏心本来是跟别人坐一块的, 见状回去找朋友, 两个女生凑一起叽叽喳喳说着话。
出于直觉,余清音觉得谈话中必定会提及自己。
她所料不错,此刻话题的主人公确实是她。
张敏心小声道:“余清音可是年级前一百,居然也选文,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猜不到的话,就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