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如此,没有人发现他潜藏的春心萌动。
尤其是余清音。
她绝不会猜测有个未成年人喜欢自己,光是这种可能性冒出来就叫人头发发麻,况且她两辈子都没谈过恋爱,也没遇上任何追求者,自然不会觉得现在能有朵桃花开。
可花开,岂是由她定的。
作者有话说:
这一更是昨天的,我决定早睡早起,好好调整作息,明天起床写今天的。
晚安。
第六十章
热热闹闹的校运会办了三天才结束, 本周的学校生活却才到尾声。
谁叫赶上国庆后的大调休,这个礼拜长得令人发指。
如果是工作后的那几年,余清音会平等地痛恨每个节前假后的补班。
但此刻坐在教室里的她没有那么多苦大仇深, 反而心里在偷偷地欢呼雀跃。
倒不是有多么热爱学习, 纯粹是因为发考卷。
藏了好几天的月考成绩像一连串的闪电劈在学生们的头上,把大家还挂在休闲娱乐中的半颗心拽回来。
余清音好歹知道排名有个数,对各科的分数都不是太意外, 但一上午光听同桌长吁短叹,看她的心情起起伏伏,好像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那种被成绩攥着命根的氛围里。
陈艳玲不知道自己给同桌带来的紧张感,把总分加来算去, 课间的时候趴在桌子上哀嚎:“老天,我妈一定会杀了我。”
她初中三年都在班级前十,这下子一口气掉到十九,回家肯定要挨骂。
乍看的话, 两个人的各科成绩都是两三分的差距, 因此余清音一直觉得她的排名会跟自己挨着。
现在细算起来,九科加起来就不是个小数目, 换做高考的话中间估计能挤下几百号人。
余清音再次认识到考试的残酷, 安慰说:“下次肯定能考好的。”
其实这话一点效用都没有,但她要是无动于衷的话就显得太冷血无情,肯定得应和两句。
陈艳玲也是听过就算,丝毫无法减轻内心的焦虑,放学铃一响窝在位置上不动:“啊, 不想回家。”
她平常挺乐观的, 性格开朗, 跟班级里的谁都能打成一片。
现在像是台风后的花花草草, 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
也怪可怜的,余清音想想说:“那要不要跟我吃午饭,我请你喝奶茶。”
陈艳玲眼睛一亮,自己提出很多问题:“不过我没带钱,我妈也不知道会不会答应。”
她是走读生,每天都刷公交卡上下学,没有特别的事情父母不会给发零用钱,兜里自然一干二净。
余清音把手机给她:“你可以先问问,没事我有钱。”
十块钱就够两个小姑娘吃得撑死。
陈艳玲真是不想回去,看得出来她糊弄家里也很有经验,很快高高兴兴地挂掉电话:“清音,我跟你借三块行吗?明天给你。”
余清音点点头,又问:“你想去食堂还是外面吃?”
家里看得紧,陈艳玲很少有自己在外面吃东西的机会。
对她而言食堂仍旧属于被管辖的部分,马上说:“外面吃。”
余清音就带她去吃路边摊,三块钱的粉丝汤里面可以加四种火锅料。
明知肉丸子里面肯定是半丝正经肉都没有的,咬下去还是很香。
陈艳玲觉得比她妈精心准备的饭菜美味很多,再加上还有免费的奶茶喝,一时之间把所有的烦恼压在心底。
看上去又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女,眼角眉梢都带笑。
这情绪,真是来去自如。
余清音开玩笑:“你这变得也太快了。”
陈艳玲坐在塑料椅子上左摇右摆:“多亏你的仗义相助。”
她像模像样地抱拳行礼,配上短发真是说不出的英姿飒爽。
余清音下意识摸摸自己的发茬,心想要不也去剪个试试。
不过她对自己的五官优劣有一定把握,觉得做人还是要掌握扬长避短的精髓。
她跟着抱拳回礼说:“客气客气。”
也不知道戳中哪个点,陈艳玲笑得不行。
余清音本来颇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她,结果被带得也跟着笑。
这声音跟啥银铃般的形容完全不大搭边,反而有点像小鸭子。
可开心的时候谁在乎。
陈艳玲向来有点不拘小节,把碗底的汤喝干净说:“我吃完了。”
余清音带她来的,看这样自然高兴,心想好歹没推荐错。
她知道十几岁的人不太会做一些社交场面上的事情,却总是忍不住用三十岁的标准来套用。
但陈艳玲的光盘行动和礼貌其实没关系,她确实挺喜欢的,说:“下礼拜再来吃。”
天天在外面吃东西,她妈就该掀桌子了。
本周的时间长得让人觉得一世纪已经过去,月考和校运会好像把学生们的精力都榨干。
下午的课一开始,大家就仿佛刚跑完三千米,一个接一个的趴下。
余清音也有点昏昏欲睡,在大腿上狠狠掐一下打起精神的。
可惜人的意志力跟本能比起来还是太过微弱,她的眼睛不自觉地闭上。
这是坐着都打算睡一觉,地理老师敲一下讲台:“平常我就不说你们,现在考这个分还有脸睡了?”
余清音的胸口中一箭,毕竟她这回的地理还不到八十,如果副科的总分也是一百五的话,算起来比语文考得还差。
从前她以为自己只有一个心腹大患,现在是蜡烛两头烧,看上去形势都不太妙。
当真是没脸犯困,她猛地站起来说:“老师,我站着听一会行吗?”
还算她知道反省,地理老师本来打算批评她几句,现在很是满意:“看看人家余清音的态度,知耻而后勇,下次肯定能考好。”
余清音做老师的时候也很喜欢给学生们树立榜样,轮到自己就不那么愿意。
她把卷子捧高企图遮住脸,可惜全是徒劳无功。
好在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陆陆续续还有别人站起来。
如果细算的话半个班级都全军覆没,这课都快没法上了。
地理老师下课后回办公室:“五班最近太不老实,建设你得好好管管。”
不老实?张建设还觉得挺好的。
毕竟这次月考,五班的平均分在全年级排第四,他下周一开会的时候妥妥的有功无过,正处于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阶段,下意识地维护学生:“校运会的心还没收回来,过两天就好。”
还提校运会,地理老师是个实用主义者,说:“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不如让他们多读两本书。”
要他说,这两年学校的活动太多了,就得干脆学学别人的先进经验,六点就把学生们拉起来跑操背诵。
不过老师们的想法也有区别,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