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到了先前同村推介的杨叔,他这里有白术的秧苗。

方溪到了杨叔摊边,挑了挑秧苗叶子,抬头问杨叔,“您这除了白术,可还有其他秧苗?”

杨叔笑容可掬,“有哇,老板们若是得空,不妨和老头子我去秧苗地里走一遭,要什么不要什么都明了了。”

“那劳烦您了。”

“不劳烦不劳烦……哟,你们有牛车呢?”

之之招呼着,“是了,您一块上来,指路带我们去吧。”

“好好好!”

*

杨叔的秧苗地离集市不算远,走了五里地便到了,方溪赶着牛车从层层田地间穿插而过,方溪看着庄稼问杨叔,“县郊这边倒是多种棉花呢。”

杨叔点头回应,“前两年棉花价高,都爱种,现在不行了,种的人一多,贱了许多。再说我们这地界啊,难保水啊。要不就种棉花,要不就像我们一样,种些秧苗卖卖,好地都是金贵着,可不敢乱安排。”

到了秧苗地,三人一起下了马车。

杨叔地里药苗不少,金银花,柳桂,白术,药柑,杜仲,茂盛整齐,长势喜人。

“怎么样,两位老板,看中了,我就给你们带土球挖了,你们牛车也拉过来了,就一次多进些回去吧!”

方溪笑着,“金银花和柳桂我那算是应有尽有了,移植即可,就不劳烦老板了,倒是白术和药柑我们可以多进些回去,杜仲收回成本太久了,我们只先拿五十株的吧。”

“行,您给了数我来备下就行了。”

“我们牛车也拉不下,余下的我们会派伙计过来,今日我们先下定了吧。”

“成。”

*

等帮着把秧苗放上牛车的时候发现苗地另外一边是一排排从未见过的种苗,沿着木桩向上攀爬着半人高大小,叶似樟,油面的。方溪好奇问了杨叔,“这是何树?也是您家的苗?”

“诶……别说了,这是隔壁家的害人苗。”

“怎的这么说?”

“这就是胡椒啊!”

方溪和之之眼神一亮,“胡椒!”

“听着挣钱吧,我隔壁老李也这么觉着,那早几年航运没这么好,胡椒就是黄金呐,谁敢把黄金撒地里啊?这不这两年运河通了,好多东西进来也不难,价自然也就跌了些,但这胡椒到底是泊来的,可是金贵着。

老李也是天天似的照料着,当时一看这么多苗活了,别提是多高兴了,哪知种到现在都一年有余了,它是只见长叶不见开花,胡椒子没个影呐!你说这爬藤的苗哪个要长这么久啊,这也是奇了怪了,你们可曾见过苗长一年只这一些些长呢?

到现在是老李拔也不舍得拔,又浪费这地界,为这事,老李那两口子没少吵吵,哎……可不是害人苗呢吗?”

方溪舔了舔干燥的唇面思索着什么,静了会,还是抬头,“杨叔,您能引我们去见见李伯吗?”

杨叔从苗地里抬头,“能啊,怎的不成,不过你们也不用去哪了,直接在着候着就成,他每日这时辰也该来地里了。”

“行。”

*

之之拉着方溪到一边问他,“怎的了?你还是想种呐?”

方溪点点头,“我想试试,他们怕地界浪费,我们不怕等,三五年都等得起,万一胡椒是个晚收的呢?”

之之:“若不是呢?”

方溪:“不是就当吃了这个亏了,如今可是人已经替我们承担了一年多的风险了,这亏吃了不冤的。”

之之笑着,“你觉得成我就支持你。”

*

等李伯扛着浇桶过来,杨叔就过来给方溪二人介绍了一番,方溪点点头,说明了来意。

李伯蹙了眉,抓住了自己的苗叶摸了摸,怔了会抬头问:“你俩诚心买?”

方溪认真点头,“诚心诚意!”

“那便三钱一棵卖与你们吧!”

“三钱!”之之吓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大伯,我们诚心买您这没想诚心卖啊!”

“我买胡椒子的时候那都是快两年前了,那时候一棵籽都能顶半钱了,真真是天价!再加上我这两年的照顾,就是这地界收租也要那么多钱呐!”李伯眉头始终蹙着,惋惜也不甘心地看着自家苗地。

方溪笑笑,“这样吧,李伯,我这里也给您透个底儿,我这里最多给您一棵苗一钱半,多了我们就自己买籽种了,倒也是不烦着您,只是这苗若放我那边去,三年五载我且等着,您这县郊的地界,怕是不好等了。”

李伯摆摆手,“一钱半不成,你们自个种去吧。

方溪正欲再劝说下,哪知这时来了妇人的呼喊声,“老杨啊,蹲我家地做什么呢?哟,这后生来看苗啊?”

杨叔笑着,“后生们看上你家苗呢!”

李大娘喜出望外,“讲真?”

“真!”

方溪刚刚听杨叔说李家两口为胡椒苗吵闹,想着此时或可有转机,遂又和李大娘说了前因后果。

李大娘笑起来也透着股精明劲,“小兄弟想买那自然是有商有量啊,我和你说,我们家这苗,长势那是真好,虫也没啊,不费事。你这一钱半着实是少了些,这样,再给加上些,也好让我老两口回血些不是?”

方溪和之之对视了一眼,自己静了想想,回言:“一钱六文吧,不成我们自己种了,左右不过一年多光景,自个种回来吧。”

“不成!”

“成!”

李伯和李大娘同时回话,李大娘嗔怒,“还不成你要如何?”说完在他耳侧压低声音说了什么,李伯这才摆手,“成成成,依你吧。”

方溪悄悄给之之使眼色:这事成了!

第76章 药圃

两人把定金在杨叔李伯这里交好了,约下了下次来运秧苗就上了牛车,杨叔让他们留下吃个便饭,方溪笑着说不必,直言下次来做生意有的是机会。

上了牛车这才觉得清风拂面,很是顺心,迎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赶着牛车回程。之之忽然把手搭过来,“方方,这就要开始了啊!”

“嗯,我们准备了也有很久了。”

“我们明日进林子?”

“嗯,今日先去找阿叔阿婶同他们约了时辰,明日一起上去。”

他们招的都是同村手脚利落的中年阿叔婶子,宋家在村子里也算是招工大户,但多招工的都是力气大的壮年,如今农闲在家的叔婶却不好寻工,方溪这里有活计干很快就过来了。

湘娘帮他们选了会干活的,到时候马车过来就一起进林。

*

进了林子方溪这才发现地里高刺篱也完成了大半了,水力碎土机具已经送到了,如今宋禹州安排了几个汉子正在组装,一群人下了马车就忙着上去帮着了,好在图纸不算太复杂,一群人忙活了大半个下午,总算是拼装好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