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么合作?”梅霄云很好奇,这样一个乡下小姑娘能说出什么门道来。
“我们出技术,您出资金,合作经营渔场,双方股份占比可以谈,以后渔场的鱼获,你也有很大的决定权——当然,不能是百分之百,渔场的鱼不能让你独占,我们还要保留一定的可销售配额。”甄真条理清晰的说道。
如果能吃独食,甄真当然不愿意把好处轻易分润出去,问题是,她们家现在几乎没有承受风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也没有本金。
六千块钱听起来不少,可也只是对她们这样的家庭而已,要说在养殖行业做大做强,那还差得远。
而且,以她们家现在的环境,所谓的秘法也并不容易保住。
要是想单纯靠这么一个养殖的法子,就指望着发财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就是风险太大了。
甄真是个穷惯了的人,最讨厌的就是风险——穷人也没有丝毫的风险承受能力。
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分散风险的缓冲垫。
面前的梅霄云看起来就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梅霄云在那本书里不算什么重要角色,但是因为有一手出类拔萃的厨艺,所以经常以女主私家大厨的身份出现,贡献了全书绝大多数美食桥段。
做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工具人,除了美食相关,作者在他身上着墨不多,但是大体上来说,这家伙除了是一个优秀的厨师,还勉强是一个品行正直的富二代,抛开面对女主难免的脑残举动不提,无论对手下的员工还是合作对象,都算得上是一个靠谱且大方的老板。
原本,甄真只打算把这人当成一次性的薅羊毛对象,但是出乎意料,她妈养鱼的水平比想象中还要高,那么稍微让他的地位提升一点,升级成甄真财富积累初期阶段的台阶之一,也可以成为值得考虑的方案之一。
甚至,算得上是当前最优的方案。
而且,不得不承认,梅霄云之前的大方和这时候的爽快报价,都给她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
梅霄云摸着下巴,还在打量甄真。
显然,这是一个脑子很清醒的小姑娘——至少比自己那个和她同龄的侄女,看起来机灵多了。
提出合作的姿态也平等而柔软,既没有因为目前的优势而漫天要价,也保留了应当保留的余地。
但是……
“我凭什么要答应呢?比起合作,直接买断显然要简单得多,况且,你们还没有证明自己稳定出产优质鱼获的能力——万一这一批只是偶然,或者只有这个小池塘的鱼质量好,而无法大面积复制呢?”
甄真露出了微笑:“您是知道的,我们鱼塘的养殖周期本来就比其他地方要慢,现在投放鱼苗,后年才能捕捞,而且投放数量还很有限,更何况,就像您说的那样,你怎么能确定就算买断方子,一定能在其他地方养出质量相似的鱼来?很显然,我提出的合作方式,对我们双方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还要等到后年啊……”梅霄云咋咋舌头,显得不太满意。
“而且出产大概只有三百到四百斤,如果质量还能保证的话,我想价格可能会炒到天价,”甄真调皮的笑,“我想,如果您只是单纯想收购的话,大概很难抢到多少。”
梅霄云点点头:“好吧,你成功说服我了,虽然不甘心做一个大自然的搬运工,但是很遗憾,我依然拒绝不了顶尖食材的诱惑。”
梅霄云猜测,之前那段话大概也是从这小姑娘嘴里出来的。
他主动朝甄真伸出了手:“合作愉快。”
“虽然还没有正式签署合同,”甄真也握了回去,“不过,合作愉快。”
第16章
之后的合同签订还算顺利。
双方合作进行野鱼养殖,梅霄云全额出资,占股55%,王桂珍出技术,占股45%,不过在正式投资运营水产养殖场之前,王桂珍这边必须在两个月内提供一批养殖一段时间的鱼苗,确认鱼苗质量以后,梅霄云才会继续进行后续的资金投入。
他的要求还算合理,最重要的是先预付了一万定金——果不其然,这人的确是一个大方又爽快的合作伙伴。
那边王桂珍开始忙碌起来,而甄真,也马上就要迎来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
甄真现在正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交代中考前的相关注意事项。
还有三天就要中考了,不论好学生坏学生,到了最后关头,心情总多少有些起伏。
六月的天气又越发炎热,稍微动动就是一身汗,人也更容易心浮气躁。
老师说得照本宣科,底下学生也是懒洋洋的,一个个没精打采趴在桌子上听台上念经,等到宣布下课的时候才仿佛重新活了过来,开始到处活蹦乱跳,哪怕是班上的好学生,也因为压力忍不住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关节和肌肉。
唯一的例外,还是甄真。
她体质偏寒凉,又安静少动,就算现在教室里已经隐隐约约有一股汗味在浮动,她周身依然清清爽爽,只不时翻一下手里的书,记记笔记,神态天然带着一股疏离又清冷的气质,跟班上其他人仿佛格格不入,非常打眼。
也就是这副模样,叫不少人越发看她不顺眼。
这时候,老师啰里啰嗦的交代终于说完了,又说道:“有意向读高中的到我这里领表填志愿,这次填报很重要,大家一定要谨慎不能乱填。”
他们市的中考志愿是考前填报,不过这件在其他学校看起来了不得的大事,在镇西乡中学却应者寥寥。
这所中学一多半是压根没有考虑过读高中的,还有一小半是虽然想读,但是考不上的,所以不少人只求拿到毕业证,连中考都不打算参加。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只有一小半中考报了名,而有绝对把握上高中的不超过三个,而且学校也填得很一般,就算是成绩拔尖的班长,填得最好的学校也就是县二中,然后还加上了七中和十三中保底。
甄真这时候也走到教室前排,领了一张表,刷刷写了起来。
有人好奇的凑过去看:“你准备填哪个学校啊?”
中考志愿一共可以填三个学校,绝大多数想考高中的学生,一般都是从好到差,填满三个梯队的候选项,以免最后落得没有书可以念的境地。
但是甄真的志愿表比其他人都简单,就在第一排写了一个:县一中,然后直接交了。
“你报县一中?!”好奇凑过来看热闹那几个人,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学校这一届还真没几个人有胆量填一中的,就算填了也考不上,还白白浪费一个志愿名额。
就连老师,看到甄真的志愿表也忍不住一愣:“你……不再多填几个学校?”
甄真淡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