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明白她们的手段终归没糊弄过去,不过方才进屋前,她已经与大管家打听过了,都是虚惊一场,小主子人没事儿,便将事情一一与老太太讲了。

老太太打量刘嬷嬷半晌,刘嬷嬷不见丝毫心虚,这才相信她说的乃事实,挺起的背缓缓塌下去,长长出口气,被刘嬷嬷扶着重新躺回去。闭上眼前,还不忘叮嘱刘嬷嬷:

“你替我去瞧瞧守光,回来细细说与我听,我就不过去了,免得染了病气给他。”

刘嬷嬷忙不迭应下,就算老太太不说,她也打算进来确定老太太睡熟后便亲眼去瞧瞧的。

自不必说,舒朗的样子又是惊的刘嬷嬷忍不住抚胸口,直庆幸没叫老太太瞧见这一幕。

舒朗可不知道他这一睡,就睡了整整三天,期间若不是丫鬟给他定点儿投喂时他嘴巴开合配合的非常默契,大夫也每每都说没问题,柳氏和荣舒堂都要怀疑他是不是中邪了,得上山请方丈走一趟。

第83章 乡试上榜

只舒朗一人觉得他这一觉睡的刚刚好, 醒来正好赶上乡试放榜,正值丹桂飘香,府里很应景的做了桂花糖糕桂花酿, 桂花丸子桂花鸭,桂花烧鸡配一碗软糯糯的桂花粥,舒舒服服吃饱, 一抬头,巧了不是, 管家兴奋的从外头跑进来。

边跑边喊,跛腿跑的比身后年轻小厮还快,远远地舒朗就听见老头儿大喊:

“主子中了, 中了!”

舒朗还没甚特别感觉, 正收拾碗筷的梨满先怔忡,再欣喜若狂, 紧接着恭喜舒朗, 又张罗人准备鞭炮喜钱:

“等报喜的差人一上门好用来打赏, 记得用绛紫色喜庆的荷包装起来!鞭炮要用两千响的,从府门口一路铺到正厅外, 保证隔壁街都能听着响儿那种。”

情绪转换之快, 让舒朗叹为观止。

“你就不质疑一下?”舒朗将人喊住, 好奇道。

“主子您本就是说到做到的性子, 都说了要乡试高中,这次不成,下次也会成,有何好质疑的?”梨满语气满是不解, 对舒朗的滤镜不仅没消退分毫, 甚至与日俱增。

说话间隙, 还顺手给老管家倒了盏温水,瞧着他喝了,这才细细询问:

“管家爷爷,主子名次如何?叫人给老夫人那里报喜了吗?老夫人说不定听了好消息身子能大好呢。”

放下茶盏,管家喘匀了气儿,语速极快,激动道:

“老奴瞧的真真的,第七十九名,错不了!老夫人那里刘嬷嬷去说了!”话头一转又回到舒朗身上,“就说早年有算命的言咱主子是文曲星转世,今儿老奴才晓得这说法有多准吶!”

不仅梨满,满院子丫鬟小厮都跟着点头。

舒朗眨眨眼,没纠正这群人的离谱观点,恐怕在这些人看来,他的经历就跟真正天才一般,说多了还以为他过度谦虚呢。

他自个儿心里清楚,七十九的名次有多危险,此次秋闱总共上榜八十人,他属于吊车尾,险之又险。

京畿重地,文风鼎盛,才子众多,录取人数并没有想象中多,而相对有些贫瘠落后地方的乡试举人,水平不一定有京中没上榜的高。舒朗能高中,其中考官欣赏他文风和思想,运气好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不管怎么说,舒朗都尽力了,两辈子的努力加起来得来这么一结果,或许旁人看来不可思议,但相对于他的付出而言,其实并不很意外。

乱七八糟想了些许,脚下已经带着人往老太太的椿龄堂去。

这种好日子,说什么都得在老太太跟前才行。

等进了椿龄堂,一路丫鬟婆子恭喜声不断,梨满乐呵呵的跟在身后发喜钱,小嘴甜的跟抹了蜜似的,姐姐妹妹婆婆叫的勤,手里荷包也毫不吝啬往外送,院中气氛一下被带动起来。

舒朗没管身后的热闹,走进老太太屋子,闻到淡淡药味,细细分辨下来便知老太太是为何而病,瞧见人被刘嬷嬷从床榻扶起身,原本就不丰腴的老太太更清减几分,舒朗心里怪不是滋味儿。

乖乖跪在老太太脚边,握住对方枯瘦的双手,抬头望着对方满是喜悦的眼睛,轻声道:

“祖母,是孙儿不孝。”

这小半年来他在外面让老太太提心吊胆,还要操心两府诸事,便是母亲柳氏成亲,老太太也得跟着上心,就没个闲着的时候,更不要说他一回来也不安分,马不停蹄的又近了考场。

原本多健朗一老太太,整日在小佛堂也身板儿挺直吃嘛嘛香,结果跟着他分家单过了,反倒是累的躺床上起不来身。

舒朗心里一时又酸又胀,万般言语堵在心头,待出口时便只剩简单几个字。

老太太像知道舒朗在想什么似的,抽出只手抚摸舒朗凹陷下去的脸颊,心疼之色一闪而过,在外间陡然热闹起来的响动中,语气轻快道:

“来,扶祖母起来,喜差到了,祖母得亲眼去瞧瞧,刘嬷嬷,安排人去隔壁,去安乐候府和柳府报喜时,别忘了带上喜饼和喜蛋!”

刘嬷嬷利索应了,其实家里一开始都觉得主子不可能高中,但该做的准备背地里全都悄悄做了,想着没考中便当做无事发生。

如今正好用上,刘嬷嬷心里欢喜着呢,“哎”了一声出去,动作快的舒朗喊都没喊住。

老太太见状直乐,被舒朗搀到门口,劝道:

“就让她乐着吧,几十年头一遭,可不得多乐呵乐呵嘛!回头送走了差役,去隔壁一趟,和你大哥一道儿上祠堂跟你祖父说道说道,叫他也跟着高兴高兴。”

老头子指不定比她还不敢置信呢。

他们老荣家竟也能出个读书科举苗子,放当年那批老兄弟里谁信?

老大舒堂博闻强识,博览百书,靠的是勤勉和自幼对自个儿的严格要求,那孩子懂事的有时候她瞧了都心疼,可要说老大在读书上有天分,那绝对是没有的事儿。

可守光就不同了,这孩子是真有天分啊。

老太太心里想七想八,行动上丁点儿不迟疑,对着差役,赏赐那叫一个大方,管家托盘举着的荷包里,小额银票将荷包撑得鼓鼓囊囊,叫差役一上手就笑眯了眼。

好听话不要钱似的说了一炷香时间,心里还感叹荣家的阔绰大方,心道怪不得荣二郎往日能挥金如土,这家底儿可真不一般哪。

哦,往后可不能随便称呼人家荣二郎啦,打今儿起,见了面就得客客气气唤一声“荣二爷”!这可不是看在荣家长辈的面儿客气的叫法,是人荣二爷靠自个儿努力换来的,谁都没法儿质疑。

差役心里嘀咕,难道外头的传言都是真的,这忠勇亲王的宅子当年真是先帝请了国师看过风水,住在里头的人都得耳聪目明飞黄腾达不成?

瞧瞧荣二爷,可不就是住进这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